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中国古代的环保意识作者:巨文明来源:《甘肃教育》2008年第16期〔关键词〕环保意识;环保思想;环保法令;借鉴〔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0463(2008)08(B)—0056—01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大家的印象中,这一问题好像是在现代社会才引起人们的注意的,其实并非如此,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独到的环保意识。环保意识的产生,反映了人类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理性的体现,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认识的一次伟大的觉醒。中国古代的环保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形成了古代的环保思想。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沼泽,不可以王天下。”“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孟子说:“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汉淮南王刘安说:“教民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硗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萌,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是故生无乏用,死无转尸。”以上四则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农林牧渔,将保护和开发利用协调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思想。第二,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西汉著名的思想家董仲舒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由此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观点。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刘禹锡也在他的《天论》中提出了“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就是说他们都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第三,制定了环保法令和制度。据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林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毒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说明秦王朝重视用法律手段保护树木、水道、植被、鸟兽虫鱼等资源,以促进生态平衡发展。另外,古代对一些特殊的区域也作了严格的规定,如各个王朝设立的皇家园林、陵园、孔府的“孔林”就严禁百姓砍伐、狩猎等。龙源期刊网第四,设立环保机构。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在齐国的改革中就曾规定:“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即设立专门的机构让相关官吏统一管理山林河泽。秦及后来的封建王朝都设有专门的环保机构。第五,形成了环保的风俗习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在兴建都城和修筑道路时,都要在街道和道路两旁植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并且下令在道旁每隔三丈栽青松一株。秦始皇下令“焚书”时,特意将植树方面的书籍保留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民间,老百姓在修建住宅时也先要在其周围植树。一些生长时间长久的古树人们往往将其视为“神灵”,并进行祭拜。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迷信活动,其实,这是民间保护树木的一种朴素而最有效的手段。另外在民间,人们也很少宰杀幼小的动物。少数民族也形成了自己的环保风俗习惯和信仰,如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将山林分为神山和公林,神山严禁侵犯,违者杀头,公林属各个部落、寨子共同管理使用。这一规定据说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还在执行,我国著名的自然风景保护区九寨沟恰好在这一保护范围内。纳西族人崇尚自然,千百年来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滇西北保持了一方净土。第六,认识到人口的过快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压力。在古代,人们往往把人口增长、荒地开垦面积的扩大看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是一些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对此却有独特的见解。如清朝康熙帝时,由于政治相对开明,社会稳定,人口迅速增长,康熙帝对此深感忧虑。他严厉批评那些只言“垦田积谷”,不顾“食众田寡”、人口猛增的官员为“不识时务”,曾下诏要摸清人口底细。这说明康熙帝已经认识到人口的过快增长,不仅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也会滋生严峻的社会问题。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独到的环保意识,其在许多方面仍然是值得当代人类学习和借鉴的。任何对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的破坏和过度开发的行为,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两河流域古代文明和楼兰古国的消亡,时刻在警示着我们。关爱地球,保护环境,使天更蓝,水更绿,应成为人类的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