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要点一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交通运输•(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发展铁路运量大,运速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大量、笨重、长途运输,如矿石、牲畜、金属等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高速化公路发展快,应用广,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高短程、量小的货物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发展水路历史悠久,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大量、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等历史最悠久,目前国际间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大型化)航空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物品大型化、高速化管道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流动状货物用新材料替代钢管铺设管道•(2)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趋势含义例证网络化特定地域内,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省级铁路网、欧洲水运网高速化依靠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高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增加通过能力高速铁路、磁悬浮列车、高速公路专业化实现装卸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保证安全,降低成本集装箱运输、巨型油轮、装卸机械化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船舶方面最为明显巨型运矿船、超级油轮•要点二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要求比较(重、难点)港口汽车站航空港自然因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提供淡水、平面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社会经济技术因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运作服务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的地区最为有利港口汽车站航空港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交通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较远的地方•特别提醒•(1)以上海港的区位选择为例,掌握交通运输点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上海港位于长江入海口,居于我国大陆沿海南北航线的中点,是长江三角洲上的河口港,可兼作海港。临江濒海的位置使其成为我国的水陆交通枢纽地形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的平面布置提供了陆域条件河流长江、黄浦江既为港口提供淡水,又为港口提供了良好的航行、停泊等水域条件;但坡度平缓、水流分汊多又使河道流量分散、泥沙淤塞航道经济因素经济腹地包括川、渝、鄂、湘、赣、皖、苏、浙等省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又以长江干支流、铁路、公路与全国各地相连,集散客货流城市依托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港口区位因素:•①筑港条件(位于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地势平坦,利于筑港);②停泊条件(等深线密集、水深、地处港湾、利于避风);③航行条件:水深利于航行。•②③两条一般描述为地处港湾,港阔水深,利于避风,便于轮船停泊和航行;•④腹地广阔•一般应从以下四句话进行描述(其中一句即可)•a.是世界主要航线的中转站,是世界主要航线的必经之地,处于沟通某海(大洋海峡)与某海(大洋海峡)的咽喉位置,腹地广阔。•b.地理位置优越,扼守在某海峡的咽喉位置,处于沟通某海(大洋海峡)与某海(大洋海峡)的咽喉位置,腹地广阔。•c.地处(临近)某工业区,某工业区有庞大的海运需求,某工业区需从外地运入原料、燃料及工业品需运往外地,腹地广阔。•d.地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或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货物运输量大,腹地广阔(河港)。•⑤城市条件为以某城市为依托,某城市对港口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说明:①港口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及停泊条件。•陆域条件:城市条件、腹地条件、筑港条件。•②港口自然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筑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城市条件、腹地条件。•③河流入海口,因有泥沙淤积,水浅,不利于航行。•④从水域条件和腹地条件两方面分析孟买和加尔各答港口的优劣:•孟买港港阔水深,利于航行和停泊,加尔各答港口位于河流下游,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航行及停泊,孟买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接近国际重要航线,腹地广阔,加尔各答港口因孟加拉国独立,腹地缩小。•要点三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2.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可以我国为例:主要运输方式聚落位置举例古代北方陆路交通陆路干道附近丝绸之路上的城市、邯郸南方水运交通临水分布扬州、苏州现代铁路铁路沿线郑州、石家庄、徐州、日照公路公路沿线海运沿海港口•3.交通线的发展变化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下表运输方式分布形态古代水运沿江、河、湖、海分布紧凑的带状陆运在陆路分布交点发展为城市紧凑的块状近代铁路、公路沿公路、铁路分布,交通枢纽发育为城市星状现代快捷的运输方式更灵活形态更多•4.主要交通线的变化对沿线城市的影响•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给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如随着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益发展,济宁、扬州等城市得到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因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这些运河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却迅速发展。可见交通自古至今对城市区位产生着巨大影响,世界上的城市,一般都建在重要的交通线上。•特别提醒•(1)城市交通布局的条件:•①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②节约用地,保护环境;③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及水文条件。•(2)放射—环形道路网的优点:•单纯的放射状线路,可以缩短城市对角交通的直线距离,有利于城市与郊区的联系,但大量人流车流涌入城市中心,不能及时疏散,势必造成市中心交通拥堵。修建环形道路,可以避免过境车辆经过市中心,缓解了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同时也方便了各个方向的横线联系。•(3)减轻城市交通线路拥堵,合理进行城市总体布局的主要原则:•①合理布局功能区:文娱场所、商业服务区、工厂区、政府机关、学校等分散布局,生活区与上述功能区就近布局,以分散人流,减少人流在道路上的滞留时间。②铁路、河流从市区外缘通过,以减轻其对市区交通的阻隔。③过境干道及长途车站布局在市区外缘,以减轻过境车辆对市区的交通压力。•要点四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交通运输时代城市的形成和区位分布举例帆船运输、驿道运输时代城市多建在河流汇合处(如我国南方)、大道会合处(如我国北方)邯郸、丝绸之路上的城市、扬州、济宁高速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时代在公路、铁路枢纽以及公路铁路沿线出现一批城市石家庄、郑州、蚌埠、宝鸡、株洲、二连浩特高速公路运输时代和航空运输时代沿高速公路枢纽、公路沿线和航空港分布•1.在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也不同•2.内河航运与城市的分布•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的两岸,常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向河流的下游,河流越开阔,城市也越密集。河流功能城市区位区位优势举例运输沿河设城河流的起点和终点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急流等水运障碍,货物在此转运赣州河流汇合处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处河海联运上海、广州过河处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伦敦、金边•要点五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1.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交通、地形状况居民点、商店分布特点商店密度大小平原地势平坦,运输的线路较多,运输方式复杂沿交通便捷的公路分布大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沿地势低平的公路分布小•2.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项目形成组织形式和区位因素商业中心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区位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商业街:以市场最优原则适宜在城市的几何中心;以交通最优原则适宜在环路边缘和高速公路沿线。商业小区:在居民住宅区内,方便购物商业网点商业中心之下有许多商业网点,商业网点由若干个商店组成区位因素有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流动式:适宜在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如货郎担、大篷车。固定式:适宜在人口密集和交通方便的城镇,如商业街、商业小区。新形式:适宜在科技和经济发达地区,如网上购物、自动售货机等•特别提醒•(1)我国主要的商业城市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原因•影响商业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就中国来说,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位置优越,具体表现在:•①自然方面: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优越,水源充足,为经济发展和商业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②人文方面: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为商品交换和流通提供物质条件和商品位移的保证。特别对东部地区来说,铁路、公路、沿江、沿海等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以及交通的枢纽地带,既便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促进商业的发展。•(2)图示交通运输对山区商业网点的影响•(3)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①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②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③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要点六交通运输线对区域的影响的主要表现因素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水土流失区和荒漠地区半荒漠地区的交通建设会破坏沿线地区的植被,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并加重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对农业的影响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对工业的影响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都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对城市的影响沿重要的交通线可以形成城市轴线;交通线交会处或相交处往往可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对商业的影响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都布局在重要交通线沿线对旅游业的影响交通通达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新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的发展对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影响一般来说,交通便利的地方,人口密度大些,反之,人口稀疏。随着交通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不利因素,促进了人口迁移•典例1(2010·北京海淀)2005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对北京市进行了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调查表明:2005年居民出行距离比2000年增长了16.25%。阅读资料和图回答(1)~(2)题。•1986—2005年北京市交通结构比例变化图•(1)北京市交通结构变化的特点为()•A.机动车出行逐渐成为主要方式•B.小汽车已成为出行的首选•C.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D.公交出行的比例稳步上升•(2)北京市交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B.交通方式发生了改变•C.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D.中心商业区地位下降•【剖析】认真分析图中数据会发现,公共交通变化不大,且有一定的波动;自行车出行明显降低,而机动车出行占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