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口本刊特约报告员教学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性,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突出强调“三个倡导”,引导广大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不断提升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课程内容:1.我国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2.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发展脉络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任务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大命题。我们怎样认识和把握呢?不妨先从一些基本概念人手。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往往要考虑“好不好…‘该不该”“是否值得”“有没有意义”,这就是在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马克思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于主体而言就有价值,满足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因此,我们关于价值评判和价值分析的观点的总和,就构成价值观。在H常生活中,“荣辱…‘真假”“善恶”“美丑”等等,都是有关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有很多,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统摄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观。每个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一、我国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时间上是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在发展程度上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这是我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方位。必须研究一下这方面情况,由此才有鉴别和体认,才有继承和超越。21.我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纲五常”。所谓三纲,一是君为臣纲,臣民对君主绝对忠诚;二是父为子纲,子女要尽孝道;三是夫为妻纲,妇女要首重贞洁,遵守“三从四德”,这是封建社会君臣、父子、夫妻关系的基本规定,是一套维系社会系统运转的完整体系。“五常”者,仁、义、礼、智、信,是具体的核心价值观,是封建时代每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准则。“三纲五常”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历程。其萌芽阶段是先秦时期。管子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倡周礼,初步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整套伦理。孟子的贡献在于,第一次把“仁义礼智”四德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三纲五常”正式确立是在西汉时期。这个时代出了一位大儒董仲舒,他总结发展了“三纲五常”的整体概念,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并强调“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举奠定儒学思想统治地位。唐宋时期,“三纲五常”思想体系终于发展成熟,战胜了佛、道、法等多种流派,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其标志性的表现是,唐代韩愈提出“天命论”,鼓吹封建纲常。宋代朱熹在“二程”(程颐、程颢)基础上提出“五常之性”说,讲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奉“三纲五常之理”为“天理”,使之凛然不可侵犯,成为封建制度的基本理论。明清时期,“三纲五常”思想体系已然根深蒂固,化作牢固的社会文化心理。这个时期,中央政府设礼部,专门执掌礼乐教化的职责,把代表核心价值体系的“礼”,转化为政治生活的典章制度,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具体规范。明代王阳明号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全能型思想家,讲的是“为善去恶…‘致良知”的所谓“心学”,在伦理价值上依然尊奉前人。我们看到,在他身后,由于纲常思想已经浸入意识形态骨髓,至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再没有出现可比肩上述几位前辈的思想家。这从侧面表明,只要社会制度不变革,封建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三纲五常”思想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精神支撑,对中3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精神产生过重要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包含在其中的许多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对我们有着积极借鉴意义。今天我们看待封建社会这一套价值观,首先要取其精华。比如,《周易》中所提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论语》中倡导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优秀品质,《孟子》中强调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范仲淹总结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修身思想,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不能忘记,不能丢掉。同时也要认识到,必须去除集权专制、愚忠愚孝、男尊女卑等封建糟粕,反对封建礼教作为维护封建君权、族权、夫权、神权的精神工具这一点,从而全面辩证地进行认识,把握好我们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2.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概括而言,资本主义国家核心价值观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要内容,以个人主义为思想基础,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取向,强调个人是价值的起点、核心和目的。在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上,坚持个人利益至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这是一个整体认识。世界很大,资本主义国家众多,具体到不同国家,又有各自不同的情况。美国是当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很有代表性。美国人爱讲“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他们把“自由女神”像看作美国精神的象征,赋予其自由、民主、平等的含义,培养人们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这些价值观念,散见于《独立宣言》《解放宣言》《联邦宪法》等著名文献,但核心要义是一脉相承的。《独立宣言》是这么说的,“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二战后,奥地利裔英国学者哈耶克等人提出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盛行,他们极力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鼓吹私有化,鼓吹全球资本主义化。世纪之交,日裔美国学者福山面对苏东剧变,难以抑制地喊出“历史的终结”,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无可匹敌,4必将千秋万世。还有一位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论证半天还是在为资本主义文明如何千秋万代想出路。美国总统和政府高级官员十分注重在国际国内的公开场合宣扬美国精神、美国价值观,历届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公开演讲、外交出访,都大谈特谈美国价值观。美国不仅在国内不遗余力地对民众进行价值观教育引导,也热衷于在国际上进行价值观渗透,极力推行“民主外交”“人权外交”,向全球传播其生活方式、通俗文化、价值观念。对此,西方学者自己都做过揭示,比如英国斯特灵大学瓦西利斯·福斯卡斯博士在《新美帝国主义》一书中写道,“美帝国主义并非一个过时词汇,它正以一种新面目出现。它往往用华丽的辞藻来掩饰自己对世界‘救世主似的’帝国控制”。法国历来重视价值观建设。“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即源于法国大革命,源于《人权宣言》《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经典文献。法国重视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注重开展文化价值观传播,曾经组建全球法语共同体,积极开展文化外交,实质上就是价值观输出。英国人的价值观比较宽泛,比如自由、宽容、开放、公正、公平、团结、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重视家庭等等,但都加以严格遵循。英国政府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体现其价值观的所谓“国家格言”,并考虑在显要位置,比如每个公民的护照和出生证上予以展示,以使每个英国人都熟知自己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这种做法与我们很类似,也可借鉴。日本是一个比较有特点的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很深。二战后经过美国的民主改造,吸收了民主、宪政、自由等价值观,加之本民族特有的国家崇拜、等级崇拜、神道教文化等等,使其价值观较为混杂。新加坡是资本主义小国开展价值观建设的典范。为摆脱“现代新加坡人没有根、也没有文化”的危险,新加坡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文化再生运动”。1981年和1988年,新加坡举行了两次全国性的价值观大讨论。1991年,讨论结果以《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形式公布,确定“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为该国价值观。总的来看,资本主义价值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历史年代,这些价值观曾经发挥过引领人类进5步的积极作用,并因此成为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其中一些有益的内容和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必须认识到,所谓自由、平等、博爱,只局限于西方社会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对于劳动人民、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和民族,是绝对不讲这些价值观的。回头看看文艺复兴以来的800年,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300年,资本主义制度一些与生俱来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社会不公、贫富对立、道德沦丧,与资产阶级宣扬的价值理想形成了鲜明对照。二战以后,西方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这种背离,深刻反映在青年一代身上。比如,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英国文坛出现“愤怒的青年”,西方社会兴起“嬉皮士”运动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给拉美国家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使他们陷人严重的发展困惑之中。2008年爆发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宣告新自由主义及其政策的破产。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价值观根本无法掩饰其虚伪性,更谈不上什么普世性。二、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发展脉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从根本上说,长期以来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推进文化建设、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两大理论体系,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思想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使其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理想”一直是我们发展民族关系、团结不同党派、凝聚人心力量的重要口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更加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为今后十五年6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此后,党的历次重要会议都号召全民族要树立这一共同理想。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更是为这一共同理想增添了时代内涵、确立了时代表达。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上,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培育者,先后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注入了丰富内涵。党的十六大对中华民族精神做了精辟概括,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创的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展示了一往无前的创新精神,谱写了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孕育和催生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