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霖铃》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雨霖铃》,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说明。一、说教材《雨霖铃》出自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四课,是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柳永的代表作。该单元是以鉴赏宋词为主题展开的,本课编排了柳永的两首词,以下两课编排了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的作品。我认为编者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来认识婉约派和豪放派的特点,掌握宋词的鉴赏技巧,品味宋词的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二、说学情(熟悉教材是成功授课的前提,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依据。)学生对词这种体裁并不陌生,但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柳永及婉约词2、能力目标:掌握初步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3、情感目标: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这些目标,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初步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2教学难点:分析意象鉴赏诗词五、说教法,学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因此,本节课以诵读—讨论—鉴赏为主线,采用诵读法、讨论法等方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学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诵读法,讨论法,圈点勾画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六、说教学过程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课堂教学中我按照以下七个环节进行。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雨霖铃》MTV。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环节二:展示目标让学生齐读一遍。(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任务,让学生齐读一遍,强化“定向”意识。)环节三:走进作者首先提问:柳永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词呢?这样就进入了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简介作者及婉约词”。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课堂上采取提问的方法,由学生自行解决。(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理解诗歌的前提,)这就是本节课教授给学生鉴赏诗词的第一种方法,也是鉴赏诗词常用的一种方法:知人论世法。环节四:品读鉴赏——诵读感知(完成教学目标2、3)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我以诵读为主线,从“内容——技巧——情感”入手,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完成“理解——鉴赏——评价”的能力提升。这一环节分两块进行:朗读和鉴赏。先说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途径。由浅入深的知识传授,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首先听读。听名家配乐诵读,感知作者情感。(聆听名家诵读,可以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成形象的语音信号,使学生更形象、生动地理解文章,引发学生与作品的共鸣。)其次朗读。常言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在语文教学特别3是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重点,我就设计了这一重要的朗读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1、自由读,同时思考:你感受到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本词的词眼是什么?(注意语音、语调、断句)(带着问题去朗读,增强学生学习目的性。)2、小组讨论。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理出词中的感情。3、个别读:请一位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一遍。4、学生互评:在点评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5、教师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连。6、教师范读7、学生齐读通过听读、自读、范读等,还语文课堂以朗朗的读书声,我们感知到了作者离别的愁绪。这就是鉴赏诗词的第二种方法:诵读感知法。再次鉴赏。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常把所抒之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之中。为了深入研读文本,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一环节,我会在多媒体上出示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我出示的问题如下:1、作者为了抒发离别的愁绪借助了哪些景物?2、哪处景物描写最能触动人的离愁与相思呢?为什么?3、你最喜欢文章的哪句诗,为什么?总结:寒蝉---凄凉。长亭---离别。兰舟---依恋。烟波,暮霭----压抑,沉重,愁绪无边。“分析意象”是整节课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意象涉及的内容设计成若干小问题,采用层层剥离法,渐渐拂去每个意象表面的迷雾,让学生自已发现作者的用意。例如:分析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话历来为人传诵,有人甚至拿它来代表柳词,它好在何处?我会将这个问题拆分成以下几个问4题:○1杨柳:作者为什么要用“杨柳”,换成其它树木行吗?○2晓风:清秋时节的晓风有什么特点?○3残月:“残月”能引起你什么样的情思?○4三者同时出现构成了一同幅怎样的画面?在赏析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寻找意象,然后分析意象的特点,进而让学生自已去发现作者蕴藏在景物中的感情。这就是我们常用的另一种鉴赏诗词的方法:分析意象法。齐读这首词,读出感情,读出浓浓的愁绪(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途径。)环节五:课堂总结课堂进行到这里,就完成了所有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在赏析的过程中,我带领学生学习了以下三种鉴赏诗词的方法:知人论世法,诵读感知法,分析意象法。环节六:拓展练习展示柳永的另外一首词,让学生利用今天所学的鉴赏诗词的方法完成后面的题目。少年游柳永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1、“夕阳闲淡秋光老”中“闲淡”是何意?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学习是为了运用,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用本节课学习的鉴赏方法去赏析柳永的另一首词,这样,学生既可以加深对《雨霖铃》的理解,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环节七:课后作业1.背诵《雨霖铃》2.今天我们赏析了一千年前柳永和他恋人的缠绵离别之情;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界限的;今天的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的离别……同学们,把你最美好的别离留下来,以“别离”为题,写一篇文章。(背诵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在课堂上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课下去5完成。语文的外延是无限的,绝对不能仅仅限于课本,因此,课后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一方面加深对柳永情感的理解;另一方面,思索自己的人生,提升自己的境界。如此,方能达到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目的。)七、说板书设计雨霖铃柳永伤离别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总体上来看,这节课处理的方向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于细微之处见功夫”。大处是整体感知,小处是揣摩语言,按照“读一读——议一议——写一写”的步骤,让学生在品读中领悟,让他们互相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全部融入其中,而不露痕迹。知人论世,诵读感知,分析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