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甄峰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41212一、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二、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与教训三、顶层设计——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四、规划引领——促进智慧城市的协同规划与建设主要内容3城市经济发展方面,信息化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城市社会发展方面,手机、笔记本等移动终端的使用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在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方面,信息技术发展引发了新的城市空间现象,“数字城市”、“虚拟城市”、“智慧城市”等新的概念不断提出。一、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习近平要求上海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扎实抓好转型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加快智慧城市和郊区新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李克强指出,希望中丹加强创新研发、清洁能源、教育文化、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合作框架下,做好双方绿色智慧城市合作试点对接;进一步为两国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开放、稳定的投资和经营环境,推动中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合作新格局。2014年4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11月2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并致辞。李克强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会带来巨大商机。中欧双方不仅要加强政府间的合作,更要深化企业界、智库、设计人员等多层次的交流互鉴,在规划设计、公共服务、绿色建筑、智能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保护等领域加强合作。习大大: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从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贺词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大会代表的座谈,再到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开幕致辞,这些声音都指向同一个主题:互联网影响并改变着世界,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主动融入互联网大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智慧城市群建设和信息化一体化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07/11/2014(一)总体要求。围绕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着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网络应用的一体化发展,将珠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智慧城市群、国际宽带网络枢纽、全国智慧应用先行示范区、全国信息服务区域中心。(二)总体目标。到2015年,建成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城市智能感知系统和民生服务系统逐步对接,网上办事、社会保障等社会管理智慧应用不断拓展。到2017年,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通过地理空间、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领域智慧应用的协同与对接。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成珠三角世界级智慧城市群。(一)智慧城市源起与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推动城镇发展和城市经济增长技术变革在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随着“转型与升级”成为今后改革与发展的主线,技术进步对今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信息通讯技术交通技术物联网技术产品和工艺技术(产品创新和产品生命周期、生产过程和技术)1、信息技术进步及其应用技术进步是基础,技术应用是本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信息网络泛在化服务业占主导、经济发展绿色化日常生活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化公共管理高效化高速、宽带、融合、无线的信息基础设施将联通所有人或物精细管理、高效透明、将成为公共管理的必然趋势科学、绿色、超脱、便捷的数字化新生活将变成现实虚拟化、个性化、均等化的社会服务将无所不在高效、安全、便捷、低碳的数字经济将蓬勃兴起服务业经济的主要特征2、服务业经济的转型服务业经济日渐成熟,为智慧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既有城镇化模式“土地”的城镇化“转型”城市管理民生需求环境发展资源匹配信息技术手段新型城镇化模式“人”的城镇化关系信息技术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传统城镇化模式面临转型以建设智慧城市的形式完成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发展方向3、政府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国家、地方)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他强调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对民生问题和社会治理的重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生态城市18-1人文城市18-3智慧城市18-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从智能技术到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技术进步造就了智慧城市,ICT是未来城市运行的核心所在。智慧应用:核心是需要整合与协调这些技术,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使用新的数字技术,ICT技术融入传统的基础设施,促进协同和整合,进而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ICT技术改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效率、提升城市竞争力,为城市贫困、社会剥夺、环境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式。顶层设计:超越技术主义?用人文思想去统领、整合技术和资源,促进城市的人本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与教训自2009年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来,全球已有600多个城市开始建设“智慧城市”。中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达到241个,试点政策涉及住建部、工信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等多个政府部门。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国家层面的正式推动始于2012年,收获了成果,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不少的经验和教训。住建部牵头,省住建厅组织各省预审,上报国家住建部最终试点评审,目前已完成2批202个试点城市。现在各省已完成第三批试点评审。智慧城市规划住建部已出台相应的规范,对编制内容有所约束,并出台了相应指标体系。目前,规划编制主体是信息化企业。国家智慧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主要涉及产业、民生、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其核心的思想,在于丰富、传递一种现代城市的发展观,更涉及到城镇化发展的价值观、推进方法论、以及城市整体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正定县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18正定县人民政府2014年11月24日目录•一、基本概况•二、可行性分析•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四、主要任务•五、重点项目•六、运营模式•七、实施步骤•八、保障措施正定县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19智慧城市建设的初步效益显现。以国家创建智慧城市十大典型案例之一的上海浦东为例,其智慧城市试点项目政府直接投入20亿元,已经带动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智慧城市产业300多亿元。同样是十大典型案例的吉林四平市,在试点项目创建以来,支付融资投入1.5亿元后,首期就带动吸引了民间资本投资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等项目6-8亿元。通过两批试点探索出了一条路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信息化企业是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要力量。信息化企业,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先锋和主力国际智慧城市建设经验随着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地进行探索,目前国外智慧城市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如美国作为智慧城市策源地,以企业推动为主,把业务和服务创新作为重点,更注重技术应用效果和项目发挥效益;欧洲在建设理念和发展主题上,强调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并注重科研带动发展;亚洲的发展相对体系化,产业、技术和应用三驾马车并进。2、问题与思考目前,国内的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仍然是信息化建设主导,外资企业或国内大型IT企业从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到技术解决方案和实施方案全包!——怎样解决?意识转化?顶层设计?城市科学等多学科介入?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特色,重项目轻统筹,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危机?——怎样解决?整体规划?多规融合机遇体制机制的创新,资源的协同、整合与创新投融资模式……..智慧城市规划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依据,而智慧的城市规划是其前提和统领。三、顶层设计——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统领和总体框架顶层设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环节,是从城市发展全局出发,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和总体安排。从目前智慧城市试点来看,一些城市对顶层设计的概念内容认识不清,顶层设计滞后于项目安排,重点建设实施缺乏统筹谋划。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持续更新、可升级的发展过程和手段。不仅仅是部门和领域信息化的深入,而是依托和借助信息化,促使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空间及管治全方面、多尺度的互联、互通与互动。在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高潮时期,尤其需要冷静地去思考,从全局观视角出发,做好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协调整合好各方面的资源,从而避免仅仅从信息化建设或者投资商机的狭窄角度去理解和建设智慧城市,真正实现智慧城市的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和高效管理,做到让政府、企业和市民都满意。201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在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申报中,首次提出在实施方案中要明确建设任务的顶层设计,包括标准规范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基础数据、若干智慧应用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和资金保障等内容。2014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顶层设计的概念内容,指出要从城市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立足为人应用、信息资源共享和相关规划衔接,并从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宜居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顶层设计可以理解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需要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全面谋划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内容,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实际上,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申报中,要求各地提交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试点实施方案、项目投融资方案都应置于顶层设计之下,属于其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顶层设计的组织编制主体。有的城市政府将顶层设计交由一些信息企业编制,而政府和牵头部门却在一边袖手旁观,最终导致一些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偏于信息专业技术,千篇一律,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智慧城市虽然是建立在城市信息化基础之上,但是地方政府在编制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中必须起主导作用,牵头部门要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然后再委托有关企事业单位具体承担编制任务。合理确定顶层设计的期限,与其他规划之间需要衔接。多规融合江苏智慧城市建设四、规划引领——促进智慧城市的协同规划与建设发展趋势: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一体化多规融合城乡规划行业变革:裂变与重组?基于大数据的“多规融合”规划方法和技术理论基础:协同论指导思想:系统工程方法技术支撑:智慧化技术发展理念:智慧经济、融合规划主体构成:经规、土规、城规、环规、信规、融规等六规统筹考虑多方面、多层次、多要素,和谐优化多规关系的系统性、动态性以及协调性的规划系统职能协同关系协同职能协同厘清规划边界,协同规划不同职能六规六定经规——定目标城规——定布局土规——定规模环规——定约束信规——定手段融规——定实施规划路径融合自上而下模式:规划院通过强化下属的信息中心或规划研究所,提升面对信息化、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清华同衡、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自下而上模式:信息化企业通过参与城乡规划信息化工作,获得行业认可,进而成功收购专业规划院,如上海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