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加强影子银行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张红地贰零壹贰年贰月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深刻地改变着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格局,以及人们对信用媒介的认识。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摧毁了“格林斯潘原则”的一个重要支柱,即“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清理成本很低”的论点。一个建立在证券化基础之上,游离在传统银行之外,不受政府监管和保障的新型信用媒介逐步取代了传统商业银行在信用传递中的主要地位,并彻底改变了商业银行贷款发起并持有的模式,这一金融媒介就被称为影子银行或影子银行体系。目前,国际社会关于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认识与措施较为集中的体现在2010年全球G20各国领导人的首尔高峰论坛上,与会各国领导人承诺加快推出《巴塞尔协议III》,作为未来对全球金融业监管的主要标准。《巴塞尔协议III》在关注影子银行的监管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骤。主要是重点在于提升所有金融业机构风险的敏感性,更加关注风险资产的评估过程,特别是提升资本质量和要求,更关注资本构成和计算并更加关注流动性风险。一、关于影子银行研究的理论综述2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2011年年初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较为严重的非法集资问题,甚至在局部地区有蔓延之势,使得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问题开始公开化和表面化。如何看待和认识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问题,防范由“影子银行”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在我国金融系统的蔓延,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金融运行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FSB在2011年4月12日发布的针对影子银行的初步研究结果,我国大部分研究影子银行的学者建议将影子银行定义为:它是指存在银行体系之外的包含各种不同机构实体和活动的信用媒介体系。它必须以证券化为基础,起源于金融活动的专业化和监管套利,可以实现期限/杠杆高信用风险的传递及转移,加大了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风险。一、关于影子银行研究的理论综述3从我国金融风险宏观审慎政策看,所有的金融机构和组织以及交易行为特别是影子银行今后在国内监管部门力推《巴塞尔协议III》的前提下,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监管程度。2010年国务院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从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认识的结果看,影子银行应该纳入今后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中,在资本充足率、杠杆率、贷款拨备率、流动性监管指标方面影子银行也应该逐步与银行业同等监管,可以说这是我国货币当局和监管部门对影子银行认识的一个重大进展,将必定影响今后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和风险防范。一、关于影子银行研究的理论综述4一是影子银行是一个不受公共部门保障的信用媒介。与直接借贷相比,信用媒介的出现实现了资金的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信用媒介通过吸收高流动性短期存款来支持流动性较差的长期贷款,从而使短期资金变成了长期资金,高流动性负债变成了低流动性资产。由于信用媒介的出现伊始就存在期限、数量、流动性错配,本身就产生了一定的风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全球多次出现的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为了维护金融的稳定,减少银行倒闭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相继推出中央银行贴现窗口和存款保险制度来保障银行的流动性,降低银行自身天然的脆弱性,这就使得银行享有了官方或公共部门外在的直接的保障。2008年以来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美联储创新最后贷款人救助方式,多次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救市,就是公共救助的最好证明。随着金融体系的创新和日趋复杂化,公共部门对信用媒介的保障程度正在逐步弱化,演变出间接保障、隐含保障等其他形式。而只享有这类保障的新型信用媒介就是我们所说的影子信用媒介,其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与传统银行相平行,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体系。从美国的情况看,享有直接隐含保障的机构有我们熟知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政府发起的企业,享有政府间接银行保障的有银行附属的对冲基金的资产管理活动等。二、影子银行的特点5二是影子银行是对传统银行体系功能的分解和证券化。与传统银行相比,影子银行也有三个参与方。分别为储蓄者、借款者和影子银行。但两者的区别在于,储蓄者并不是以存款的形式将其可支配资金投入影子银行中,而是通过购买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或者其他类似基金份额间接投资于影子银行的负债。因此,货币市场基金才是影子银行的直接供给方。由于影子银行发行的这些负债具有不同的优先等级和期限,因此投资者也就承担了不同的风险水平并获得与之相对应的回报率,借款者仍能获得资金,但直接来源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存款性机构,还包括各类金融公司等其他金融实体。影子银行承担的信用传递过程在本质上和传统银行体系是一致的,都是实现了从资金供给者到资金需求者的资金转移,伴随着资金转移的还有期限和流动性的转换。但两者之间却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首先,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看,传统银行的信用传递是一种表内资产融资方式。其次,从信用传递过程来看,传统银行信用是通过银行进行进一步传递的,而影子银行信用却是多步骤、链条式的传递过程。不同类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形成了一个从资金供给方到需求方的传递链条,并在链条中承担不同责任。所以,影子银行信用本质上是将本由传统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持有到期的功能进行了一个垂直方向的分解,变成了通过资金批发市场获得资金、以证券化为基础的复杂的借贷过程。二、影子银行的特点6从整体上看,影子银行信用传递一共分为七个步骤。分别为:(1)贷款的发起;(2)贷款的集聚;(3)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4)资产支持证券的集聚;(5)以资产支持证券为基础的担保债务凭证的发行;(6)资产支持证券的媒介传递;(7)资金批发市场。整个影子银行都是以一种严格的顺序来完成信用传递的每一个步骤,在每一个特定的环节都有一个特殊类型的影子银行实体,通过特定的融资手段来实现资产流动和现金流动的匹配。并不是所有的影子银行的信用媒介过程都是通过上述七个步骤来实现的,有时存在的情况更为复杂。通常,发起贷款的质量越差,信用链条就会越长,力图通过进一步风险转移和处理手段来达到货币市场投资基金投资标准。而传递过程越长,影子银行从中赚取手续费的收入就越多,但整个链条的脆弱性就越大。而高质量的发起贷款的影子信用传递往往只需要3-4个步骤就可以完成。但是无论步骤的长短,整个过程都是以由贷款的发起作为开端,以批发市场的购买作为链条的结束。二、影子银行的特点7三是影子银行沟通了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影子银行在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媒介形式,其贷款的发起功能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类贷款公司)完成的,但信用的传递却是建立在证券化基础上的,由一系列资本市场机构来完成。正是影子银行体系这种兼容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机构特点的新型金融体系搭建起了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沟通的桥梁。自从大萧条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出台以来,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被明确地划分开。商业银行接受严格的监管政策的限制,只能从事传统业务,不得涉足证券领域。另外《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规定也使其资产负债表难以扩张,信贷投放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环境逐渐恶化。而以证券交易商(Broker-Dealer)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机构的经营模式却与商业银行完全不同。通过证券的发行、承销、交易来获利的华尔街机构虽能以高杠杆经营来获得高额利润,但其不得涉足工商业信贷领域和无法获得官方的流动性保障的弊端也限制了其业务的进一步扩大。影子银行体系的出现弥补了双方的缺憾。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证券化操作来规避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和分享资本市场的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证券交易商等资本市场机构也可以得到商业银行的庇护,获得流动性的支持和业务领域的扩展。正是由于影子银行体系这种建立在证券化基础上的比较优势才使其得以快速发展,并最终改变了美国金融体系的性质。二、影子银行的特点8影子银行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不同类型的专业性金融机构通过证券化活动联系起来的网络,它又称为平行银行系统。从主要构成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主要是建立在衍生产品、证券化及再证券化工具的基础上,自此由下而上地形成了产品线、业务部门、机构等产业组织,这些金融工具可以被不同机构所运用,并且在彼此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对手交易网络。从总体上看,影子银行在货币信用的基础上进行证券信用的创造,最终又放大了整个金融体系对货币银行信用的创造。从机构层面看,影子银行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按揭金融公司、结构化投资实体、私募股权基金和投资基金。具体细分影子银行的构成有以下六个组成部分:三、影子银行的构成9一是资产证券化。它是整个影子银行的基础,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实现了信用风险的转移,在影子银行信用传递过程中,证券化是通过将资产组合出售给特殊的载体来实现的。除了资产支持证券之外,在影子银行信用传递过程中,涉及资产证券化的还有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与普通的商业票据(CP)不同的是,ABCP是指一种以学生贷款、信用卡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金融资产为支持的证券化短期融资工具。它的发行者通常是特殊投资载体(SIV)和管道(Conduits)。由于特殊投资载体和管道往往享受其发起机构的流动性支持和信用担保,所以发行的有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ABCP)可以获得评级机构的高评级,市场上对其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评价也基本等同于现金。正是这一优势,有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ABCP)一方面满足了发行主体低成本融资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为现金管理创造了新的安全的投资标的。因而有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ABCP)从创造以来就逐步发展成为表外投资机构也即影子银行的不可或缺的融资工具。三、影子银行的构成10二是载体。载体是银行等机构发起的具有独立所有权的结构性投资实体,属于特殊投资载体(SPV)的一种,其主要职能是购买贷款发起银行出售的各类贷款,从而将不同类型的贷款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贷款池。管道除了发起机构投入的权益资金外,主要通过发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来购买资产。根据所购买资产的机构数,载体可分为单一机构销售者载体和多机构销售者管道。前者只向一家机构购买资产,而后者则向多家机构购买资产。多机构销售者管道是由银行等大型机构发起的,由发起机构为其提供信用增强、流动性便利等外在保障,使其能获得高评级。其资产主要来自银行客户,或者其他类金融公司,债务主要以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为主。由于其受益于发起方的高信用等级,所以可通过发行低成本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来实现融资。管道通过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沟通了投资者和贷款发起方,实现了信用的传递。管道的融资方式为短期融资,所以其资产和负债存在着期限的不匹配。管道具有通过继承信托持有资产(SPV)所有的特征和优点,因而成为银行表外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也就是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影子银行的构成11三是结构性投资载体(SIV)。结构性投资载体是商业银行发起的表外工具,也可以理解为影子银行中的“共同基金”。结构性投资载体通过发行短期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或者利用回购市场来获得资金,投资于包括资产担保证券(ABS)、担保债务凭证(CDO)等各类长期债券或者衍生品,从而追求高收益。为了确保结构性投资载体的流动性,银行安排了备用信用额度,或者承诺一旦商业票据无法展期,银行将回购未发生违约的债务。此外,结构性投资载体一般设在境外的避税天堂。因此结构性投资载体具有借短贷长、高杠杆、不受监管的典型特征,银行所有不便在财务报表中操作的业务都可以放到结构性投资载体中去做。结构性投资载体是投资工具,其设置目的是为了从事银行资产负债表内难以从事的各项高风险、高收益业务,而管道则主要是为了实现银行资产的剥离,通过管道来实现不同贷款的集聚。另外,结构性投资载体还可以通过回购协议(REPO)来融资。结构性投资载体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其所购买资产与所发行债务工具之间的利差。三、影子银行的构成12四是回购协议。回购协议是影子银行最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其运行依赖证券借出方和资金借出方的共同参与,其实质上一种质押贷款。具体而言,就是由证券借出方将自身持有(或者借入)的证券质押给资金借出方,资金借出方根据所接受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