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室内配线【课题概述】本课题主要介绍建筑电气室内配线工程施工技术,包括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线管配线、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线槽敷设配线、塑料护套线配线、瓷夹和瓷瓶配线、钢索配线、电气竖井内配线、封闭插接母线安装、硬母线的安装、桥架配线以及导线的连接。【学习目标】(1)了解室内配线工程各种配线方式及其适用场所。(2)掌握常用室内配线工程的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3)掌握导线的连接方法和工艺要求。课题3常用室内配线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8电气竖井内布线3.2线管配线3.9封闭插接母线安装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10硬母线的安装3.4线槽敷设布线3.11桥架配线3.5塑料护套线配线3.12导线连接3.6瓷夹和瓷瓶配线3.13工程的交接与验收3.7钢索布线3.14实训课题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基本概念1.敷设在建筑物内的配线,统称室内配线,也称室内配线工程。2.根据房屋建筑结构及要求的不同,室内配线又分为明配和暗配两种。明配是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及桁架等处;暗配是敷设于墙壁、顶棚、地面及楼板等处的内部,一般是先预埋管子,以后再向管内穿线。3.按配线敷设方式,有硬塑料管配线、半硬塑料管配线、钢管配线、普利卡金属套管配线、金属线槽配线、瓷夹和瓷瓶配线、塑料护套线配线、塑料线槽配线及钢索配线、桥架配线等。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1配线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必须全面熟悉施工图纸①弄清设计图纸的设计内容及设计意图,对图中选用的电气设备和主要材料等进行统计,以做好备料工作。②注意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③考虑与主体工程和其它工程的配合,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为防止破坏建筑物的强度和损害建筑物的美观,应配合土建做好预埋预留工作。同时还应根据规范要求考虑好与其它管线工程的关系,避免施工时发生位置冲突,而造成返工。在熟悉图纸的同时,还必须熟悉有关电气安装工程的技术规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有关的技术资料。(3)有序组织施工人员进场。(2)做好工具、材料的准备。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1.室内配线基本原则(1)安全(2)可靠(3)经济(4)方便(5)美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其技术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2.室内配线工程基本规范要求(1)配线工程的施工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当修改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2)采用的器材及其运输和保管。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3)器材到达施工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①技术文件应齐全。②型号、规格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4)配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规范和国家现行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5)配线工程施工前,建筑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对配线工程施工有影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杂物应清除。②对配线工程会造成污损的建筑装修工作应全部结束。③在埋有电线保护管的大型设备基础模板上,应标有测量电线保护管引出口座标和高程用的基准点或基准线。④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支架、螺栓等预埋件,应在建筑工程施工时预埋。⑤预留孔、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埋设牢固。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6)配线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将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孔、洞、沟槽等修补完整。(7)电气线路经过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应装设两端固定的补偿装置,导线应留有余量。(8)电气线路沿发热体表面上敷设时,与发热体表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9)电气线路与管道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3.1的规定。(10)配线工程釆用的管卡、支架、吊钩、拉环和盒(箱)等黑色金属附件,均应镀锌或涂防锈漆。(11)配线工程中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和接零应可靠。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管道名称配线方式穿管配线绝缘导线明配线裸导线配线蒸汽管平行管道上100010001500管道下5005001500交叉3003001500暖气管、热水管平行管道上3003001500管道下2002001500交叉1001001500通风、给排水及压缩空气管平行1002001500交叉501001500表3.1电气线路与管道间最小距离(mm)注:①对蒸气管道,当在管外包隔热层后,上下平行距离可减至200mm;②暖气管,热水管应设隔热层;③对裸导线,应在裸导线处加装保护网。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3.配线基本规范要求(1)配线所采用的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同敷设方式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2的规定。敷设方式线芯最小截面(mm2)铜芯软线铜线铝线敷设在室内绝缘支持件上的裸导线-2.54.0敷设在绝缘支持件上的绝缘导线其支持点间距L(m)L≤2室内-1.02.5窒外-1.52.52L≤6-2.54.06L≤12-2.56.0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1.01.02.5槽板内敷设的绝缘导线-1.02.5塑料护套线明敷-1.02.5表3.2不同敷设方式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2)配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表3.3室外绝缘导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敷设方式最小距离(mm)水平敷设的垂直距离距阳台、平台、屋顶2500距下方窗户上口300距上方窗户下口800垂直敷设时至阳台窗户的水平距离750导线至墙壁和构架的距离(挑檐下除外)50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3.4室内、室外绝缘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固定点间距(m)导线最小间距(mm)室内配线室外配线1.5及以下351001.5~3.0501003.0~6.0701006.0以上100150表3.5室内、室外绝缘导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敷设方式最小距离(m)水平敷设室内2.5室外2.7垂直敷设室内1.8室外2.7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3)导线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当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导线的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②导线与设备、器具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a.截面为10m㎡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b.截面为2.5m㎡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c.多股铝芯线和截面大于2.5m㎡的多股铜芯线的终端,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4)瓷夹、瓷柱、瓷瓶、塑料护套线和槽板配线在穿过墙壁或隔墙时,应采用经过阻燃处理的保护管保护;当穿过楼板时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与楼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8m,但在装设开关的位置,可与开关高度相同.(5)入户线在进墙的一段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的绝缘导线;穿墙保护管的外侧,应有防水弯头,且导线应弯成滴水弧状后方可引入室内。(6)在顶棚内由接线盒引向器具的绝缘导线,应采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或金属软管等保护,导线不应有裸露部分。(7)塑料绝缘导线和塑料槽板敷设处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5ºC。(8)明配线的水平和垂直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6的规定。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表3.6明配线的水平和垂直允许偏差配线种类允许偏差(mm)水平垂直瓷夹配线55瓷柱或瓷瓶配线105塑料护套线配线55槽板配线55(9)当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其相线的颜色应易于区分,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导线,其颜色选择应统一;保护地线(PE线)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宜采用淡兰色绝缘导线。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10)配线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各回路的绝缘检查,绝缘电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作好记录。(11)配线工程施工后,保护地线(PE线)连接应可靠。对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线路应作模拟动作试验,并应作好记录.4.进场导管导线质量要求(1)电线进场验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按批查验合格证,合格证应有生产许可证号。②外观检查:包装完好;抽检的电线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耐热、阻燃的电线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③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线芯直径误差应不大于标称直径的1%;常用的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应不小于表3.7的规定值。表3.7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电线芯线标称截面积(mm2)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绝缘层厚度规定值(mm)0.70.80.80.81.01.01.21.21.41.41.61.61.82.02.22.42.6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④对电线绝缘性能、导电性能和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2)导管进场验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按批查验合格证。②外观检查:钢导管无压扁现象、内壁应光滑;非镀锌钢导管无严重锈蚀,按制造标准油漆出厂的油漆完整;镀锌钢导管镀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绝缘导管及配件不碎裂、表面有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③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导管的管径、壁厚及均匀度。对绝缘导管及配件的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3.2线管配线3.2.1线管配线要求1.线管配线的一般要求(1)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2)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4)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5)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3.2线管配线3.2.1线管配线要求(6)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②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7)当电线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①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②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③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3.2线管配线3.2.1线管配线要求(8)垂直敷设的电线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①管内导线截面为50m㎡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m。②管内导线截面为70~95m㎡,长度每超过20m。③管内导线截面为120~240m㎡,长度每超过18m。3.2线管配线3.2.1线管配线要求(9)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10)在TN-S、TN-C-S系统中,当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箱)、塑料电线保护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保护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注:TN-C方式供电系统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TN-S方式供电系统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TN-C-S方式供电系统在建筑施工临时供电中,如果前部分是TN-C方式供电,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分出PE线。3.2线管配线3.2.1线管配线要求2.塑料管敷设要求(1)管口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牢固密封。(2)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刚性绝缘导管,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采取保护措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