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重点整理上古文学:《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统称为荷马史诗。它最初是民间口头创作,经过一代代民间歌手的口头演唱,内容不断丰富,语言日益精炼,形式渐趋完整。相传在公元前9至8世纪,由荷马加工整理,使史诗初步定型。他把民间口头流传的许多古代神话和英雄传说进行了收集、整理、综合,组编成两部完整的史诗,在史诗的形式上他起了主要的作用。《伊利亚特》共24卷,叙述希腊人渡海远征伊利昂城的故事。《奥德修纪》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之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中古文学:《神曲》(具有现实的意义,是对当时社会的反应)《神曲》:是但丁一生精神探索的结晶,也是中世纪欧洲文学带有总结意义的作品。《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主要情节是写诗人神游三界,作家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叙述了自己在人生的中途维吉尔带领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在贝阿德丽采的带领下进入天堂。《神曲》构思精细,结构严谨,诗句和材料往往按三、九、十的数字概念排列,使三界狱犹如一座渐进式的立体建筑。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1、堂吉诃德:(1)可笑:a时代错误:堂吉诃德把已经没落的、过时的骑士道精神拿到当时的时代场景中,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跟上历史发展的脚步。B主观错误:把书中的东西当成真的,用书中的东西去套现实生活,先入为主,犯了主观的错误,用主观去代替客观,没有看清现实生活的本质。(2)可敬:a目的高尚:堂吉诃德是抱着非常崇高的目的出去游侠,他要铲除人间罪恶,打抱不平,以正义为目的。b品质高贵:堂吉诃德非常勇敢,面对游侠途中的艰难险阻他无所畏惧;执着,面对他所信仰的骑士道精神,他非常执着,为了自己的理想奋不顾身、百折不挠。C思想先进:堂吉诃德是一个非常渊博的学者,他有许多进步的思想例如:平等的思想、自由的思想、婚姻自主等等,这些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3)可悲:凄凉而死,像堂吉诃德这样一个拥有美好的质量的可敬的人,但却犯了一个时代的错误和主观的错误,闹出来那么多的笑话,最后他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把没落的骑士道精神放到文艺复兴时期,用书里知识去复现现实生活,先入为主,用主观代替客观、身上有优秀品质:打抱不平、锄强扶弱、勇敢、无畏艰险、执着、骑士道精神,为了理想奋不顾身,是一个渊博学者、思想先进、平等、自由、勤劳、俭朴。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流传非常广,他自己的形象已经淡化,成为一种符号,代表沉溺于幻想、不切实际、连最基本的现实感都缺失。堂吉诃德身上还有一种悲剧感,人们称他为具有崇高精神的疯子。他的行动是荒诞的,他的动机是崇高的,他的巨大热情、勇气、品德与巨大的荒谬结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反差,使他成了别人的笑料。堂·吉诃德,决不像他最初给人的直观印象那样是一个丧失了理性的“疯子”。他兼具悲剧和喜剧两种色彩;而无论他作为喜剧人物还是作为悲剧人物,他的困境都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并非为他安排、不属于他的世界上。在堂·吉诃德身上,我们又不难发现当时人文主义者的某些特征与气质。他知识广博、见识高明,一路上海阔天空,宏论不绝,高见卓识,俯拾皆是。大至社会、政治、军事、文化,“小”如诗歌、诗人、翻译、民族语言与文学,乃至家庭教育、婚姻,其高谈阔论,无不使听者啧啧称奇。2、桑丘形象:与堂吉诃德的形象相反相成,除了心地善良以外,他从外形到内在特征都与堂·吉诃德相反:他既无他主人的博学、见识、抱负、才华、勇敢、坚忍,也不像他那样耽于幻想,固执已见;他头脑清醒、务实、老于世故、带几分狡诈,“粗笨”中显出诙谐、幽默,说起话来全无堂·吉诃德从骑士小说中搬来的陈词滥调,他满身的泥土气,脱口而出的民间谚语都使他的谈吐虽常显粗俗却又不失生动、活泼。如果说,堂·吉词德是“精神”的,那么,桑丘则全然是“物质”的,但桑丘的形象又是变化发展的,从刚开始的自私狭隘、目光短浅,后又受到堂吉诃德的感染,逐渐变成一个高尚的人。歌德的《浮士德》1、歌德:是18世纪德国伟大的作家,重要作品有:《赫尔曼与窦绿苔》、《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埃格蒙特》、《托夸多.塔索》、《少年维特之烦恼》、《威廉.迈斯特》、《诗与真》。代表作:1、早年“狂飙突进”时期:《葛兹·封·伯利欣根》、《普罗米修斯》、《少年维特之烦恼》2、魏玛为官时期:部分诗歌3、“古典文学”时期:《哀格蒙特》、《塔索》、《在陶里斯的伊菲革尼亚》4、与席勒合作时期:歌谣、《赫尔曼与窦绿苔》5、晚年哲学思辩时期:《亲合力》、《诗与真》、《威廉·迈斯特》、《浮士德》2、《浮士德》是歌德毕生辛勤笔耕和不倦探索的结晶,体现了诗人一生全部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浮士德》以欧洲的近代历史和现实为背景,以浮士德一生不懈追求、努力探索真理的历程为主要情节线索。全剧由两个赌赛和五个阶段的悲剧组成,即:天主和恶魔的赌赛、恶魔和浮士德的赌赛;浮士德的知识悲剧(学者生活)、爱情悲剧(与格雷琴的爱情悲剧)、政治悲剧(为皇帝服务)、美的悲剧(追求古典美)和事业悲剧(改造大自然-围海造田)。诗剧共分两部。诗剧是它的基本形式,同时穿插大量的诗歌,抒情诗、政治讽刺诗、叙事诗等形式。3、“浮士德难题”-----灵与肉的两难选择。即,怎样使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同社会和个人道德所必需的控制和约束协调一致起来——怎样谋取个人幸福而不出卖个人的灵魂。这种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律令,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4、浮士德精神:是歌德总结的西方人的现代精神,这种精神的实质及内容主要有三点:重视实践和现实,永不满足于现实,不断追求真理即发展的精神。浮士德的一生是体验和尝试的一生,他受到过现实的多方面的吸引,并且毫无畏惧地体验了生活的各种可能性:科学、野心、爱情、享乐、梦幻、创造……浮士德不因任何生活的丰足或甜美而变得从此慵懒;也不向任何一类事业的成功或地位的升迁而作出“献身”浮士德之所以永不满足于现实,并不是指他贪得无厌或见异思迁,而是指他总是渴望超越现实或现成的理想,渴望创造和冒险。浮士德认为不断追求真理,永远为理想而努力,人类才能获得拯救或自救。5、魔鬼梅菲斯特的形象意义:善与恶的辩证关系(梅菲斯特是恶的象征与化身,他做了很多坏事,他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为了引诱浮士德,在与浮士德游历人间的时候做了很多坏事,但另一方面他也激励了浮士德的进步,使他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从而不断追求前进、话语深刻)。魔鬼梅非斯特是与浮士德对立的反面人物,是一个极具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独特艺术形象。梅非斯特首先是恶和否定精神的代表,正如他自己所说:“犯罪,毁灭,更简单一个‘恶’,这便是我的本质。”梅非斯特也是一个极富辩证品质的人物形象。他既是浮士德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又是一种磨练、激励的力量。拜伦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拜伦:是19世纪英国和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诗人,重要作品有:《东方叙事诗》、《曼弗雷德》、《该隐》、《审判的幻景》、《青铜世纪》、《唐璜》。2、“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诗中那些叛逆者,他们高傲倔强,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如《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的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等。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迷惘。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雨果:19世纪重要的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重要作品有:《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思想)、《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1、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夸张对比爱斯梅拉达------大美卡西莫多----------外丑内美弗洛罗-------------大恶弗比斯--------------外美内丑2、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情节的离奇曲折夸张3.雨果小说艺术的特点是什么?(1)鲜明的对照对照描写主要是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照。突出人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的真面目。(2)神奇的夸张雨果的夸张主要用于人物塑造。对人物的夸张描写达到变形的地步。(3)奇特的想象,包括情节的想象和自然景象的想象。(4)紧张的情节。雨果的小说情节超乎常情常态,具有传奇色彩。(5)超常的巧合雨果通过巧合事件制造一种扑朔迷离的浪漫气氛,具有作家主观想象性。巧得令人难以置信,具有很大的夸张性。(6)奔放的热情雨果小说描写常用诗的语言和排比句,给读者以热情洋溢,一泻千里之感。司汤达的《红与黑》-----被视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司汤达: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注意作家。重要作品有:《阿尔芒斯》、《红与白》、《巴马修道院》。1、情节概述:于连-----维立叶尔小城:德瑞那市长夫人贝尚松神学院:彼拉院长巴黎木尔侯爵府:玛特尔小姐--------监狱:2、于连的人物形象于连是一个复杂、矛盾、分裂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是多元多层次的,比较复杂。性格中的两重性元素既对立又统一: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虚伪与正直。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他的性格中的核心成分,他既有平等观念,反抗意识,又是个野心家,又有虚伪、妥协、贪婪、屈服的一面。平民反抗英雄:在《红与黑》中,作者多次称于连为“英雄”、“我们的英雄”。于连是个头脑敏锐,意志坚强,高傲自尊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崇拜拿破仑。因为在拿破仑的时代,坚强的个性可以不凭门第和财产而发挥自己的才能。于连说:“在那个时代,像我这样的人,或者已经被杀死,或者在36岁时就当上了将军。”他满怀英雄气概,充满英雄幻想,却生不逢时,生活在王政复辟时期。尽管他用尽种种手段想打入上流社会,然而都失败了。当他发现他的种种追求都毫无意义时,他放弃了卑鄙的手段,不愿向现实社会妥协。他说:“天才要么成为拿破仑,否则就要像个罪犯被处决掉。”他不顾别人的解救,毅然选择了死。3、《红与黑》中的“红”和“黑”分别有什么样的含义?(1)象征红色的将军服和黑色的教士僧袍,即于连选择的两条道路。(2)“红”象征革命,象征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黑”象征着教会,象征着教会势力猖獗的复辟时期,即于连生活在这两个时期交替时期。(3)“红”象征爱情、荣誉、幸福、英勇等,“黑”象征阴谋、野心、罪恶、伪善,即这是一部交织着热情与阴谋的小说。巴尔扎克的《高老头》1、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代表作品《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从1829年至1848年间所写的96部长、中、短篇小说的总称。巴尔扎克受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的启示,给1829年以后所写的小说以一个总的题目,叫《人间喜剧》,人物约两千个。巴尔扎克采取分类整理法和人物再现法,将全部作品连成一个整体。《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以“风俗研究”作品最多,也最重要,是全书的主体。它分为六个场景,每个场景包括若干篇。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人间喜剧》真实而深刻地再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资产阶级兴起和封建贵族衰亡的历史,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2、高老头人物形象分析:这是巴尔扎克塑造的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大革命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面条司务,大革命时期,他利用大饥荒,大发粮食横财,靠着投机倒把和掠夺成了拥有巨资的资本家。但作者没有把笔墨放在他的发迹史上,而是着重写了他带有时代色彩的父爱和由此产生的悲剧。他的悲剧是一个精通资产阶级生意经却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即不能将生意经运用于家庭生活领域中)的资产者的悲剧。这一形象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时期的产物。高老头的父爱是一种真挚而深刻的父女之情,只不过是这父爱在高老头那里走向了极端,表现得比较偏执,其表达方式也欠妥当。父爱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情感,它不仅包括父辈对子女们的无偿的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