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1905年,日俄战争1914年,出兵占领青岛,控制山东1928年5月,济南惨案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日本根本原因:蓄谋已久的既定侵华政策—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现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需要中国有利条件:国、共十年对峙及内战国际外部因素:英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以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二、灭亡中国的计划实施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策动华北自治局部侵华七·七事变全面侵华1921年10月27日“巴登巴登集团”•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东条英机•梅津美治郎•山下奉文•中村小太郎•松井石根•中岛今朝吾•下村定•矶谷廉介•日本陆军军务部长•陆军大学校长•侵华日军总司令•日本头号战犯、第40任首相•日军总参谋长•日军菲律宾总司令•日本陆相•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司令官•第十六师团长•华北方面司令官、陆相•第十师团长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借口向东北军发动进攻,19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日军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侵略和攫夺了山海关至黑龙江之间的相当于日本国土3倍的中国领土。日军装甲车侵占沈阳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日军通过卢沟桥•1938年10月,“以华治华、以战养战”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共产党:集中主要兵力扫荡抗日根据地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发展汉奸组织•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连成一个整体。•1944-1945年,豫湘桂战役•1945年8月15日,终战诏书,宣布投降三、日军残暴的殖民统治1、占领区的残酷统治1895年,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1932年3月,伪“满洲国”1940年3月,汪精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41年,华北“治安强化运动”1941年,华中“清乡运动”•影片讲述的是1930年,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率众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2、侵华日军的罪行(1)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大屠杀:35万多人杀光居民:318万扫荡中的“三光政策”烧光房屋抢光粮食细菌战和毒气战南京大屠杀相关资料著作: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RapeofNanking》)章开沅《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约翰·拉贝《拉贝日记》影视:《被遗忘的1937》《拉贝日记》(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1936年11月,《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现地案》,计划有重点地在东北开发与战争有密切关系的铁、煤、石油、电力等重工业和能源工业。1942年,中国东北的钢产量占日本总需量的1/3,铝产量占日本总需量的40%,日本所需的38种军需物资有14种由东北供给。日本“华北开发股份公司”和“华中振兴股份公司”分别主管对华北和华中的经济掠夺。从1941年起,华北必须每年向日本输送原煤800万吨;从1939年到1942年,每年对日本及伪满输出的铁矿石,分别占当年产量的75.1%、91%、75.3%、82.8%。(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强迫饭前祈祷感谢“皇军的恩赐”幼年军校奴化教育日语定为“国语”第二节、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一、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1931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宣言。1932年4月15日,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宣言》,正式决定对日本帝国主义宣战。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东北组建了7支抗日游击队,1936年统一改名东北抗日联军,约3万人。他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二、局部抗战和救亡运动1、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中国共产党发动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十九路军的抗战。2、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3、1933年11月,蔡廷锴、蒋光鼐、李济深等率领国民党十九路军发动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同红军签订《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4、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全国性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中国共产党策略的改变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第一次提出全民抗战的主张。1936年5月,中共中央《停战议和一致抗日》,放弃反蒋抗日。1936年9月1日,《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明确提出“逼蒋抗日”。(2)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发动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从此,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为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定。1936年12月25日,在陕北瓦窑堡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瓦窑堡会议旧址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第二次国共合作基本形成。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公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委任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统一战线建立。2、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和意义原因第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第二,国民党在华北事变后政策的变化:由反共内战、对日妥协逐步向联共抗日方向发展。第三,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及部分地方实力派积极推动。第四,苏联及英美等反法西斯国家主张中国团结抗日。第五,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为倡导和建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了巨大的努力。意义它为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建立了必要的基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条件下进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老百姓,成为全民族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性因素。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正面战场1937年7月-1938年10月:战略防御阶段1938年10月-1945年9月: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从抗战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抗战防御阶段。这一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要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4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对日本侵略军进行英勇的抵抗。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6个集团军约70个师共70余万人,日军参战9个师团22万余人。日军伤亡6万余人,中国伤亡近30万人。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为中国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忻口会战:1937年10月,第二战区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是华北战场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历时23天,日军伤亡2万人,牵制了日军沿平汉路南下的作战行动。蒋介石在1937年10月17日也致电朱德、彭德怀:“贵部林师及张旅,屡建奇功,强寇迭遭重创,深堪嘉慰。”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尤其是台儿庄大捷,歼敌1万余人,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战区长官李宗仁在台儿庄武汉会战:1938年6月,40万日军、120艘舰艇,300架飞机进攻武汉,中国参战部队达130个师,约100万人,与日军展开了大规模会战,日军死伤20万,中国军队死伤40万。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海军中山舰被日机击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1、防御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毙伤俘日军25万人,牵制日军70多万人,付出了100多万人的重大牺牲,为粉碎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作出重大贡献,使日军兵力分散,阵线拉长,为战略相持阶段到来起来决定作用;也为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2、广大官兵不怕牺牲,英勇杀敌,振奋了民族精神,增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3、国民党正面战场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利、退却的原因客观原因:敌我力量对比,日本占优势。第一,工业基础上,日本能造世界上一流的飞机、军舰、重炮、坦克等所有的重武器,而当时中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非常落后,所有重武器、甚至相当一部分轻武器都要从外国购买。第二,战前军事装备水平看,日本当时的海军总吨位达190万吨,中国海军仅11万吨;日本空军有飞机2700架,而中国仅有各种飞机600架,其中能飞的不足300架。第三,中日双方作战部队的装备看,日军每一师团配有坦克24辆,火炮108门,马匹5800匹;而整个国民党军仅有战车十几辆,火炮、马匹都很少。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利、退却的原因主观原因:首先,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片面抗战的路线,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缺乏强有力的力量。其次,战略战术上,国民党军事当局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分兵把守,兵力分散,又缺少强大的预备队,一旦被敌突破一道防线,就会引起全线动摇和崩溃。最后,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各自为战甚至互相倾轧。再加上国民党军队纪律松弛,内部腐败,毫无斗志,致使失败。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毛泽东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胡锦涛二、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对共产党:主要力量打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占领区:加紧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1939年1月,国民党举行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标志国民党由战略防御阶段的片面抗战发展为消极抗战。一方面,国民党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先后组织了“冬季攻势”、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等一系列战役,又组织了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另一方面,积极反共,抽出相当多的兵力投入到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反共作战中,制造“反共”磨擦。名称时间将领投入兵力结果冬季攻势1939年12月-3月李宗仁薛岳71个师,55万余毙敌九万多人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10月白崇禧杜聿明10个精锐师日军退出广西枣宜会战1940年5月-6月李宗仁张自忠54个师,约38万人日军伤亡约7000人,国军近10万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薛岳李玉堂17万人毙伤日军5万余人豫湘桂战役1944年4月-12月白崇禧胡宗南日方:51万中方:100万国军50万阵亡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绝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胡锦涛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