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子生平二、《孟子》简介三、性善论四、仁政思想五、民本思想六、大丈夫人格理想七、影响及评价一、孟子生平孟子(约前372-前289),邹(今山东邹城)人,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故里邹国世代相传,在农历四月初二纪念孟子诞辰。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西汉时代,司马迁《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是关于孟子的最完整的资料: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威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2受业子思孟子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他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曲阜孔庙清朝雍正题“生民未有”匾3孟母教子①孟母三迁“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选择良好的环境,为孟子创造学习条件的故事。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多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设农历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坟地集市学宫②沽肉示信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③断机教子“断机教子”,讲的是孟母鼓励孟子读书不要半途而废的故事4治学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都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5孟子周遊列國四十多岁时,孟子肩负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感,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他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膝国,膝国太子对孟子的“仁政”十分感兴趣,遗憾的是,膝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政”思想。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孟子40多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等思想主张。到过宋、齐、魏、鲁、滕等国。稷下学宫公元前319年,齐宣王继位,恢复了建于临淄城西的“稷下学宫”,一时间,汇集了上千名士,成为当时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孟子再次前往齐国,希望在这里能够实现他的理想。齐宣王聘他为客卿。在稷下学宫,孟子吸收各家所长,突破了孔子的思想局限,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君仁臣义、尊贤使能、以民为本、统一天下等仁政理论。这既是孟子从事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又是其思想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孟子的仁政主张曾使齐宣王受到一定鼓舞和赞赏,但齐王欲以武力称霸诸侯,与孟子产生了分歧。由于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孟离开齐国返归故里。6身后荣辱孟子去世后,经历代学者推崇,确立儒学嫡系传人之地位,西汉时期《孟子》一书已经广泛流传,东汉首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唐朝的韩愈著《原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之后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时《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被批准配享孔庙。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孟庙(亚圣庙)在邹城市城南,为历代祭祀孟子之所。殿宇64间,占地60余亩。亚圣殿位于南北中轴线上,为庙内主体建筑。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地震倾圮后重建。二、《孟子》简介回到邹国时,孟子已六十多岁,从此不再出游,而在家乡兴学办校,广收门徒,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答疑解难,编著《孟子》。此书记述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论、活动及其思想学说。司马迁认为《孟子》为孟轲自撰,“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见《史记·孟荀列传》)。但也有观点认为,从书中用语来看,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孟子》共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孟子》主要思想性善说,是孟子思想的基石,它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之中。都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重民轻君”是他“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还十分注意人格修养,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生命与义,都是人所珍贵的,当生命与义不可兼得时,应当舍生取义。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最大的乐事。认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孟子的性善说成为中国传统人性论的主流;他的王道、仁政学说,历代王朝奉为施政准则;他的良知说,启发了宋明理学的革新派;他的养气说,为后来心性论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料;他的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为后世外交军事的最高指导原则;他关心农业生产,使人民不饥不寒,几千年来被为政者奉为圭臬;他的社会和谐理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三、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性善论”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是在人与动物的比较中界定“性”与“人性”的。他所说的“人性”就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离娄下》)1性与命的区分孟子对人的道德属性和自然属性,即他所谓的“人性”与“性”,是有着严格区分的。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滕文公上》)一味满足人的自然属性(即“性”)而不进行道德教化,人就会变得同禽兽相差无几,足见作为人的生理欲求的“性”为陷人于不仁不义的罪恶之源。所以,一提到“性”和“欲”,他就告诫人们要“忍”、要“寡”(《滕文公上》、《尽心下》);而一谈起“人性”或“四心”时,则视为“善端”并赞美备至,极力主张要“养”、要“存”、要“扩充”。(《尽心上》、《公孙丑上》)可见,“性”和“人性”在孟子心目中是泾渭分明、不容混淆的。他并不把这些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因而也不认为它属于“人性”,只称之为“性”:“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尽心下》)他所说的“性”显然就是人的感官和肢体的生理欲求,即人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而“人性”,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道德属性,集中表现为能够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仁义礼智等善德。孟子所言人生而即有之“性”有两种意思:一为耳、目、口、鼻的生理欲望,又将之归为命;一为仁、义、礼、智,所谓善性的主要内容。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耳、目、口、鼻之欲”与“仁、义、礼、智之善性”孟子以为此类耳目之欲,在生而即有的这一点上,固可称之为性;但当其实现时,则须求在外,所以他谓之命,而不谓之性。当仁义礼智是求在内,其主宰性在人之自身,故孟子谓之性而不谓之命。孟子所指“性”的范畴是善心,善心则源自于“四端”。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在此意义上,“性”是一个接近于本性、本质的概念。孟子所谓的“性善”,不仅是说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且进一步指人人皆有向善的内在能动的主体性。2善之四端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了;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而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端”,这种“善端”是先验的,超功利的,这就是孟子著名的“四端”说: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3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尽心上》4天爵与人爵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告子上》5所欲、所乐和所性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广土众民、富有四海虽然是任何君子之所欲,但是却不一定是君子之所乐。对于君子而然,“所性”即是根于心的仁义礼智等德性,其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富贵死生等得与不得,而是在于内心之道德的应该与不应该。君子的人生,内根于理性之乐,外行于仁义礼智之道,是非常光明的,所以不论是谁见了君子,不论是迎其面,还是随其背,看君子的人都会认识到君子人生的光明伟大。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6人皆可以为尧舜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禁之行,是桀而已矣。”——《告子下》曹交说:“我听说文王身高一丈,汤身高九尺,如今我身高九尺四寸多,却只会吃饭罢了,要怎样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