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前551——前479孔子名片姓名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时代春秋晚期籍贯鲁国人(今山东)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教育成就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2、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问题3、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孔子讲学图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政治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成就: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孔子弟子冉求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颜回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残页日本长崎孔庙大门越南河内文庙大拜堂内景德国科隆孔庙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简介: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的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德经》书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私田开垦,冲击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2、军事上:大规模军事战争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奴隶社会逐渐瓦解。3、政治上: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地初步建立。主阶级夺取政权,封建社会百家争鸣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兼爱”“非攻”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儒家道家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墨子》书影清光绪湖北崇文书刻本。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兼并战争。他重视科学技术和逻辑学的研究。对我国古代科学做出了突出贡献。《荀子》书影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名况(约前313~前238),号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三任稷下学宫“祭酒”。批判地总结诸子学说,于儒学中推崇孔学而指斥思孟学派。政治上主张礼法兼用,王霸并行。批驳天命观念,否认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人之分观点,论证阐述“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庄子》书影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世界的本原,认为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无为无形,可得而不可见。又以为万物无时不变化推移,原因在于其内部有两种力量互相作用。但又认为,事物之间本质上无差别。要求人们安时处顺,逍遥自得,顺应世俗,随遇而安。为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善用寓言,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颇有艺术价值。•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书影战国末思想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创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体系。其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中。哲学上提出“道”与“理”相区别,主张循名实而定是非,以参验言辞。注重对立面关系的研究,首次制定“矛盾”范畴,概括事物之对立关系。分历史为“上古”、“中古”、“近古”、“当今”诸阶段,提出历史进化观点,并以“人民众而货财寡”说明社会动乱的原因。《孫子兵法》清版《孙子兵法》书影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字长卿,齐国乐安人。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13篇,被重用为将。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袭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以一隅之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所著《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你最喜欢的是哪家的学说?为什么?•2、哪家的学法更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3、如果你是一国之君,一校之长,一班之长,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学校、班级?课堂练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兼爱”、“非攻”——()•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无为而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课堂练习1.老子的学说记录在A.《道德经》B.《尚书》C.《论语》D.《春秋》2.“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庄子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