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5一、判断题(F)1、红外吸收光谱就是物质分子被红外光所激发,由振动激发态跃迁到振动基态所产生的光谱(T)2、H2O是不对称结构分子,所有是红外活性分子(F)3、分子吸收红外光发生振动能级跃迁时,化学键越强的吸收光子的数目越少。(T)4、醛、酮、羧酸、酯等的羰基的伸缩振动在红外光谱中所产生的吸收峰频率是不同的。(T)5、分子中必须具有红外活性振动是分子产生红外吸收的必备条件之一。(F)6、红外吸收光谱中1380cm-1附近有没有吸收峰是判断有没有亚甲基的重要依据。(T)7、红外吸收光谱中,2720cm-1是醛类化合物的唯一特征峰,它是区别醛酮的唯一依据(T)8、红外吸收光谱的吸收池是金属卤化物的晶体压成薄片制成,这种薄片可透过,红外光而不产生吸收,但易吸水受潮,因此放置红外光谱仪的仪器室应控制一定的湿度。(T)9、分子式为C7H9NO的不饱和度Ω=1+7+1/2(1-9)=4.(T)10、红外光谱法测定的物质必须纯度高,不含游离水。(F)11、采用压片法制样时,样品量越多越好。(T)12、一张比较理想的红外光谱图,其透光率应处于15%-70%范围内为宜。(T)13、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峰特征性很强,最适合对纯物质进行定性鉴定。(F)14、通过基频振动峰公式计算所得的基频峰均应该在红外光谱图中都能找到对应的位置。(T)15、利用红外光谱图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时既要管能团区在找出官能团的位置,还应该在指纹区找到对应的峰进行佐证。二、选择题1、HCl在红外光谱中出现吸收峰的数目是()。A.1B.2C.3D.42、红外吸收光谱中,芳烃的C=C骨架振动吸收峰出现在()cm-1。A.2400~200B.1900~1650C.1600~1400D.1000~6503、以下分子中不产生红外吸收的是()。A.SO2B.CO2C.O2D.H2O4、以下化学键的伸缩振动所产生的吸收峰波数从大到小的是()。A.σC=OσC=CσC-HσO-HB.σC-HσO-HσC=CσC=OC.σO-HσC-HσC=OσC=CD.σC-HσC=OσO-HσC=C5、物质吸收红外光可产生跃迁的是()。A.分子的外电子层电子能级跃迁同时伴随振动能级跃迁B.分子的转动能级跃迁C.分子的振动能级跃迁伴随转动能级的跃迁D.分子的内层电子能级跃迁6、以下化合物中,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的是()。A.RCOHB.RCORC.RCOFD.RCOCl7、醇类化合物中由于分子间氢键使得O-H键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A.向高波数方向移动B.向低波数方向移动C.A、B两种情况都可能发生D.无变化8、某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谱下未见吸收峰,而在红外光谱上在3000cm-1和1650cm-1左右有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A.芳香族化合物B.酮C.烯烃D.醇9、某化合物在红外光谱的3040-3010cm-1和1680-1610cm-1等重要红外处产生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B)。CH2A.OB.OHC.CH3D.10、在红外光谱中,常用的溶剂是()。A.CCl4B.CS2C.CHCl3D.CDCl311、可作为红外谱仪中光源的是()。A.能斯特灯B.空心阴极灯C.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D.高压交流电弧12、利用红外光谱图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时,因考虑吸收峰()。A.位置B.强度C.数目D.形状E.前面全是13、在OCl分子中只有一个C=O键,分别在1773cm-1,1736cm-1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A.诱导效应B.共振效应C.费米效应D.共轭效应14、H2S的基频振动峰数目为()。A.2B.3C.4D.515、下列化合物中,()化合物不能产生振动耦合。A.HOOC-CH2-COOHB.H3C-CO-O-CO-CH3C.H3C-CO-CO-CH3D.邻苯二甲酸酐16、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上,没有()。A.光源B.单色器C.检测器D.样品池17、在中红外光谱分析中,固体压片法中常用KBr作稀释剂,这是因为()。A.在4000-400cm-1范围内KBr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B.在4000-400cm-1范围内KBr无红外吸收C.在4000-400cm-1范围内KBr不会散射D.在4000-400cm-1范围内KBr对红外光无反射18、在下列不同溶剂中测定羧酸,其C=O出现波数最高的是()。A.气态B.正构烷烃C.乙醚D.乙醇19、水分子有()基频峰,波数最高的谱带对应的振动是()。A.2个,不对称伸缩B.4个,弯曲C.3个,不对称伸缩D.2个,对称伸缩20、对以下三种分子中C=C双键的红外吸收强度描述,正确的是()。(a)CH3-CH=CH2(b)CH3-CH=CH-CH3(顺式)(c)CH3-CH=CH-CH3(反式)A.a最强B.b最强C.c最强D.强度一样21、红外光谱法中试样可以是()A.水溶液B.含游离水C.含结晶水D.不含水22、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B.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性地变化,即为红外活性振动C.极性键的伸缩好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D.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性地变化,必为红外活性振动,反之则不是。23、某化合物以水或乙醇作溶剂时,在204nm处有一弱吸收带。在红外光谱中,3300-2500cm-1有宽而强的峰,同时在1710cm-1存在较强的吸收,则该化合物可能是()。A.醛B.酮C.羧酸D.酯24、某化合物以水或乙醇作溶剂时,在214nm处有一弱吸收带。在红外光谱中,存在3541-3480,3420-3380cm-1有双峰,同时在1690cm-1强的吸收,则该化合物可能是()。A.羧酸B.伯酰胺C.仲酰胺D.醛三、填空题1、红外光谱确定苯环取代基类型的两个谱带是和。2、诱导效应使C=C伸缩振动频率向移动,共轭效应使其向移动。3、在红外光谱中通常将4000-1300cm-1的区域称为,把1300-670cm-1称为。4、红外吸收光谱中影响吸收峰强度的因素包括,和。C=C和C=O两键中产生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强度更大的是。5、O-H伸缩振动频率随浓度增大,效应使得谱带向低波数方向移动。6、在红外光谱中,化合物R-CO-R(1)、R-CO-H(2)、R-CO-NH2(3)、R-CO-OH(4)、羰基的伸缩振动从大到小的顺序是。7、一个分子是否产生红外吸收峰,除了外,还与变化有关。8、在进行红外吸收光谱测试时,试样不能含水分,这是因为和。9、估算苯的基频振动峰数目为30。10、对于由n个原子构成的线性分子和非线性分子,其基频振动峰数目分别为3n-5,3n-6。11、化合物NO的红外光谱图中主要振动峰带(1)3500-3100cm-1处,有振动吸收峰;(2)3000-2700cm-1处是的振动吸收峰;(3)1900-1650cm-1处是的振动吸收峰;(4)1475-1300cm-1是的振动吸收峰。12、对于含苯环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由不饱和的C-H引起的振动吸收峰的范围是;由C=C双键引起的吸收峰范围是,而当苯环上氢被取代引起变化C-H变形振动出现的范围在。13、由下列化合物,C=O键伸缩振动频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b,a,d,c。a.CH3CROb.OCH3COc.OCH3Cd.OCH3CCH3CH3(考虑空间位阻。)14、下列化合物中C=O的波数从小到大的是a,b,c。COCH3aCOCH3bCOCH3c15、化合物CH3COOCH2CCH在3300-3250cm-1区间为CC-H中C-H振动峰;3000-2700cm-1范围内是-CH3和-CH2中C-H的振动峰;2400-2100cm-1范围是CC-的振动峰;1900-1650cm-1范围是-C=O的振动峰。四、结构解析1、已知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0O2,其IR谱在1685和3360cm-1等有吸收,可能有下面三种结构,判断哪个结构不符合要求?为什么?OOHA.B.OHOOHOC.2、羧基中C=O、C-O、O-H等键的力常数k分别为12.1,7.12和5.80N/cm,若不考虑其相互影响,计算:(1)各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2)各基频峰的波数σ及波长λ;(3)比较σC-O与σO-H,σc=o与σC-O,由此说明力常数和折合质量对伸缩振动的影响。3、比较下列基团中C-H伸缩振动波数大小,并简述理由。(1)CH3(2)CHCH2(3)CCH(4)CHO(5)4、OH和O为同分异构体,请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区分。5、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7NO,其红外光谱如下,请预测结构。•解:不饱和度U=1+7+1/2(1-7)=5,可能存在苯环。3265cm-1为一尖锐的弱峰,为-NH2中N-H振动峰;1660cm-1为C=O振动峰,1600-1500cm-1之间为苯环的骨架峰,755cm-1为苯环上邻取代所对应的C-H弯曲振动峰,1320cm-1为C-N伸缩振动。所以可能的结构为:CHONH2。6、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5H8O,它的红外吸收峰分别在:3020,2900,1690,和1620cm-1,紫外吸收在227nm(ɛ104L•mol-1•cm-1),试推出其结构式。解:不饱和度U=1+n4+1/2(n3-n1)=1+5+1/2(0-8)=2,即2个不饱和键红外中3020cm-1为=C-H伸缩振动,含双建2900cm-1为饱和C-H的伸缩振动,1690cm-1为C=O双键伸缩振动峰,1620cm-1为C=C伸缩振动,在227nm(ɛ104L.mol-1.cm-1)的紫外吸收强,存在π→π*跃迁,因此可能得结构为:CH2=CH-CO-CH2CH3或CH3-CH=CH-CO-CH3利用Woodward规则计算:前者的紫外吸收位置为215nm,后者β取代,则215+12=227nm故该化合物为CH3-CH=CH-CO-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