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教育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易错知识点(教育学)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物:孟子。2.广义的教育: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学校教育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x)3.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校教育是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x)4.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5.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6.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x)7.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朝末期。(民国时期x)8.世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普鲁士。9.“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埃及及其教育的特点。(古印度x)10.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教会教育x)11.提出“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观,并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的教育家:夸美纽斯。12.“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13.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14.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原始社会x)15.培根最早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求:循序渐进。(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要求:要有针对性,注意“最近发展区”,不能“一刀切”“一锅煮”。(3)不平衡性:一方面,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某一方面发展不均衡,另一方面,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发展不平衡。要求:适时而教,抓住关键期。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决定论(内发论):代表:孟子、霍尔、威尔逊、格赛尔、高尔顿、弗洛伊德(2)环境决定论(外铄论):代表:荀子、洛克、华生3.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动力:个体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教育活动x)4.“跳一跳,摘桃子”是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形象描述。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间的关系:具体与抽象的关。2.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康德、罗杰斯、马斯洛、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社会本位论:孟子、柏拉图、涂尔干3.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培养劳动者(培养学术型人才,培养“四有”新人,培养学术型人才x)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人的易错知识点(教育学)2独立个性全面发展、人的身心全面发展x)5.现代学制的类型:(1)双轨制:英国(2)单轨制:美国(3)分支制:苏联、中国6.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7.义务教育的特征:强制性(义务性)、免费性(公益性)、普及性(统一性)。8.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9.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x)10.教育目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规定人的身心素质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二是规定人的社会价值。(发展方向x)11.普通中小学的性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x)12.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13.具有鲜明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特征的旧学制:癸卯学制。14.我国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劳动者x)15.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教学。(智育x)1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治、制度来保障。(社会x)17.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教育目标体现出来的。(课程目标x)第四章学生与教师1.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2.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要求、途径、结果x)3.“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教学相长。第五章课程1.校本课程: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2.课程的类型:(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固有属性划分;(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划分;(3)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根据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划分;(4)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划分;(5)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任务划分。3.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社会、知识、学生(儿童)。4.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教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视听材料。5.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6.新课程的主要内容: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7.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论的根本分歧在于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还是以经验为中心。(活动x)8.课的类型,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9.在培养目标上,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第六章教学1.形式教育论的代表:洛克、裴斯泰洛齐;实质教育论的代表:斯宾塞、赫尔巴特。2.形式教育论:发展学生的智力;易错知识点(教育学)3实质教育论: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3.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4.教学过程的结构即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基本内容x)5.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过程的规划、教学时间的合理使用、课程表的编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x)6.良好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前提条件、必然要求x)7.谈话法在现代教育中广泛运用得益于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以个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法。8.教学计划: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依据、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课程标准x)9.测验的信度代表了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效度代表了测验结果的准确性程度。10.教师备课应做好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编写教案,做好备课计划,设计教学方案x)11.衡量各科教学的重要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x)12.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课程。(教材x)13.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安置性测验。14.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x)15.凯洛夫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认识过程。16.八字教学法:读读、议议、讲讲。17.个别化教学模式包括程序学习、掌握学习、独立学习、适应性学习、个别辅导。18.增长人的知识、经验,发展人的智慧,采取频繁的反馈和根据每个人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属于绝对性评价。第七章德育1.我国道德规范的层次:社会公德、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2.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教育。3.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道德认识。4.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5.德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注意个体的享用性x)6.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形成道德信念。7.德育的基础:教学生学会做人。8.小学生经常“好心办坏事”,原因主要是道德自律不够。(道德认识不足x)9.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影响的功能是社会性功能。(发展性、个体性、社会性x)10.德育过程本质上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的过程。第八章班主任工作1.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2.班集体的组织核心:班干部。3.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理自治x)4.我国中小学班级组织的建构多属于直线职能式的建制形式。(职权结构式x)5.良好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公认的班级核心、有效的行为规范、共同的心理归属感。(共同的舆论基础x)6.1952年设立“班主任”,负责全班的思想教育等工作,并取代之前的级任导师。7.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务:对学生的教育。(班集体建设x)易错知识点(教育学)48.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班级。9.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教学活动x)10.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功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x)11.当班主任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12.分配教师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心的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对学生听课的影响x)13.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教育内容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学生x)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1.课外活动的主体:学科活动。(科技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x)2.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活动。(群众性活动、班集体活动x)3.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且方向一致。(方向一致,但课外、校外教育不是一种正规教育活动x)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