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调研报告(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题目:浅析骑楼建筑艺术特征——上下九建筑美学评析学生:王宏伟提交日期:2013年11月19日学号201230540121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课程名称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学位类别学士任课教师郭焕宇教师评语:成绩评定:分浅析骑楼建筑的艺术特征——上下九建筑的美学评析王宏伟摘要:骑楼,其形态就是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称其为“骑楼”。相传骑楼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而后盛行于欧洲,鸦片战争后传人中国。现在全国各地许多省份都有骑楼的身影,但是在广东地区,尤其是广州更常见,其形式更多样,而且突出,以前保留下来的建筑实体也更多。下面就让我们从广州著名的上下九步行街的一些实例,来浅析骑楼建筑的艺术特征。关键词:骑楼;广州;上下九;建筑美学;艺术特征上下九步行街历史早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上下九附近一带就已经成为商业聚集区,印度高僧达摩在此处登岸传教,故得名“西来初地”。明清时期,在今下九路南侧,设置了接待外国使者和商贾的怀远驿,开通了大观河,十三行也逐渐成为了广州对外贸易重要口岸,商贸日益兴旺。鸦片战争后,广州的富商巨贾们都纷纷在西关选址兴建家园,可能是为了迎合这些富人们的日常需求,附近一带就出现了大批的苏杭杂货店、洋货店以及一些酒肆茶楼等。到了清朝末年,这里已经广州商业最繁荣的地区了。到了民国初年,就已经有许多商人在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等地经商了。民国26年,十八甫一带的商户毁于大火,西关的商业逐渐向上下九甫和第十甫转移。上下九的商贸更加繁荣,落后于此地的商家也越来越多,建筑风格虽然还基本保持骑楼的样式,但是其风格却更加多样化了。上下九的建筑样式上下九骑楼为何能够成为骑楼的代表性样式?这自然有其独特之处。它不但吸取了欧式建筑的特色,还留下了北方满洲式装饰艺术,同时保留了西关原有的建筑特色。既吸取了其他地域的建筑形式特征,又保留了其传统的建筑样式。也有说其有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具有通风,而且阴凉的特性。不仅如此,还吸收了另一种广府特色建筑的样式——竹筒屋,进深很长的特点。上下九骑楼的作用骑楼,其形态就是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称其为“骑楼”。这样的建筑形式很好的起到的遮阳挡雨的作用,使得顾客能够更好的在各商店间来回选购。不仅如此,还更好的将商铺于真正的步行街更好的连接在了一起。而且通风相比其他建筑要更好,所以更有利于某些货物的存放。那么长的进深,使得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不会觉得很吵。骑楼的起源于发展骑楼相传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在欧洲范围内流行起来。在近代才慢慢地在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发展起来。在中国,是到了鸦片战争打开了国门之后,经过西洋建筑形式慢慢移入,传统建筑又开始复兴,加上现代主义建筑的传人等阶段。慢慢地在我国出现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骑楼。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甚至台湾等地区都又分布,尤其在广州特别常见,其风格也就更多样化。在广州,有“五月的天,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的说法,所以骑楼这种建筑形式正好适应了这种气候条件,一下风靡了整个广州城,逐步形成了广州街景的主格局。“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商业街道较为集中(这与其适应商贸的特点紧密相关)。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之后就慢慢开始变得很少采用这种建筑形式了,现存的大多数是之前留下来的,翻新或者重修的。骑楼的功能骑楼是城镇沿街建筑,上楼下廊。骑楼下廊,即人行道,叫“五骹基”。这个名称与东南亚(印尼等地)的叫法有渊源关系。骑楼下的廊,遮阳又防雨,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由于它的这些特点,所以会有这些功能:(1)能严格区分行人与车辆流线,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减少或避免了交通事故。(2)避风雨,防日晒,方便市民行走和购物。广州地处亚热带,年平均降雨较大,气候炎热多雨,骑楼可防止太阳光直接射入,还有隔热的作用,非常适合广州的气候环境,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3)立面外观虚实对比十分强烈,空间层次极强,能丰富沿街的景致,廊道具有遮阳蔽雨、保护店面以及作为商品展销长廊的作用。(4)充分利用了土地,一楼建在人行道上,补回拆建地皮的损失。底层是纳凉、下棋及品尝“工夫茶”的活动场所,满足了商业活动的需要,弥补了室内空间的不足。骑楼形式充分显示出商住建筑的个性。由于骑楼街可让行人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条件,骑楼内的店铺可以借用柱廊空间,便于敞开铺面、陈列商品以招徕顾客。所以这种建筑形式一时风行全城,并逐步成为广州商业街道的主要模式。到1930年末,广州的骑楼商业街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只是由于商业的繁荣程度不同或道路的宽窄、性质的不同,有建筑规模和建筑风格的差异。时至今日,骑楼街仍然是广州老城区商业集中路段的主要建筑形式。骑楼的形态分类1.哥特式建筑,北京路新华书店和爱群大厦可为代表。北京路新华书店是强烈的垂直线条和拉长的拱形窗;爱群大厦则将哥特风格加以灵活运用和改良,立以垂直构图为主,设以仿哥特式窗,底层骑楼柱廊也仿哥特式窗形式。2.古罗马券廊式建筑,新华大酒店可作为代表,它的底层骑楼的券廊式、券心处以漩涡装饰,风格雄伟、线角明朗而细部丰富,一些还运用了简化的罗马柱形式,因而具有浓厚的古罗马风格。3.南洋式建筑,即在女儿墙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他形状的洞口,其原意是预防台风的袭击,减少建筑物的负荷,从而开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广州的文明路、海珠路可见到,代表作是文明路186号。4.仿巴洛克式建筑,这些巴洛克式装饰既不同于古典式的严谨,也有别于17世纪巴洛克风格的繁琐、追求曲线、动感,而是在构图稳定的基础上,加以巴洛克装饰,在广州骑楼中,巴洛克装饰多用在山花装饰及女儿墙的曲线中。在上下九路、万福路、龙津路都有这种骑楼。5.现代式建筑,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结构、材料、造型风格等处理与传统骑楼有明显区别。一般来说,在骑楼的立面处理上舍弃了复杂的装饰,运用了简洁、明快、实用主义的手法,这在泰康路一带可以看到。6.中国传统式建筑,它延续了我国南方传统居民的特点,底层沿街挑出,长廊跨越人行道沿街布置,楼层正面墙上,并排着两三个窗户,立面基本无装饰,代表作是德政路139号,而在南华路、同福路、万福路、起义路等,亦或多或少有些保存。(均以广州市内的骑楼为例)结语:骑楼的建筑审美艺术特征1.近代岭南建筑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西方古典建筑的吸收和演化。广州骑楼建筑的出现就是以这种大文化为历史背景,从而表现出审美心理的时代性特征。首先,之前提到过广州骑楼保留了广府传统建筑竹筒屋的进深,具有传统中式建筑的平面特征。但是又吸收了地中海国家的「卷廊」建筑特色,实为中西合璧的典范。再有建筑的材料与结构上同样又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建筑文化的碰撞。从开始的木结构到后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开始的坡屋顶到现在的平顶设天台的形式,无不体现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2.特定的民族有其独特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黑格尔曾经谈到:事实上一切民族都要求艺术使他们喜悦的东西能够表现出他们自己,因为他们愿在艺术里感到一切都是亲切的、生动的,属于目前生活的。当外来文化入侵的时候,当然会引起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当骑楼这种极具西方建筑特色的建筑刚开始在广州出现的时候,也当然会有不少人会有排斥的心理。但是骑楼又不同于其它的人外来文化,它虽然有着浓厚的西方建筑特色,但是同时却又保留了当地传统建筑样式的一些特征,所以很快就被人们所接受了。这种抵触外来文化的心理正好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而在对骑楼的排斥后又接受的审美现象同样体现了这种民族性的审美习惯。3.由于地理气候的缘故,岭南建筑讲究通透。这种通透在岭南园林艺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园林中的亭榭廊桥呈开放状态,没有围合。广州的特色建筑如西关大屋和竹筒屋在设计中也强调了通透,在平面设计上呈现一贯到底之势,屋内的分隔有别于北方等地的土、泥,而是木板和玻璃窗的组合,既用于采光又增加通风效果。建筑屋的空间高度高,一般4米左右,进深长,有时达30米,屋内设有天井,这种高空间、深进深、小天井有利建筑内形成微循环。而广州的骑楼不仅保留传统建筑的地域特点,更结合了西方的廊柱和立面。西方的传统建筑由于多取质石料,所以一般厚实坚固,气势庞大,体态轻盈的建筑并不多见。特别是西方的教堂更是极为严密,内部空间较小,采光迷离,以突出那种神秘感。对西方的建筑文化,广州骑楼虽然有所借鉴,但却并非不加思索地全盘照搬,而且其审美心理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这具体体现在骑楼对西方的廊柱和立面的选用上,廊柱的使用用以采光和降温,传统竹筒屋墙身是不开窗的,主要采光是从屋的正面和天井,而廊柱一般净高4—5米,多的有6米,使得光线充分进入屋内;另外炎热的空气经由廊部进入屋内,也达到降温的目的;在立面的选用上,除了各种装饰风格之外,西式建筑的凹阳台也被广泛的借鉴,这种凹阳台的运用增强了室内与室外的联系,满足通透需求。与此同时,骑楼还保留了广府传统建筑竹筒屋门面窄而小,纵深狭长等特点,这些特征的相互融合使得骑楼能够适应广州湿热多变的气候。这无疑体现了骑楼突出的地域特性。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骑楼”、“上下九”[2]老杜《广州骑楼建筑及其审美心理结构特征分析》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