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共环境设施的形成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公共环境设施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公共环境设施的概念第二节公共环境设施的形成第三节东西方公共环境设施的差异第四节公共环境设施的发展第五节公共环境设施的构成与分类第一节公共环境设施的概念“环境设施”这一词条产生于英国,英语为“StreetFurniture”,直译为“街道的家具”,简略为“SF”。欧洲称为“城市配件”;日本理解为“步行道路的家具”或者“道的装置”,也称“街具”;我们可以理解为“环境设施”,也称“公共设施”或“城市环境设施”。我们研究的环境设施主要指室外的环境设施。室内外设施相比的共性和个性共性:它们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想要过更舒适生活的基本愿望,都是以事物的形态、色彩、功能为基础来体现的。个性:住宅是私人空间,优先满足个人或私有的机能,以家族这一社会群体或个人为基础。企业建筑物、商业大厦等设施也同样具有相应的群体共同的机能特点。而室外环境的所有权属国家或地方,是市民的共同享有的财产。室内外环境虽然具有不同的条件,但人们的生活要求是不变的。室内:室外:垃圾箱、烟灰缸沙发、椅子台式电话壁挂地图垃圾桶、烟灰缸长椅电话亭地图广告栏随着人们从室内迈向室外这一基本行为的变化,公共行为的参与使环境设施的空间价值、信息价值、审美价值等均增添了新的涵义和新的机能性格。目前我国已经将景观设施纳入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环境设施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处于不断消亡与产生、更新与变异、潜流与主流的交替演化之中,但无论如何变化,其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相对稳定的。加强环境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不但在大城市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中、小城市及乡镇街道也应引起重视。第二节公共环境设施的形成环境设施与城市建筑和建筑发展有着难解之缘。《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周礼·考工记》突出表明城墙、道路和皇城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强调了城市空间的中心对称的型制、等级分明的格子状街道系统。故宫墙和桥是中国古代城市空间中竖向和纵向的有力地标。石牌坊石狮下马石拴马石灯笼古代人们的生活需要照壁留园拙政园中国园林在山、水、树、石、屋、路及其附属小品的配置、空间组织、意境的处理方面都达到相当的水平。15世纪建于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这里的“石庭”,据说是最具深意的一幅写意抽象画,它占地呈矩形,面积仅330平方米,庭园地形平坦。名为“虎负子渡河”的枯山水,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细卵石铺地所构成。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共分五组,但不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会看到其中一颗石头。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东北庭。通过巧妙地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叠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者远眺时,分明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下奔流。意大利庞贝城遗址(古罗马时期)考古学家发现一千余处墙头招牌。凌乱不堪的招牌使得原本狭窄的街道更加拥挤,影响市容、阻碍交通,于是规定一律改用墙壁做招牌。中世纪门头的装饰逐渐丰富;城堡园林用墙包围,园内设置藤曼架、凉亭,以水渠、草地、花坛、花池、雕塑为主主体,沿墙设坐凳等。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商业城邦。主要建筑物通常建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建筑前开辟层层山地,分别配置坡坎、平台、花坊、水池、喷泉、雕塑及绿化。意大利城堡花园17世纪意大利的环境设施传入法国。以凡尔赛宫为中心的林荫大道配置无数的水池、喷泉、雕塑及绿篱,呈对称均齐的几何格式,并把植物修剪成各种动物及几何形体,极大地影响了18世纪的欧洲及世界各国。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后花园凡尔赛宫广场凡尔赛宫的外面近代英国皇家以“中国式”的手法设计出英国的丘园,并风行欧洲。英国丘园英国丘园里的中国塔丘吉尔庄园中摆放的狮子池南岸的中国狮子,是1860年英法联军从我国圆明园掠去的原物。英国丘园中心建筑由此可见,尽管古代东西方各国地域、文化不尽相同,但一系列的人为构筑物早已在古代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立定生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设施不断地充实了城市环境,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信息泛滥的社会中,人们不能盲目模仿,而使本民族、本区域的文化特点逐渐失去。因此,必须开发与各国、各民族、各地域人民生活相适应的城市环境设施。第三节东西方公共环境设施的差异文化观念上的差异思想方式的差异设计理论上的差异实用价值观的差异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园林城市布局住宅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东方颐和园——中国皇家园林占地300.8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000余间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古树名木1600余株。颐和园——中国皇家园林昆明湖畔的石舫十七孔桥乐寿堂圣彼得堡-夏宫正式名称为彼得宫,坐落在芬兰湾的森林中,距市区29公里。该宫是历代沙皇郊外别墅。系彼得大帝1710年建造,占地800公顷,建筑豪华壮丽,被人称为“俄罗斯的凡尔赛”。西方圣彼得堡-夏宫大宫殿前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大瀑布分左右两边,从七层台阶上奔流下来。这里有37座金色塑像、29座浅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下面是一个半圆形的水池,中央是“掰开雄狮大嘴的参孙”的雕像,为下花园中最大的喷泉。圣彼得堡-夏宫树木,草坪呈几何状排列,纵横交错,景象开阔。下花园依傍大宫殿呈扇形向芬兰湾展开,并以大宫殿前的水道为界分为东、西对称的两部分。占地102.5公顷,有150个喷泉,2000余个喷柱。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东方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小飞虹雪香云蔚亭芙蓉榭缀云峰涵青亭意大利古典园林之法尔奈斯庄园(16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蜈蚣形的石砌水槽构成系列跌水景观迎宾前庭椭圆形广场,以河神为主体的雕塑喷泉,是文艺复兴雕塑艺术的完美呈现。两侧弧形台阶环绕着贝壳形水盘,上方有巨大的石杯,珠帘式瀑布从中流下,落在水盘中。石杯左右各有一座河神雕像,手握号角,倚靠石杯,守护着水景与小楼。以河神为主题的雕塑喷泉台地草坪府邸四周设有壕沟,上架两座小桥苏州留园苏州拙政园东方东方无论空间、素材、物体形态和配置方法,均具有较强的协调渗透性,注重涵义及精神的直觉化。人置身于园林中,犹如生活于真实的自然山水、林泉之间。西方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例如将几何的概念用于园林设施设计等,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兰特庄园埃斯特庄园西方中国等东方国家文化中自然与人是相互融合的,有哲学、文学化写意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以科学和理性为中心,重客观的写意性,在艺术上重模仿、重形体、重典型,表现于建筑物和环境设施上重个体的造型。东西方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园林《周礼·考工记》突出表明城墙、道路和皇城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强调了城市空间的中心对称的型制、等级分明的格子状街道系统。东方东方历史上已建成的许多城市空间在布局上是以皇宫式统治者为中心展开的,以代表东方人在城市规划中的“皇权”的专制意识。明北京城东方唐朝长安城唐朝长安城由城市到各街坊、各住宅院落均用城墙、围墙加以围合,构成非常封闭的空间系统,反映了当时朝廷对民众的防卫思想及由此而设的管理制度。东方故宫墙和桥是中国古代城市空间中竖向和纵向的有力地标。东方西方科隆主教堂经过长达6个多世纪的建造,德国科隆大教堂最终落成,凭借518英尺(约合157米)的高度于1880年登上世界最高建筑宝座。法国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的地标,也是城市的观景设施。其1889年竣工之时,它的高度达到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圆顶以及吉萨大金字塔的两倍。西方美国华盛顿纪念碑华盛顿纪念碑高度达到555英尺(约合169米),是献给美国第一位总统华盛顿的礼物,纪念其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作出的杰出军事贡献。西方西方巴黎是通过建筑、街道、喷泉、水池、方尖碑等环境设施强调纵横的城市轴线和强有力的中心标志物(教堂),向外放射的街道系统,有序的环境设施。西方传统城市布局是以教堂等主体建筑为中心展开的,体现西方城市设计中的“宗教”为上的文化观念。外张型是西方城市形态的特点,也影响着西方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封闭、内缩成为东方传统城市形态特征,亦影响着环境设施的设计。东西方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城市布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现代之前原是内敛式的,居住环境大多是推门有屏风的阻隔东方围墙将自然与居所一分两界,宁可室内种花,亦不愿敞开门帘,拆除屏风和围墙。四合院东方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中国的传统建筑讲究庭院风格,喜欢内眺,带着浓郁的含蓄气质。东方西方西方中世纪住宅东方人不够现代,喜欢内眺,含蓄的气质。西方人具有开放的气质东西方文化观念上的差异—住宅小结西方的开放和中式的内敛,这种文化意识、观点的差异,不仅形成了东西方城市形态特点,也直接影响了东西方环境设施的文化价值取向。思想方式的差异明十三陵石象生中山陵东方位于碑亭之後,由2根六角形青石望柱和36座石雕組成。其中石兽6种各4只,均相对而置,均为两对两立;石人12座,为文丞、武将、功臣各4座,象征文武百官。东方少林寺塔林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西约250米,为历代和尚的墓地,占地约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来历代古塔230余座,是国内最大的塔林。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故宫西方以凡尔赛宫为中心的林荫大道配置无数的水池、喷泉、雕塑及绿篱,呈对称均齐的几何格式,并把植物修剪成各种动物及几何形体,进行逻辑性的组合。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后花园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凡尔赛宫花园有统一的主轴、次轴、对景,构筑整齐划一,园林的魅力是严格按照几何图形布置花木修整工整呈三角形,正方形等形状,透溢出浓厚的人工修凿的痕迹,亦体现出路易十四对君主政权和秩序的追求和规范凡尔赛宫广场凡尔赛宫花园西方匈牙利共产主义雕塑公园小结中国人重视辩证逻辑,重视事物的辩证统一,整体的设计观点引导人们把统一的宇宙模式的观念渗透到环境设施中去。在环境设施设计中尤重组群效果。欧洲人重视形式逻辑,重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环境实体中往往将各种实体分析为可以理解的各种几何形体,并加以逻辑性的组合。设计理论上的差异东方中国古代就提出了适形论的思想,其核心是“便生”,即建筑与环境实体是为现实人服务的,对称、均衡、统一变化等运用十分娴熟,着眼于更深的层次,讲究环境实体与环境的调和,与人类自身的适应,体现宇宙的秩序感、和谐感,反映了人的感受和人类的力量。。在“风水学”生态理论和环境营造法则中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灵性和智慧。西方欧洲人对城市的空间实体,提出了“实用、坚固、美观”的原则,对形式美的原则,如比例、均衡、韵律、对称等均有系统研究。欧洲近代学者从哲学、心理学、城市学等各专业角度对城市设计理论提出新观点:诺伯格·舒尔茨提出场所与文脉理论简·雅各布提出城市设计活力理论凯文·林奇提出城市意象理论实用价值观的差异东方东方各国,如中国和日本,以集团为核心形成共同生活的地域社会,除了进行集会外,对广场缺乏西方人的那种亲切感,东方的城市广场不发达,而把街道作为生活场所形成了通常的一种形式。清香坪街道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兴田街道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西方西方西方各国视广场为“太阳的浴场”,把广场作为人们室外共同

1 / 9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