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学期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方案我校是一所乡镇完小校园环境幽雅,布局合理,人文气息浓郁,我校以办学生满意的学校为目标。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管理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尝试。为进一步贯彻省、市、县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改善农民工子女,留守学生的生存发展状况特制定黄塘小学一、工作背景及定位据2000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政教处、团委组织采取游戏、活动、体验、实践等多种方法以及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面向全体农民工子女留守学生普及学会学习、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识以预防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建立必要时求助的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二、工作目标通过对农民工子女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原因。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制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他们营造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素质。三、主要措施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成立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农民工子女领导小组,加强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组周知见副组长周健成周敏、黄迎新、熊美莲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权负责本学期的农民工子女的全部工作,黄定担任办公室主任,成员有熊习明黄国良杜卫国2、建立农民工子女,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深入到每班调查研究。计农民工子女的人数,建立每个农民工子女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为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我校将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农民子弟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3(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农民工子女逐一进行分类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农民工子女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对帮扶(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农民工子女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农民工子女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农民工子女参加集体活动,并对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农民工子女在期末的时候给予奖励。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4、利用节日契机,开展主题活动。校少工委将以节假日为契机,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如:中秋节和重阳节,针对农民工子女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等现象,要开展以“亲情”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疏通心理情结,让其更加理解父母,增加亲情感。利用五四青年节、一二·九等节日开展意义重大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农民工子女,留守学生,的爱国热情。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农民子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农民工子女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学生”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学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7、强化农民工子女的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本学期,我们将对所有的农民工子女进行分组追踪管理,通过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选出各队的队长,在本期的各项评比中进行评分。对积极参加校内各项活动,并获奖的农民工子女加分。对受到批评处分的行为上存在着严重偏差,不思进取农民工子女进行扣分。并进行相应的继续教育,并继续的跟进追踪。期末将对各队一学年的成绩进行评比,对优异的队伍进行奖励。强化农民工子女的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2009年上学期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过程9月份1、建立农民工子女档案和联系卡,统计我校的农民工子女的人数,并为每一个农民工子女建立档案。2、利用升旗仪式的时间倡议全体学生都来关心农民工子女。3、9月22为中秋节,在9月21日举行“关爱农民工子女中秋活动”。并发放中秋月饼。10月份1、邀请专业人士为农民工子女开设几场心理健康讲座2、充分利用学校的影视资源,定期播放励志教育的影片,以情感人,以影视教育来关爱农民工子女。11月份1、结合我校具体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贴合农民工子女的活动如:篮球赛、接力赛、拔河比赛、手工制作大赛。2、举办一次主题为“让我们都来关爱农民工子女”的主题班会3、11月25日为感恩节在农民工子女中举行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义务劳动。12月份1、在农民工子女中举办一次纪念12.9活动的征文比赛,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2、开展一次农民工子女的座谈会。,并鼓励他们努力备考,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3、利用升旗仪式的时间,对在本期中表现优异的农民工子女和个人予以奖我省每年约有一千万农民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贯彻中央8号文件和第五次全国少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及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以教育担责,以校为主关爱儿童,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2009年上学期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总结在此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活动中我校做了如下几项工作: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我校教师以师德90问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除了在学费方面进行减免,各班还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六·一”演出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四、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我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我校教师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教育合力。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