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史简答、论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公民大会2、简述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点。内容:1、官员向所有阶层开放2、剥夺元老院的权力,只保留关于凶杀的审判3、抽签选举500人会议议员,可领取生活津贴4、扩大了陪审法庭的范围和职权5、设立护法官6、公民大会经常化特点:1、实行直接民主制2、人民主权、轮番而治3、崇尚法治、禁绝人治4、男性公民民主3、分析雅典民主制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原因:一、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伯罗奔尼撒半岛山地众多,适宜农耕的土地很少;港湾众多,促成海洋文明的发展。因此,雅典民主制是海洋文明的产物。二、政治条件:雅典是一个古代城市国家,城邦制度的小国寡民特征是雅典民主制存在的政治基础;同时,雅典民主制是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支持下,经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在平民和贵族斗争的推动下,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制。三、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自然地理环境使航海业和海军发达,促使其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工商业商品经济发达。四、阶级关系条件:在上述经济背景下,工商业奴隶主阶级与贵族斗争,力量得到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级是雅典民主制建立的社会力量五、思想文化条件:经济自由推动雅典最早产生人文主义,民主、自由意识浓厚。由此看出雅典民主制是特定历史条件和各方面具体国情的产物。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是最主要的社会条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雅典民主制产生是雅典公民伟大的创举。意义:1、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4、结合史实,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局限性:1、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利,被排除在民主之外。2、一切公职由抽签与选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并不能使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易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最终衰落与夭折。5、斯巴达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斯巴达实行贵族民主政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①双王制。两王权位均等,平时只能作为贵族会议的一员活动,战时则由其中一人统军出征。权力受监察官、元老会、公民大会的制约。②贵族元老议事会。由双王加28位60岁以上的贵族元老组成。负责向公民大会提交议案,并协助一些主要官员处理政务,是最高司法机关。③监察官会议。由五名监察官组成,从30-60岁的公民中选出,任期一年。负责公民诉讼,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或惩罚,随王出征维持军纪。后权力膨胀,成为斯巴达城邦最高公职人员。④公民大会。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由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组成。负责批准元老议事会的提案,选举官员,采用欢呼表决。实际上被监察官和贵族会议操纵。6、简述古罗马政治制度发展的三阶段。第一阶段:王政时代(公元前573——公元前510年)古罗马氏族制度解体并向城邦过渡时期,其政治制度具有“军事民主制”与国家雏形阶段的特点。第二阶段:共和时代(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制包含着贵族寡头制和民主制因素,是由这两者混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政体。第三阶段:帝国时代(公元前27——公元476年)军事独裁的专政政体,包括帝国前期的“元首政治”和后期的君主制。7、结合史实,说明罗马专制政体产生的原因。客观原因:以城邦制为基础的共和体制已不适应庞大帝国统治的要求,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激化需要一种更强有力的统治手段。①罗马在公元1世纪末发展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一个世界性殖民大国。疆域的扩大伴随着各种矛盾的复杂化和激化;②血腥的征服给罗马带来了大量的奴隶,共和后期罗马已成为当时奴隶制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异常尖锐,斯巴达克起义使整个罗马帝国遭受了强烈的震撼和打击;③罗马和被征服地区人民的矛盾也很尖锐,经常有动乱发生;④罗马奴隶主阶级内贫富分化继续加剧,富裕的骑士阶层从事商业、高利贷、承包国家税收谋取厚利,成为富商。大量平民被奴隶劳动排挤出生产领域,依靠国家和贵族的救济施舍生活,形成一个特殊的流氓无产阶级;⑤元老院日益变得陈腐和不适应形势。事实上公元1世纪罗马整个统治机构已运转不灵,政局陷于长久动乱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种强有力的统治是罗马现实的需要。主观原因:当时罗马也已经具备了实行专制统治的主观力量——手握重兵的军事统帅。①马略成为罗马历史上第一位军事独裁者。公元前2世纪末,执政官马略实行了一项重要的军事改革——募兵制。改善了兵员不足的状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军队的职业化使兵将合一成为可能,军队成为将军左右政局的工具。②苏拉和凯撒的独裁是元首制确立的前奏。A.苏拉的独裁是实行帝制的第一次尝试。苏拉开创了军队介入政治的先例,苏拉的专制通过任命他为终身执政官而建立起来,他剥夺了保民官的权力,取缔了特里布大会,改建并将元老院宣布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必须对其俯首依从,所有重要官职都是苏拉的亲信。B.凯撒的专制,公元前45年,凯撒宣布为终身执政官,并被尊为“祖国之父”,建立了名副其实的个人军事独裁。他清洗了元老院,任命了一大批新元老,将元老院降格为咨询机构。人民大会成为他的橡皮图章。凯撒还设立了特殊的警务长官负责罗马的社会秩序。③屋大维的军事独裁政权。屋大维执政后,罗马形成了日益稳固的独裁政体,进入帝国时期。帝国可前后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公元1-3世纪),罗马最高统治者自称为“元首”,所以也叫元首制;后期(公元3-5世纪),元首改为君主。8.简述塞尔维乌斯王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一)背景:公元前6世纪,遭受压迫的被保护民和平民,在数量上已经占据了优势,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他们强烈反对贵族特权,平民、被保护民与贵族的斗争日益尖锐。为了缓和贵族和平民、被保护民的矛盾,塞尔维乌斯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二)内容:1、把罗马人按财产划分为五个等级。2、按照财产等级规定兵役义务。3、创立“森都里亚”大会为新的民众大会,贵族和平民均可以参加。4、废除了原来的三个血缘部落,把罗马划分为四个区域,仍沿用部落的旧制。(三)意义:1、适应了对外扩张和战争的需要。2、体现了新的“按比例平等”的原则。3、使旧的氏族制度逐渐解体,许多外来移民取得公民权。9.古罗马实行过哪些政体形式?在王政时代实行“军事民主制”;在共和时代实行贵族寡头制和民主制相结合的特殊政体;在帝国时代前期实行“元首政治”,后期实行君主制。10.简述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中央机关构成。1、以执政官为核心的行政长官制度;2、以政界精英为基础的元老院制度;3、以全体公民为主体的公民大会制度。11.简述古罗马对行省的管理。行省是指意大利半岛以外罗马征服地区。罗马在征服意大利后,①积极推行带有军事性质的移民政策。罗马在其他被征服地区建立行省制度。到公元前2世纪中期,罗马一共建了9个行省。②罗马对各行省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因而各行省中的城市和地区的权利和地位并不一致。罗马起初派行政长官对各行省进行统治,后来派罗马任期届满的执政官去担任行省的统治者,称为总督,对行省拥有军事、民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罗马对各行省实行包税制度。共和时期,罗马形成向行省委派总督的制度。总督由卸任的执政官、行政长官(大法官)抽签产生,任期一年,总督拥有该行省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③帝国时期,疆域进一步扩大,行省制度深受皇帝重视。从屋大维开始,行省逐步分为元老院省和元首省两类。元老院行省一般都是归属已久,比较稳定的地区,继续由元老院委派卸任高官担任总督,任期还是一年。元首省一般是那些新征服地区。元首实际上控制着大部分省份。由于这些行省都是在不同的征服时期归属的,所以行省内部的管理也大多根据当时当地的不同情况分别形成。有一些行省的城市享有一定的自治权;有一些被称为“盟约城市”,其权利和义务由它与罗马之间的盟约规定,但绝大多数都属于依附性的纳税地区。罗马对行省统治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取当地的财富、奴隶和土地。帝国时期,行省地位日益重要。戴克里先当政时期进一步加强对行省的控制。12.平民和贵族的斗争对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制度建设有何影响?1、公元前494年,第一次“撤离”运动,允许平民选举自己的官吏——平民保民官。2、公元前471年,第二次“撤离”运动,贵族再次让步,此后平民会议被称为特里布斯会议,经会议选举的平民保民官担任特里布斯主席,有权召集会议,向会议提出提案,经特里布斯会议通过的议案被称为平民决议。3、公元前449年,第三次“撤离”运动,公布十二表法。这是平民对贵族的重大胜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4、公元前367年,李锡尼-绥克斯图法案使平民取得担任执政官的权利。5、公元前326年,波提利阿法案对贵族占有土地做了最高限制。6、公元前287年,温图斯·荷田希乌斯法案宣布平民会议的决议对全体罗马公民具有法律效力,平民获得了与贵族完全对等的权利,因此这一次的胜利标志着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束。13.试述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意义。1、古罗马政治制度第一次以共和国概念替代城邦概念,是国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2、古罗马共和政体被认为是一种混合政体。3、罗马法是古代世界各国法律中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资本主义法权概念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法律,是罗马人留给人类最宝贵的遗产之一。14简述罗马元首制时期的特点。⑴、皇帝总揽大权;⑵、逐步建立对皇帝负责的官僚机构;⑶庞大的行省管理网络;⑷皇位继承混乱,胜者为王。15、简述罗马帝国时期戴克里先改革的内容。⑴、增加军团,分为边防军和巡防军两部分;⑵、划分东西罗马;⑶、重新划分行省和行政区;⑷、建立帝国官僚体制;⑸、建立专职司法体制。16、简述西欧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地位。思想上一统——神学理论体系;经济上强大——教产、什一税;政治上超然——教阶体系。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17、简述中世纪法兰克自由农民农奴化的原因。内部原因:土地私有化和公社内部两级分化。外部原因:⑴封建贵族连年不断的战争,社会的无秩序,人们的无安全。⑵封建贵族对农民的强取豪夺和各种苛重的捐税,农民无力承受。⑶强制性的军事服役和各种徭役,使农民长期脱离土地,不能过安定的生活。18、试述欧洲中世纪封建君主制的历史演变。日耳曼人在西欧建国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阶级斗争形式的变化,封建国家体制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①封建国家形成时期(5——9世纪),这一时期建立的封建王国通常被称为早期封建君主国,反映了在原始公社解体基础上脱胎而生的各种痕迹。②封建君主制时期(封建贵族民主制时期)(9-12世纪),封建君主制的特点是君权(国家权力)的严重割裂,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国家封建割据状态。这个时期西欧各国的封建化过程已经完成,封建生产关系已占统治地位,自由农民已经普遍农奴化或变成封建主的依附农民,封建贵族民主制的国家体制已经巩固和完善。③等级代表君主政体时期(13-15世纪),这个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的市民阶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保障商品流通和自由贸易,因而积极支持王权,国王在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中,也需要市民阶级的支持,于是国王和市民便结成了联盟,建立了等级代表机关,作为国王的重要咨询机构。④封建君主专制时期(16-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统一市场形成,统一市场是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上统一和民族国家建立的前期。新兴资产阶级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加强烈的反对封建割据,废除各种关卡,整顿币值,统一度量衡,发展自由贸易,这一要求也得到了中小贵族的支持,于是强化王权的要求便终于促成了君主专制的形成。19、法国王权是如何逐步强化的?12世纪末,法国王权还是很软弱的,但是到了13世纪末叶,王权逐渐强大。王权的强大除了得到市民阶级的支援外,更是直接通过王室领地的扩大,因为国王只有拥有绝对优势的领地,才能保证绝对优势的军队和财力。国王在主观上从来不希望摧毁封建制度本身,但是对离心力越来越大的封建割据,国王必须予以干涉,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国王的干预主要通过三种方式:①干涉附庸的财产继承权。②联姻。欧洲贵族子女的婚姻往往都是政治联姻,通过联姻扩展王室领地是一种最常用的手段。③通过战争,这是最有力的手段。这样,到13世纪末法国王室已经成为全国最强大的领主了,“小国王、大诸侯”的局面不复存在。过程:首先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