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多元化评价方案学生多元化评价方案一、评价理念现行的评价是等同于考试,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的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严重的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了儿童的发展。因此《纲要》对评价与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标准以及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主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才能确定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方向。首先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我和你的关系。让学生在教育生活中体验生活,体验人际关系,把握和创造自己的人际关系。从而使被评价者最大限度的接受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次把评价作为教学过程并行同等重要过程,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评价目的发展性的教育和评价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执行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知识能力的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多样性、多元化的评价,能为学生创造良好育人环境,了解学生发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师生的发展,最终使评价成为促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功能。三、评价内容评价的内容应全面化,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一般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等;学科学习目标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中。各学科的评价要依据本学科的《标准》,要涵盖学科素养个方面的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方法与技能、学习的行为习惯和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变化发展。评价的具体内容:学习技能:1、学习有责任感,努力使自己优秀。2、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自己。3、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实践能力:1、能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2、运用以有的知识获得新知。3、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交流合作:1、在各种环境中,能与他人合作确立、实现目标。2、学会与人交流,理解对方思想。3、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方式达到交流目的。4、能评价,分析交流形式。情感态度:1、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理解并学会赞赏他人。2、对学习与学习活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体验,锻炼战胜困难的意志。创新思维:1、有独立思考、质疑的习惯,有创造性见解。2、能对学习方式和方法加以评价,并能改造和利用。各学科可参照以上评价内容制度一般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发展目标评价标准。四、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标准应体现差异性。允许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学生的发展过程是不同的,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要求。五、评价的工具问卷、观察记录、学生成长记录、试卷六、评价的方法1、将评价的过程与评价的结果相结合,重视对过程的评价。2、将老师、学生、家长联合起来,使评价成为相互的活动。3、将科学、英语、语文、数学、艺术、综合等学科相结合,强调评价的整合性。4、学生个人成长记录。学生评价方案的探讨与实施作者:来源:时间:2009-10-129:18:26阅读169次【大中小】一、传统评价的弊端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方案一般只是由学科成绩组成,也就是说,所有的成绩都是以简单的数字来表达。这种评价的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只突出了学科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强调知识的检测而忽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重评价结果而无法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并且整个评价过程只有教师单方面的评价,缺少了学生个体和同伴的共同参与,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二、评价方案设想经过两三年来课改实践,自己在观念上有了较大的转变,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优化评价方案尤其重要。只凭一张考试卷进行期末考试与评价已经不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实践课程标准理念,落实课程标准精神,我的想法如下:建议一学期评比两次(期中期末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学期结束,作为教师综合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学生总评为:自评总50%+期中20%+期末30%。评比中设计如下内容:知识掌握、能力表现上:用于复习、小结、表达交流及倾听情况等;操作检查上:态度的积极性、动手能力、有无合作精神、交流表达能力、能否爱护实验用具、注意实验室清洁等;小组活动上:分组实验,及课上分组讨论,课后分组交流材料等;材料收集情况上:包括袋内所有内容:查阅文献资料,图片、剪报、探究活动报告,调查表、小制作、小标本等;作业完成情况上:预习作业、课后练习等。以上几项以A、B、C、D四个等级为量化单位,A等80分以上、B等70分至79分、C等60分至69分、D等59分以下,均由学生本人如实填写,学期结束算出自评总分。三、实践中的反思把设计的表粘在教科书的第一页,便于学生及时自评。这种评价落实到课堂上,无论学生的质疑、回答问题、搜集资料、做实验的过程等,都通过等级形式记入表中,这样能方便地让教师或家长及时准确、客观地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清楚,既有利于教师科学地调控学生的参与,又有利于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进而家校合力地让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参与学习。实践证明:用“学生课堂活动自评一览表”很好地调控了课堂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特别是有利于“学困生”积极性的调动。在课上找到自我,找到了自尊”“学会了倾听,懂得了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从而明白了应该怎么做。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应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四、对评价的说明:1.每周学生自评一次。每周组长核查一次。教师随时抽查,一学期两次评讲(期中、期末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以A、B、C、D等级为量化单位,(A等90分以上、B等80分至89分、C等60分至79分、D等59分以下)3.学生之间的评价:给你最欣赏、最崇拜、最了解的同学以真实的评价并写上姓名。只能“一帮一”。4.我的感受:最想对你的同学、老师或家长说些什么。5.激励性评语:在本学期你的同学、老师、家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最有帮助、最让你愉快兴奋、最能激励你奋进的一句话(或肢体语言);也许你的表现没有引起同学、老师、家长的注意,在你的心里最希望得到哪一句话(或肢体语言)。6.教师从知识、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给出具体分数,此分的50%加上期末的50%就是学生的学期总分。反馈效果表现在:1.改变了家长对孩子的态度。2.改变了师生关系。3.利于同学间友好相处。总之,对学生的评价要兼顾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学生的未来。需要指出的是,对科学的学习进行评价不是最终目的,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而应该是通过这一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与关怀,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评价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的提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