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为未考过但建议记忆的题目)★Dane颗粒:完整的HBV颗粒也叫Dane颗粒,直径42mm,分外膜和核心两个部分,外膜内含表面抗原HBsAg,糖蛋白和脂质成分。核心部分含有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和核心看远Hbc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bacteremia菌血症: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血液感染,血培养可获阳性结果,病原微生物在血中常呈一过性,毒血症表现多不明显。★epidemicencephalitisB: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国外一般称为日本脑炎。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和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沟回疝: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颅内压升高时可发生脑疝,沟回疝即小脑幕切迹疝较为多见,表现为昏迷突然加深,呼吸节律异常,病侧瞳孔散大,上睑下垂,对侧肢体瘫痪和锥体束征阳性。☆枕骨大孔疝: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颅内压增高时刻可出现枕骨大孔疝,表现为极度烦躁,面色苍白,眼球固定,双侧瞳孔散大或对光反应消失,呼吸节律异常或血压下降,呼吸、心跳停止。☆中型乙脑:普通型流行性乙型脑炎,体温多在39~40℃,持续4~5d,头痛、呕吐并伴有昏迷,偶有惊厥。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浅反射消失。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征不明显。多在1~2周后恢复,无后遗症。★Koplikspots麻疹粘膜斑:典型麻疹病人起病后2-3天在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麻疹粘膜斑,直径0.1~1mm的细小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可逐渐增多或部分融合,延及口唇内侧,为早期诊断麻疹的依据。☆Warthin-Finkeldey华-弗巨细胞:在麻疹感染过程中,由于细胞免疫反应逐渐形成,致敏的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引起炎症反应,使受染的细胞增大融合,即形成华-弗多核巨细胞。细胞核有数个到数十个,细胞质和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是麻疹的特征性病理变化。该细胞广泛存在于全身网状内皮组织,常从上皮细胞脱落,可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找到,有利于麻疹的早期诊断。☆SSPE,subacutesclerosingpanencephalitis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麻疹2~10年的远期并发症,很罕见。大多发生于儿童中,在2岁前患过麻疹,发生率十万分之一,少数有接种麻疹活疫苗史,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一。起病隐匿,发病初期行为异常和智力减退,以后出现共济失调、肌痉挛、语言不清、失明。最终因昏迷、去大脑强直而死亡。☆三脚架体征:脊髓灰质炎前期由于背、颈、四肢疼痛,年长儿起坐时以上肢向后支撑躯干,呈特殊的三脚架体征。★cholerasicca/drycholera干性霍乱:即爆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不显著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Waterhouse-Friderichsensyndrome华-弗综合征:重型休克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称华弗综合征,多见于儿童。表现以高热、寒战、头痛、呕吐开始,中毒症状严重,短期内出现广泛皮肤、黏膜瘀点及瘀斑,并迅速发展并融合成大片状皮下出血,中央坏死,同时有严重的循环衰竭,面色苍白,皮肤花纹且发绀,肢冷,脉细速,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膜炎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征为起病急,突起发热、头痛、呕吐,皮肤或黏膜瘀点和瘀斑,有脑膜刺激征,发病高峰在冬春季节,可形成流行。☆脑性低钠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时可因下丘脑受累导致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又因呕吐、进食少而致低钠血症和水中毒,出现少尿、轻度水肿、频繁呕吐、反复惊厥和昏迷。★败血症休克:多见于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有些败血症起病急可表现为休克或快速发展为休克,出现休克前多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表现为烦躁不安、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皮肤花斑、尿量减少及血压下降等。且可发生DIC,系严重毒血症所致。★cercarialdermatitis尾蚴皮炎:尾蚴钻进皮肤后数小时至2-3d内,侵入部位真皮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伴出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部皮肤出现红色小丘疹,称为尾蚴皮炎。★EHF,epidemichemorrhagicfever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经鼠传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青壮年、农民多见。我国流行I\II型汉坦病毒。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广泛流行于亚欧地区,我国为重疫区。★Jarisch-Hexheimerreaction赫克斯-海默尔反应:赫氏反应。构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大量青霉素治疗后出现的临床症状加重,表现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其原因为大量的钩端螺旋体被杀死释放出的毒素引发机体变态反应。☆relapse复发:症状消失后1-2周再次发病,临床表现与初次发作相似,血培养又转为阳性,称之为复发。复发者一般症状较轻、病程较短,原因与抗菌\抗虫治疗疗程不足、机体体抗力低下有关。未被完全清除的细菌、寄生虫在体内重新繁殖,释放入血,引起复发。☆recrudescence再燃:体温开始逐渐下降,但未至正常时再度升高,血培养常为阳性。发生机制与复发相似。★疟疾复发:疟疾停止发作后,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发育成熟,再次入侵红细胞引起发作,距初发半年以上,症状类似,程度较轻,恶性、三日、输血疟原虫无复发,间日疟和卵形疟原虫有复发。★疟疾再燃:疟疾发作数次后,由于机体产生一定免疫力或经过治疗,发作停止,但红内期的疟原虫未完全消灭,患者无再感染,仅有残存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繁殖,再度出现临床发作。恶性、三日、输血、间日、卵形疟原虫均有再燃。★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包括经生殖细胞传播、妊娠期经胎盘传播、分娩期经产道传播、围生期传播及产后经哺乳传播。常见可垂直传播的传染病有艾滋病、乙肝、风疹等。★YMDD-mutant:YMDD变异。拉米夫定治疗乙肝时,可诱发病毒DNA编码的DNA聚合酶基因序列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在YMDD序列及其附近,因而称为YMDD变异。其中Y是指酪氨酸,M是指蛋氨酸,D是指天门冬氨酸。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