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规划(2015~2020)51232目录4规划背景与意义发展现状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领域6783目录9学科、科研平台建设硕士点建设以学科建设提升本科专业建设水平保障措施一.规划背景与意义2013年9月,环境与设备工程系正式更名为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标志着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院学科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院的学院学科建设要面向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服务于“百姓富、生态美”为导向,从学院实际出发,统一认识、科学定位、深化改革、重视创新。51235目录4规划背景与意义发展现状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领域二.发展现状(一)学科现状环境工程•以刘心中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在废弃物资源化及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工作•以“福建绿色节能环境材料工程中心”、“环境保护研究所”为平台•承担了福建省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横向科研项目8余项,研究经费89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被EI、ISTP、SCI等收录7篇•获得发明专利6项•培养硕士7人。•2004年,“环境工程”专业成为福建工程学院首批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成为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二.发展现状(一)学科现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以陈礼洪副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技术、水处理及资源化为主要研究领域•承担了福建省科技重大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横向科研项目5项,研究经费90多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9篇,其中被EI、ISTP、SCI等收录3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二.发展现状(一)学科现状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以侯根富副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承担了省重大科技专项、省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建设厅以及学院等科研项目4项•在国家级、省级和大学学报及有关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2篇二.发展现状(一)学科现状化学工程•以蒋晓瑜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环境功能材料领域•承担了福建省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市科技局重点项目7项,研究经费19.5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8篇,其中被EI、ISTP、SCI等收录5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2012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开始招生,学科建设属于起步阶段二.发展现状(二)研究方向及队伍院专业师资、职称结构图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8人15人22人1人(2人)(1人)二.发展现状(二)研究方向及队伍•聘请侯立安院士、日本东北大学张其武教授等8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1人•“双师型”教师20人•聘请企业导师45人二.发展现状(三)福建省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研究平台福建省高校绿色节能环境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二.发展现状(四)研究经费国家级省部市级校级横向高水平论文授权发明专利出版著作(不含教材)项目数经费(万)项目数经费(万)项目数经费(万)项目数经费(万)SCIEI权威未统计未统计20100076571318000未统计未统计20110064062000030未统计未统计201200566615130332未统计未统计2013003369416320502014(待补充)0023未统计未统计13852510省部市级经费177万元,横向经费82万元,其它经费近150万元,总共到账经费400多万元。二.发展现状(五)研究成果序号专利名称第一发明人专利类型申请号公告号证书号授权公告日期1一种秸杆粉基复合肥防结块剂刘心中发明专利ZL201110008370.6CN102050679A11337202013-02-062一种粉煤灰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刘心中发明专利ZL201110157467.3CN102284244A12291962013-07-033循环流化床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刘心中发明专利200810072470.3ZL200810072470.38544272011-10-194污泥处理方法及污泥建材资源化及制成肥料的方法刘心中发明专利200910111920.XCN1015648667359652011-02-025再生建筑废弃物蒸压砖生产工艺刘心中发明专利200810072161.6CN101734895A11335462013-02-066一种电化学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蒋晓瑜发明专利201310054569.1ZL201310054569.113948792014-05-077煤矸石烧结砖方法翁仁贵发明专利ZL201210063278.4CN102603266A12454112013-07-318活性炭纤维电极的无隔膜成对直接电氧化电还原反应器-发明杨卫身发明专利ZL201110078600.6CN102219287B11336822013-02-069活性炭纤维电极无隔膜成对电氧化电还原脱色方法杨卫身发明专利ZL201110079986.2CN102225795B11331852013-02-0610一种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管的制备方法李静玲发明专利200910111090ZL200910111090.0ZL200910111090.02012-08-0811两级阶梯式电气浮水处理工艺及其专用设备杨蕴哲发明专利ZL200910111921.4CN101575151B8938862012-01-1112回风调温轿车空调(发明)李曹县发明专利zl200610019636.6CN2918130zl200610019636.62008-12-17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1项,其中SCI、EI、ISTP收入12篇。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一)主要问题及原因1.硕士学位点建设相对落后,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步伐有待加快。学科间的有机融合,跨学科创新团队的建设与整合还处于起步阶段。2.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有待进一步凝练和优化,申报国家级项目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3.在师资队伍方面,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尚未形成,全院离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512316目录4规划背景与意义发展现状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领域三.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二)发展机遇同类院校竞争形势•根据学科属性,综合市场需求、培养对象、我院将传统的环境工程中的水、固、监测与建筑行业结合起来。•在传统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建筑类、机械类、建筑材料类的课程以及与之配套的实践环节。区域发展形势学科建设顺应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快速发展趋势和“百姓富,生态美”的需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积极探索适应福建省节能环保的新道路,提出并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512318目录4规划背景与意义发展现状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领域四.发展目标(一)学科建设目标•争取到2020年,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设为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环境工程、市政工程、暖通燃气工程建设成为校级重点二级学科。•过渡为能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两种层次人才的新型教育实体,形成持续的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建筑环境与节能、生态环境保护等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四.发展目标(二)科研队伍目标加强学科队伍、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建设学科教师数62人,其中教授15人,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超过24.2%,博士27个,占教师数的比例超过43.5%。省级教学团队3个,科研团队4个,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带头人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加大引进、吸收高层次师资力量的力度争取到2020年,引进或者培养5~7名教授(含1-2个学科带头人),引进10~14名博士。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5~8名担任客座教授,加强专业师资力量。四.发展目标(三)科研项目目标•争取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3-5项,争取到账经费300万。•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以上,到账经费300万•横向课题15项以上,争取到账经费500万元以上四.发展目标(四)成果目标•力争获省级科学技术奖2-3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5-20件•发表高水平论文30篇四.发展目标(五)人才培养目标•到2020年前每年稳定学士学位的在校生数控制在1320左右•硕士专业学位学生数100左右•硕士学术学位学生数50左右四.发展目标(六)成果推广计划、转化•以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为依托,特别是污染治理、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方面,通过技术推广,重点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形成规模效益,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和国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政府部门平台、618平台及深入企业沟通交流,对现有的专利技术积极寻求企业合作,转化为产品。•预计到2020年,转移技术项目10个。四.发展目标(七)国际合作与交流•加深与云林科技大学、中原大学、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合作,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做好与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建筑防火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中原大学开展水处理、重金属污染控制、膜技术等领域课题合作和成果转化,共同申报课题。•邀请境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5人次以上,鼓励优秀教师赴国(境)外进修培训、参加学术会议,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选拨3-5名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访学,提高学术水平。512326目录4规划背景与意义发展现状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领域(一)优先领域现状•2004年,“环境工程”成为福建工程学院首批重点建设学科;•“福建绿色节能环境材料工程中心”和“环境保护研究所”成为福建工程学院第一批校级研究所。•2012年“环境工程”学科成为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2008年1月“福建绿色节能环境材料工程中心”被福建省教育厅列为“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2012年6月通过教育厅验收。•环境工程学科在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方面已有多年研究积累,取得了若干研究成果,很多技术填补了我省空白。•在工程实践教育方面,我院长期与多家企业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接受学生实习、合作申报应用型课题和提供中试实验基地等。•部分教师在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担任硕士生导师。五.发展思路及领域五.发展思路及领域(一)优先领域发展特色、学科定位•要发挥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以科技项目与成果推广为纽带,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扎实做好这两个省重点学科的建设,并以此为平台带动其他方向建设。•完成硕士点立项建设验收任务、获得硕士点授予权是“十三五”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学科建设工作的重点。五.发展思路及领域(二)培育领域现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以陈礼洪副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是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技术、水处理及资源化等方面•先后承担了福建省省科技重大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横向科研项目5项,研究经费94.232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被EI、ISTP、SCI等收录3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以侯根副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在太阳能高温实验装置,地热利用方面开展研究•先后承担了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研究经费6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被EI、ISTP、SCI等收录9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五.发展思路及领域(二)培育领域发展特色、学科定位•争取到2020年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学科,完成硕士点立项建设验收任务、获得硕士点授予权具体建设思路•争取到2020年,建设一个“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中心”省级科研平台,建立“水资源科学利用及工程技术中心”校级研究中心•人均科研项目1~2项,并争取成功申报10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人均发表学术论文3~4篇,推动市政工程,暖通燃气工程硕士点建设67831目录9学科、科研平台建设硕士点建设以学科建设提升本科专业建设水平保障措施六.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一)研究平台建设•筹建福建省废弃物再生能源与资源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一个•“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