Author:://肯德基门西北少数民族女性与民族教育发展[内容提要]女性受教育程度对下一代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有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西北少数民族女性由于其生存与发展的特殊性,其受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也不同于东、西部的其它汉族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她们由于受民族经济发展水平、民族传统文化因素、自然条件、教育体系和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为了进一步加快她们的发展,必须从加强发展民族教育入手,如增加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课程结构和教育内容等,以更好地适应这一地区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教育发展关注和加快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农牧区女性教育的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人民群众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问题之一。有人说“教育一个男人,受教育的只是一个人;教育一个女人,受教育的是几代人。”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在家庭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母亲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教育方法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和他们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因而,对下一代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有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法司《西北少数民族妇女问题调查与研究》课题的资助下,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同时,我们成立专门调查组,于2008年的1-2月,分别在新疆、甘肃、青海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对回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做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问卷调查,随后在当年的7-8月,又在以上地区做了相关的部门访谈和部分个案访谈。本文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的历史及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提出提高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具体措施。目的在于通过发展民族教育,进一步推动女性的发展乃至全民族的发展。一、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一)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的历史状况从文献资料来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无论是从受教育的人口数量来说,还是从教育质量上来说,或从政府的投入和重视层面,还是从群众的自觉自愿方面,都在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突飞猛进的变化着、发展着。以新疆地区为例来说,据《新疆图志·学校志》记载,1910年,全自治区只有中等学堂4所,学生320人,各类小学600所,学生1.4万余人。且这些学堂多为满汉子弟而设,在维吾尔族中,只有极少数会汉语文的上层人士子弟就读。到1942年,全区有小学2463所,在校小学生达271100人,中学生3700人。其中,维吾尔族小学生199042人,中学生310人,师范生约400人,维吾尔族教师训练班学员455人。到1949年新疆解放前夕,全自治区有一所大学、11所中等专业学校、中学9所,、小学1335所,少数民族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85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266人,中学在校学生1891人,小学在校学生1824000,少数民族人口中有4.59%的人能够进入学校读书。在农牧区,基本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因此,当时学校多数集中在大城镇,县上只有1-2所小学,广大农牧民儿童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学龄儿童入学率仅占19.8%。而且,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新疆民族教育与宗教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内容主要是宗教教义,教育场所多在清真寺、经院,特别是全民信教的民族,教育离不开宗教,宗教离不开教育,二者密不可分。解放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地区大力发展小学,稳步发展中学。到1965年,南疆地区办起中学181所,师范院校5所,中专6所,师专1所。1978年到1989年,相继成立了喀什师范学院、和田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这些院校都以招收维吾尔族学生为主,其他高校也大量招收维吾尔族学生。1986年维吾尔族各级各类教育按人口平均,在数量上都已达到全国平均数以上。在校生每万人中有大学生18.5人,在新1疆13个少数民族中位于第十;中专生21人,在新疆13个少数民族中位于第十一;高中生92人,在新疆13个少数民族中位于第十;初中生300人,在新疆13个少数民族中位于第十一;小学生1114人,在新疆13个少数民族中位于第九①。到2000年,全区的维吾尔在校学生中,普通高校学生25489人,占高校学生总人数的34.98%;普通中专生47329人,占44.97%;维吾尔族普通高中150所,学生62240人,占全区普通高中学生总人数的31.4%;初中485所,学生489570人,占52.4%;小学3727所,学生1348130人,占54.42%;维吾尔族职业高中学生5183人,占全区职业高中总人数的24.72%;职业初中学生26937人,占97%。维吾尔族每万人中有在校大学生30.89人,普通中专生57.36人,高中生75.44人,初中生593.32人,小学生1364.04人。在各级学校中,维吾尔族各类老师队伍不断壮大。2000年,高校有维吾尔族专任教师2227人,占老师总数的28.1%;普通中专有维吾尔族专任教师2828人,占教师总数的41.67%;高中有维吾尔族专任教师5270人,占教师总数的32.79%;实践有维吾尔族专任教师60381人,占教师总数的44.59%;小学中有维吾尔族专任教师60381人,占教师总数的46%②,因而使得维吾尔族各类教育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再比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教育,解放前几乎没有什么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但解放后,各类教育同样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至2003年,全州各级各类学校715所。其中幼儿园12所,小学638所,初级中学9所,9年制学校29所,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16所,职业中学5所,中专4所。实行藏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237所(其中小学219所、中学18所)。寄宿制学校105所(其中小学85所、中学20所),占学校总数的14.7%。全州7巧所学校中,664所在农牧村,占学校总数的93%。中等专业学校有甘南卫生学校、甘南师范学校、藏族综合中专、畜牧学校。1989年,甘肃省中医学院在甘南卫生学校内正式成立了藏医系,并招收了第一批学生30名(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培养具有大专学历的藏医实用型人才。③此外,在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甘南州府所在地合作市的“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甘肃省属的惟一一所民族师范高等院校,于同年8月正式招生,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藏语系、汉语系、政史系、数学系、经济系、计算机系、外语系、教育系、自然科学系、体育系、艺术系、藏语理科等10数个系部与20多个专业的高等院校④。办学20多年来为甘肃各民族州、县、乡培养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7000多人,为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从在校学生数来看,1990年,全州幼儿园学生1597人,小学生50927人(其中藏族25416人);小学藏汉双语学校的学生14531人(其中以藏文为主的有8396人,以汉文为主的有6135人);普通中学(其中藏族5011人),初中12905人(其中女生4418人),高中4023人(其中女生1673人):甘南藏族中学(含8年制学校)藏汉双语教学学生3356人(其中以藏文为主的有1246人,以汉文为主的有2110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1277人(其中女生428人,藏族689人);职业中学学生316人(其中女生175人,藏族24人)。⑤到2003年底,全州在校学生达111700名。其中幼儿园学生3798名,小学生85384名,中学生20538名(初中15288名,高中5250名),职中生205名,中专生1775名。女生48251名,占学生总数的44.72%。少数民族学生64063名,其中藏族学生54029名,占学生总数的50.07%。寄宿学生22030名(其中小学17655名,中学4386名),占学生总数的20.4%。2003年,合作师专在校学生,己由最初成立招生时的114名上升到5328名(成人教育生近一千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⑥至2003年底,甘南州适龄儿童入学率从1997年的79.49%,提高到目前的97.26%,巩固率为96.94%。其中藏族适龄儿童入学率由建州初期的3%,提高到现在的95.46%,小学升学率85.43%。2003年,初中中专报名人数1283人,录取1243人,占报考总数的96%。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人数达1349人,创历史新高。自学考试共报考8479人(次),报考次20971科次,累计合格达8937科次,报考各类①详细参看:新疆教育年鉴(1998)。新疆教育科研所编,新疆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②《中国民族人口·新疆卷》,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③详细参看: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编委会编:《甘南州志》(下),1999年版,第1450、1451、1453页。④详细参看:合作师专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处编:《合作民族师专》,2003年,内部印发。⑤详细参看: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编委会编:(甘南州志)(下),第1437、1440、1446、1445、1450、1453页。⑥合作师专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处编:《合作民族师专》,2003年,内部印发。2高校成人本、专科人数达2837人,录取1958人,录取率为74%,创历史最高。电大共设财税、法律等7个专业,招本、专科生574人,招收开放教育本、专科人员493人①。从上述资料可见,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受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因而是不可抹杀的,但存在的问题更是不能忽视。从上述资料中不难发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其它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诸多的问题,突出的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机会不平等。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与东部等发达地区相比,受教育水平不平衡;其二是民族内部相比,女性与男性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这一结论还可以从2000年东部五省区与西北五省区分性别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比较中得到进一步证明(见表1)。表1:2000年东部五省区与西北五省区分性别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比较(单位:人)地区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文盲半文盲人口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本省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小计男女小计男女小计男女全国921891463566458253140026403419968515.148.8121.5东部五省区北京10413518352306721485246.452.8510.01上海124696150631810832068778.683.3513.88浙江35491178251766655731535404115.708.6022.87江苏56498277052879494842165731916.797.8225.42广东507072495825749467994837319.233.8014.19平均11.375.2817.27西部五省区陕西26058132591279847661589317618.2911.9924.82甘肃179999053894745151476313925.6416.3035.09青海358718061781109535574030.5219.6641.53宁夏37641898186687828359523.5214.8931.90新疆125216353616812234697549.777.3812.22平均19.5514.0429.1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转引自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从表1可以看出,西部地区文盲半文盲人口远高于东部地区,而且在西部地区,女性文盲半文盲人口是男性的一倍多,因而受教育方面的地区差别与性别差别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次,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一结论可以从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反映出来(见表2):表2:1998年全国和不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