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学-变态反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概念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特征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为变态反应。变应原: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二、分类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或过敏反应型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或血管炎型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或细胞介导型第一节Ⅰ型超敏反应特点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发生快,消退亦快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无明显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家族史特应症(atopy)特应症个体(atopicindividual)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成分(一)抗原(二)抗体---IgE(三)IgEFc段受体(FcεR)(四)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嗜酸性粒细胞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致敏阶段变应原→IgE→吸附肥大C、嗜碱粒C表面,即致敏(半年至数年)2.释放介质(激发)阶段同种变应原再次刺激机体,与细胞膜上的IgE结合,变应原能与两个以上相邻的IgE搭桥联结,致胞膜上FcεR1同IgE桥联移位,变构,细胞即被激活,细胞脱颗粒(数分钟),释放原发介质、继发介质、生成激肽。3、介质发挥效应阶段平滑肌痉挛,血管扩张,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粘膜腺体分泌增加,局部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变应原不同,侵入途径不同,表现也不一样。(例如:肠、呼吸道、全身)AllergenBcellMHCclassIITCRB7CD28CD40CD40LcytokinesIL-4ActivatedBcellPlasmaCellIgEPlasmaCellMastcellGranulesFcεRIIgEIgEIgESensitizedmastcellAllergen(1)平滑肌收缩(2)血管扩张(3)粘膜腺体分泌增加。三、Ⅰ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一)过敏性休克(二)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三)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四)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皮炎、神经血管性水肿过敏性胃肠炎交感性眼炎皮肤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四、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一)检出过敏原并避免接触(二)急性脱敏治疗(acutedesensitization)(三)慢性脱敏治疗(chronicdesensitization)(四)药物治疗第二节Ⅱ型超敏反应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特点IgG、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引起靶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一、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一)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成分1.抗原---常为细胞性抗原2.抗体---调理性抗体,主要为IgG和IgM3.效应细胞和分子---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二)损伤细胞机制1.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2.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作用)3.ADCC作用MechanismsofTypeIIhypersensitivity激活补体调理作用ADCC二、Ⅱ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一)输血反应(二)新生儿溶血症(三)血细胞减少症(四)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五)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综合征)(六)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病)第三节Ⅲ型超敏反应血液循环中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IgG、IgM类)结合形成可溶性的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沉积于组织,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等其它细胞的参与下,引起组织损伤的过程。特点由IgG、IgM类抗体介导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补体及血小板、肥大细胞、嗜碱性、中性粒细胞等参与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一、发生机制(一)抗原—可溶性抗原(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的影响因素(三)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四)组织损伤特点二、Ⅲ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1.Arthus反应马血清家兔2.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1)胰岛素糖尿病人局部出现红肿。(2)过敏性肺炎皮下多次注射局部多次注射局部红肿、出血及坏死。(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1.血清病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型肾炎)3.系统性红斑狼疮4.类风湿性关节炎Serumsickness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类风湿性关节炎体内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称为类风湿因子,IgM类),形成IC,沉积于全身小关节滑膜处,引起小关节红肿、变形僵直、失去运动功能。第四节Ⅳ型超敏反应由致敏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24-72小时后发生的,形成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特点反应发生迟缓(48-72小时达高峰)T细胞介导,抗体和补体不参与以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一、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抗原---胞内寄生菌、病毒、寄生虫、重金属、常春藤毒素、三硝基苯酚、化妆品、染发剂化学物质2.效应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3.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二、IV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一)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二)接触性皮炎(如油漆、染料、农药)(三)移植排斥反应(四)脏器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小结类型ⅠⅡⅢⅣAbIgEIgG,IgMIgG,IgM-补体-++-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MφNK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Th1CTLMφ超敏反应的特点1.I、Ⅱ和Ⅲ型超敏反应由抗体介导。2.补体参与Ⅱ、Ⅲ型超敏反应,但必须依赖补体才能致病的只有Ⅲ型超敏反应。3.同一变应原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4.在同一个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超敏反应。5.有时同一疾病也可由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引起。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