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基础模拟试卷B选择题答案和相关知识点BP3记住,书上有D记住D选项雕板(P14-15)记载: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记》实物:初唐《陀罗尼经咒》《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晚唐《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五代后唐冯道刊刻《九经》B铜活字:明代进入成熟期,华氏《宋诸臣奏议》现存最早,其他《蔡郎中集》《白氏长庆集》等,安氏《吴中水利通志》《颜鲁公文集》等,历史上规模最大《古今图书集成》B出版物的概念(P39)已出版的作品2C图书与报纸、期刊的区别:在出版方式上是“非连续出版”,即不能以一个只用序号相区别的固定名称一种接一种地连续出版下去,并且篇幅和出版周期都有较大的伸缩性;在内容上是讲究系统性和稳定性,即一般要按照一定的主题和结构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一般有较长的时间效用,可以重印或再版。图书既可只由单独的一篇作品组成,也可由同一作者的多篇作品组成,还可由众多作者的许多作品汇聚而成,而报纸和期刊都是由众多作者的不同作品组成。C出版物标识(P45-47)(1)中国标准书号:由13位数/前缀/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号五段构成(2)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由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BNXXXX-XXXX)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XX-XXXX/YY)两部分结构而成可能出的考题:出版物标识的组成。干扰选项:条形码(记住:条形码不是出版物标识)中国标准书号由哪五段组成。干扰选项:国别号(记住:应该为组区号)A见下3对编辑人员基本素质要求(1)政治素质(P73)包括:政治意识(方向/方针/政策)/理论素养政治素质:要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不断学习法律法规,掌握有关的方针政策,熟悉、研究出版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严格遵守政治纪律。(2)思想素质(P73-74)包括:文化追求/科学信仰/高尚道德/美好情操考题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3)文化素质(P74-75)包括:知识广博/博中求专可能出现的较难考题:编辑人员如何体现知识广博?除了基本的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开阔的知识视野、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外,编辑人员的文化素质还应包括科学的思维方式、广泛的阅读兴趣和先进的学习方法。(4)职业素质(P75-76)包括:职业追求/职业敏感/职业作风编辑的职业追求是一种文化追求。编辑的职业作风是一种一丝不苟的求是作风。CP95记住,《法律法规》里有B出版物的标识(1)中国标准书号(2)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标识作用(P45)身份标志:身份合法性/保证生产销售4CP108见下书、刊号管理(P107-108)(1)不能相互替代/(2)禁止“一号多用”(不同装帧形式/不同版本/不同开本/不同文字类别)/(3)严禁买卖书号刊号禁止“一号多用”根据1994年11月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禁止中国标准书号“一号多用”的通知》,每一种不同形式的图书应分别使用书号,就是说,同一种图书的不同装帧形式、同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相同内容不同开本的图书、相同内容不同文字类别的图书,都应该单独使用书号。多卷书、丛书、成套书的书号使用,应根据该书的定价方式确定。凡是每分卷(册)分别定价、可分别销售的,每分卷(册)应分别使用书号,分别统计品种;凡是各分卷(册)不分别定价,全套书只有一个总定价,不能拆开按卷(册)销售的,可作为一个品种使用一个书号。根据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9月发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一个刊号只能对应出版一种期刊,不得用同一刊号出版不同版本的期刊;出版不同版本的期刊,须按创办新期刊办理审批手续。根据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2月颁布的《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同一内容,不同载体形态、格式的电子出版物,应当分别使用不同的中国标准书号。对于实施了“一号多用”行为的出版单位,一律按违反出版行政管理规定给予警告与罚款等处罚。D记住,《法律法规》里有5C1.著作权(P115)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对其所创作的作品依法享受有的权利著作权属于一种知识产权,具有无形/专有/时间/地域特征2.著作权法(P116)是确定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调整因创作、传播、使用作品而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A著作权权利种类(P124-127)(1)人身权:发表/署名/修改/保护作品完整(2)财产权: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摄制/改编/翻译/汇编财产权可以转让B记住,课本有6D侵犯著作权须承担的法律责任(重点)1.民事责任(P141-143)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2.行政责任(P143)责令停止侵权行为/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制品/没收安装存储侵权制品的设备/没收制作侵权复制品的工材料、工具、设备等(非法3倍或10万元以下罚款)3.刑事责任(P143)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CP399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省是机构名称。三省之下是六部,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17、18、19与16题相同CP397-401A:御史秦代以前为史官,汉代以后多指主管纠察的官吏B:汉武帝时驸马都尉是管理皇帝出行事宜的,魏晋以后才是皇帝的女婿。记住C选项D:见下题其他:“洗马”是太子少傅,少傅的属官。7A古代官制:夏商:巫史制西周、春秋:公卿制战国、秦、西汉:丞相制汉武帝到明初:尚书制明清:内阁制古代科举:尧舜禹:禅让制;夏商:世袭继承;西周:乡举里选汉代:察举,征辟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朝:选拔官吏,科举制度开始三级考试:乡试:三年一考,成为举人会试:乡试后第二年,成为贡士殿试:由皇帝主持,成为进士,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BP356在古代汉语里,形容词常常充当及物动词,其后有宾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该形容词就用如使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即“使……怎么样”。课本举例:以广地尊名...所以平万物而便百姓故能明其德卑其志意,大其...,高其台空囊...8B判断句(一)“者……也”1)“……者,……也”,“者”之前的语词为主语,“也”之前的语词作谓语,课本举例:吴广者,阳夏人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不用“者”,成为“......,......也”南阳...,高尚士也。晋,吾宗也。3)如果主语是代词,中间一般没有停顿;有时也会省略主语,成为“……也”的句式,课本举例:我区氏儿也。此谋功之法也。虎视之,庞然大物也。4)有时只用“者”,不用“也”,成为“……者,……”的句式,课本举例:陈修者,游说士也栗者,民之所种也。5)有时“者”、“也”都不用,课本举例荀卿,赵人也。以下这句不是判断句,选择题中常作为干扰项出现9B记住古义与今义有区别的12个字:兵:武器;走:逃跑(兵而走)偷:苟且马虎(不偷于农)去:离开(阳虎去齐走赵)谢:请罪(不自而谢);辞别(谢公卿)亡:逃亡(今亡亦死);丢失(亡羊补牢)再:第二次(再而衰)穷:闭塞(处穷...);不得志(穷不达义)货:财务(窃货为盗)贼:强盗(贼二人得我)但:只(但赏功而不得志)C本题为关于正负概念的选择题,见下掌握关于概念的种类和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P284-288(记住课本举例,可能作为选择题选项)(1)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一、单独概念是只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课本举例:反映单独一个地方,例如:北京、上海、黄鹤楼反映单独一个人,例如:秦始皇、李世民、莎士比亚、爱因斯坦反映单独一个事件,例如:七七事变、九一一事件专有名词一般表达单独概念,描写或说明专有名词的短语也表达单独概念,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即撒哈拉沙漠;“《简爱》的作者”,即夏洛蒂·勃朗特。二、普遍概念是反映某一类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不是一个单独对象,而是由两个或多个对象组成的类。课本举例:由许多本质属性相同的事物组成的类,例如:科学家、自然数、出版社普通名词都表达普遍概念,例如:矛盾、规律、国家动词、形容词也常常表达普遍概念,例如:写、想、打、踢、崇高、伟大、勇敢(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10一、集合概念是以事物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课本举例:丛书、星座、水系、森林、高二二班的英语成绩(可以这样理解:集合概念反映不可分割的整体。)二、非集合概念是不以事物的群体而以其个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课本举例:羊、花、工人(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可以说“一只羊”,所以羊是非集合概念。)三、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句中,有时表达集合概念,有时表达非集合概念。课本举例: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是集合概念。王伟是中国人。——中国人是非集合概念。(3)正概念和负概念一、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课本举例:正义战争、自私、美丽二、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课本举例:非正义战争、不自私、不美丽等都是负概念。从语言角度来看,表达负概念的语词往往带有“不”、“非”等否定词。但带“无”“非”“不”等的语词所表达的概念并不一定都是负概念,如“无产阶级”“无机物”“非洲”等,关键在于这类概念中是否把“无”“非”“不”等当作否定词来使用。同时,还应注意,区别正负概念并不涉及对概念的评价。课本P330练习3指出下列句中划线的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考试以选择题出现)(1)西沙群岛的海域内有丰富的资源。单独概念,正概念(2)吉林大学哲学系的教师正在研究一个课题。普遍概念,正概念(3)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普遍概念,负概念(4)这只无线话筒是广州生产的。普遍概念,正概念练习4指出下列划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考试以选择题出现)(1)他的任务是保护羊群。集合概念(2)那只羊是老王家的。非集合概念(3)书是知识的海洋。集合概念(4)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集合概念(5)80后是朝气蓬勃的一代。集合概念、DP299本题为考判断联结词的选择题,联言判断和选言判断可通过联结词来判断,见下11联言判断联言判断是反映若干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一种复合判断。课本举例:构成联言判断的肢判断叫联言肢。在联言判断中,联言肢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联言肢的主项或谓项有时相同,这样的主项或谓项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往往省略。课本举例:联言判断的联结词有:并且;……和……;既是……又是……;一方面……一方面……;不但……而且……;虽然……但是……选言判断选言判断是反映若干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判断。1)相容的选言判断:相容的选言判断就是选言肢可以同真的选言判断。相容的选言判断的联结词有:“或者”、“可能……也可能……”、“也许……也许……”课本举例:①他或者是文学家,或者是考古学家,或者是书法家。②在这次竞赛中,他们或给予指导,或给予鼓励,或提供资料。2)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就是选言肢不能同真的选言判断,即所断定的几种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并且至多只有一种存在。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联结词:“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不可兼得(二者只居其一)”课本举例:①一个任意三角形,要么是直角三角形,要么是锐角三角形,要么是钝角三角形。②他上了大学,不是北京大学,就是清华大学。3)要区分相容的选言判断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除了看联结词之外,关键还是要看选言肢是否能够同时存在。课本举例:明天或者下雨,或者不下雨。选言肢“下雨”和“不下雨”不能同真,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12C本题为关于三段论推理的题目,见下三段论(重点)三段论是一种演绎推理,它在我们的日常谈话和文章中是最常见的。它由三个性质判断组成,前两个包含着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为前提,以推出的后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课本举例:任何一个三段论有且仅有三个词项(即三个概念),即大项、小项和中项。在结论中作为主项的那个概念叫小项,在结论中为谓项的那个概念叫大项,只在两个前提中出现的共同项叫中项。如上例的小项是“牡丹”,大项是“光合作用”,中项是“绿色植物”。在一个三段论中,包含着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包含着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