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1.B2.C3.A【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意的能力。命题者选取文本中含有比较重要词语的句子,经处理(即在三个选项中设置不同陷阱)后,组成各选项;解题时一般要先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意思相关的区间,以之同选项表述进行比较,发现异同,最后据之确定正误。同A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根据文本,当前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而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缺乏有机统一”。同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文本原文为“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不是如该项所说的“抽象的意义共同性”。同D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四自然段,根据文本可知,空间弹性不足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意义弹性不足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制度弹性并无此“根本原因”的表述。正确答案是B。点睛:解答此题,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找出命题者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把文本没有的内容悄悄加进去,比如题中C项)、偷梁换柱(部分改换文本说法,比如题中A项)、增删内容(把文本内容偷偷减少或增多,比如题中A项)等。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特别注意考察各项表述中对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层次的分析是否正确。A项的相关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表述正确。B项的相关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表述正确。D项表述是针对全问的,表述正确。C项中,“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文章中有体现,但“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则无明显依据,因此C项是本题的正确答案。点睛: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一语,根据文本的整体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如果某选项表述只涉及文本部分内容,就先迅速读完文本的有关部分;如果某选项表述关系全部文本,就要提高观察角度进行整体分析。2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找准答题区间,更在于根据文本相关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正确分析。由于考场中的紧张情绪,考生应尽量平心静气,对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整合,注意各项表述在文本中是否能找到根据。(二)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4.B5.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6.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案,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解析】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命题者在题干中要求“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明确了思考的方向;所设计的四个选项,有的涉及艺术特色(比如A项),有的涉及文本内容(比如B项),有的则涉及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如CD两项)。这些都可以根据小说内容比较轻松地得出答案。B项说“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是错误的,因为根据文本可知,先行者所看到的小姑娘形象并非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而A项、C项和D项的分析鉴赏都是正确的。点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先判断该项内容是属于“相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然后再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表述相关的答题区间,以之考查其分析是否正确。比如,A项分析鉴赏的是文本开头部分的艺术特色。小说已交代先行者已飞离地球两万五千年,此时,地球上“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而城市图像的出现则确实使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更替,确实能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此项正确。故知此项分析正确。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鉴赏小说中人的心理变化过程,这过程可根据小说中的相关描述进行分析得出。比如,“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等语句,从中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1)希冀与期待。虽然先行者知道一切,但还是闭起双眼默祷着,他希望睁开眼看到一个蓝色水晶球般的地球。(2)失望与悲伤。当小姑娘说出人类已经不存在时,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3)激动与兴奋。当先行者看到半球透明玻璃罩中的人类和文明时,看到了希望。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应该注意的是,在找到相关能体现心理活动特征的语句后,应归纳概括出特点,并且对该语句作简要分析。组织答案时应该分条作答。每概括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就将相关语句进行概括,做出适当的解析。比如,从“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一句,可知人物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蓝色水晶球般的星球,这是一种希冀与期待的心情。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命题者抓住“科3学”与“科幻”两个词语,要求考生回答貌似同文本毫无关联的问题,题目的主观性很强,发散空间很大。这对平时阅读面很广、善于思考的人十分有利,由此可见命题者的指向十分明确,为当今的语文教学起到了较大的指挥棒作用。(1)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文中大量的科学存在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合理性的基础,构成了小说想象的依据性内容,为幻想提供了条件。(2)幻想是对科学的拓展。幻想出“宏纪元”与“微纪元”,在科学的基础上合理展开。(3)科学与幻想的结合,通过对黑白色地球幻想,引起人们对文明的思考。点睛:在回答此题时,一定要抓住题干所要求的“‘科学’与‘科幻’一语”,联系自己平时的理解展开论述,切不可脱离题目要求,受惯性思维影响,大谈什么环境保护、科学发展等话题。其实,“科学”与“科幻”都有一个“科”字,答题时应着重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指出各自的重点合作用。另外,在答案的每一点中,都需要有明确的词语指出关系,还要能结合具体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说明。(三)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7.D8.A9.①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②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③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解析】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含意的能力。命题者设计了四个选项,对图表的内容或图表所揭示的问题加以表述,要求选出其中的错误项。由于是单选题,且图表虽是两幅条形统计图,但清楚易识,易于读懂,所以难度不大。对于A项,只需比较两幅图中2015年对应的数字即可判断出表述正确。对于B项,只需根据第一张图就可判断出该项表述的正确。对于C项,则需根据第二幅图进行推断,该项也是正确的。对于D项,则需根据两幅图进行整体判断,不难知道该项“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概括是错误的。点睛:此题其实是一道考查对图表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问题。答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图表内容。对于此类题目,首先要了解图表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意思,然后根据图表所示努力发现其中所揭示的规律,再将其通个选项表示进行仔细对照。部分粗心的人还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选出错项,不要犯粗心的毛病。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题干已指出题中四个选项都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因此答题时应该先把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找准,再仔细考查选项的“概括与分析”是否正确,即可得出答案。同A相关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一中,根据其中“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等句子不难知道该项表述是正确的。同B项相关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二中,根据材料可知,实体书店的业态并非成为主流。由此可知其错误。同C项相关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一的最后部分,由其中“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一语可知,该项“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的说法不当,原文是说“纷纷建立”。同D项相关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三中,根据其中的“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可知,图书并非传播平台,互联网才是传播平台。因此此项表述是错误的。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找准答题区间,这就要求能快速阅读材料,并且正确理解其内容。同时又要注意避免惯性思维的影响:此题同上题不同,上题要求选出的是错误项,而此要求选出的是正确项,切莫搞错。9.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4影响的能力。题干对答题内容作了两条限制:一是必须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二是必须限制在“图书出版业发生的变化”。这也就给答题者指出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从而降低了答题难度。答题时应从“互联网+”的优势方面考虑,并且分为几个方面总结归纳。参考答案为:(1)内容传播方面:不在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快速传播,并扩大了出版的影响范围。(2)信息获取方式:通过网络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成为出版业新的功能。(3)营销模式改变:出版权转让获利外,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领域。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筛选和归纳相关信息,然后做出正确评价。答题可从内容传播、信息获取方式和营销模式改变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作答形式可以是概括+分析,也可以是简述。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答案】10.D11.C12.D13.(1)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责,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2)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靠,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解析】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以对文言进行正确断句的能力。命题者从文本中选取一段文字,取掉其已有人加过的标点,然后给出四个选项,要求判断断句的正误。给文言断句本是难度较高的问题,但由于是单选题,且只有五处断句,其中动词同其宾语的动宾关系也比较明显,所以难度不是很大。“纯礼字彝叟”是文言传记常见格式,讲某人的名和字,加上四个选项断句情况完全相同,故知此处断句正确。“以父仲淹荫”的意思是“因为父亲范仲淹的恩荫”,由此可知此处应断句,于是可排除B和C。“永昭陵建”的意思是“永昭陵修建”,这是一句话,应该断句,所以排除A项。由此得出答案是D。点睛:解答给文言断句的题目,最好能在初步理解该段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有时,若对该段文言中有些词语不很理解,则要根据一些特殊虚词和句式,特别要根据文段中的动词及其宾语进行断句。在考场上,最节省时间的方法是排谬法。须知,此类题目在设计时,由于只是要求选出正确项,所以在三个错项中,只有一个错项设有两处断句错误,另两个错项一般只有一处错误,所以运用排谬法能在较短时间选出正确答案。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古代常见文化常识的理解能力。命题者从文本选出四个词语,并对它们加以解说。此类词语大多或在课本常见,或在现代生活中也有使用,加之只要求选出一个错项,因此难度适中。A项的“陵寝”出现在文本中“陵寝皆在邑境”一语,此外还有“知陵台令”一语也有所涉及。由此可知此详解说正确。B项的“株连”出现在文本中“命释其株连者”一句,根据前文所讲范纯礼的宽容,可推断此项解说正确。C项对“尹”的解说找不出错误,但后面所举之“令尹”的例子则和学过的课文《屈原列传》相关内容不合,在课文中,“令尹”是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于是可知此项解说错误。D项的“御名”出现在文本中“诜诬其辄斥御名”一语,既然因为“辄斥御名”而罢官,便不难知道此项解说的正确性。点睛:解答此题,如果碰上没有把握的词语,切记不能新生慌乱,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