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参考(灵活度很大,抓住要点就可以自由发挥了,答题时字迹要工整)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答: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的革命。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1)改革开放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次革命解放和发展生社会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改革开放其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不断打破陈旧体制机制的束缚,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又好又快发展。而人是生产力的创造主体,也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改革开放的首要之点,就在于打破旧的体制机制对人的束缚,使劳动者从不合理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中不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次革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改革开放既不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否定,也不是进行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不合理的方面和环节,即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兴利除弊,破旧立新。离开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与时俱进地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就会逐渐丢失其先进性和优越性。(3)改革开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一次革命改革开放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注入巨大活力,我们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持领导核心地位更加牢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将更加提高,党的领导将更加坚强。(4)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使我国永葆党的先进性,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使我国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接合。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接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共性与个性的内在统一。(1)从个性特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2)从共性特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含着反映在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则的内容。资源配置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微观层面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经济活动都是市场经济规律起支配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都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经济运行都是法律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因为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吸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时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具备这些特征。3、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正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两个方面决定的。第一,取决于我国社会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引导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防止产生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二,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状况及其发展要求。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要求,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结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产力还不发达的阶段。这就决定了我国在公有制占主体的前提下,必须长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大两大难题。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资金投入,单靠公有制经济的积累是无法解决的,这就迫切需要广开门路,利用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大力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调动外资和我国民间资本参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经济结构正在加速调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而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就谈不上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从我国实际出发,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第三,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而不能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判断标准。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的,是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它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才等经济资源;有利于发展生产,搞活流通,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科技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结合实际谈一下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的理解?答:文化是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开化、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引领社会前进的思想先导。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就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想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物质文明,而且必须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高度的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才能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次,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单看军事和经济实力,而且看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和智力支持,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现代化建设就无法进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抓好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可以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人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