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劳力上劳心”教育思想微探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陶行知先生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他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思想为当时的中国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革命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在杜威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对教育和生活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诠释,建立起了以“劳力上劳心”为原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教育理论。综观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其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但是,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核心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建立在以“劳力上劳心”为原则,以实现创造教育为目标的基础之上的。“劳力上劳心”、创造教育和生活教育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体之三面。陶行知把世界上的人分为四种:即:劳心的人,劳力的人,劳心兼劳力的人,在劳力上劳心的人。所谓“劳力上劳心”,就是指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与知识传授与脑力劳动相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同时,在知识的指导下更好的进行现实的实践活动与知识的创新。几千年前孟子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哲学观点,孟子当年的这句话,随着儒家在中国的统治地位,而牢牢地植入人心。在中国,脑力劳动与体力或是技术劳动,社会地位与劳动回报差异巨大,学而优则仕,崇尚脑力劳动而鄙视体力和技术劳动成为社会的主流观点。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之下,作为教育家的陶行知指出:旧教育的通病就在于“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而二元论的哲学则把劳力的和劳心的人分成两个阶级:劳心的专门在心上做功夫,劳力的专门在苦力上讨生活。劳力的人只管闷起头来干,劳心的人只管闭起眼睛来想。劳力的人便成了无所用心,受人制裁;劳心的人便成了高等游民,愚弄无知,“劳心”与“劳力”分离使得一切进步发明都不可能,旧式教育培养了一批书呆子,脱离生产劳动实际,脱离人民大众,其实质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贵族式教育。[1]“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脑的力量都大到不可思议。”[2]这就是说生活教育培养的人,是会用脑指挥手,用手开动脑的手脑健全的人,是“在劳力上劳心”的人。陶行知的“劳力上劳心”的思想颠覆了中国古代几千年来对劳力和劳心的分离的认识,同时,与伟大的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谋而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实践的主体,他与自然界的事物之间同时发生着两重本质的关系:一是主体改造客体,形成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二是主体反映客体,形成二者之间的认识关系。因此从人的认识本性来说,不存在劳心与劳力的绝对分割,更不存在劳心就比劳力尊贵的规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在人对客观世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只是在谁是本原的意义上劳动实践才具有更为深刻的涵义。“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便可“征服天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在陶行知看来,无论是塑造人,还是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都离不开“在劳力上劳心”这个根本。正因为此,陶行知提倡并在中国努力的推行“劳力上劳心”的知行合一的创造教育。二、“劳力上劳心”的教育目标——创造教育陶行知认为,“劳力”与“劳心”的分离,在造成社会群体的阶级地位和社会财富分配方面的巨大差距的同时,更加严重的就是制约了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无法进行创造教育,而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提倡“劳力上劳心”目的就是为了实行创造教育,所谓创造教育就是激发民族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创造能力的教育。创造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就行,而是要建立实现的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陶行知曾形象地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要有孙子,非先有老子不可”。[3]所以,要实行创造教育就要把行动和学习结合起来,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概念,就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就是他所言之“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的意思。1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2《陶行知全集》[M]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3方兴严.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M].上海:上海书店,1996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目的,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来看。就学生而言,创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手脑双挥”、“手脑联盟”、“手脑双全”——这就是创造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实现创造教育的手段。陶行知曾经说过,“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到:“人生两块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4]这是他创造教育的目的的集中体现。就教师而言,教师的创造,不像宗教家、恋爱至上主义者、美术家,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教师“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5]他指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先生、学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6]又说,教育者也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教师创造教育的目的,是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和创造的理论与技术。陶行知为了实现创造教育目的,提出了实施创造教育的两个基本条件即“民主化”和“劳力上劳心”。(一)民主化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所谓民主,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民主平等、宽容和了解的态度参与教育过程,充分发扬民主,而不对学生施加权威性的影响。他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跟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7]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绝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民主对于创造教育的重要作用缘由以下原因。第一,民主可以使教育机会均等。只有教育机会均等,才能使所有人的创造力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二,民主可以使教育得到宽容和了解,而宽容和了解则又使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陶行知号召教育者要像爱迪生的母亲宽容和了解爱迪生那样去宽容学生,了解学生,宽容与了解是教师保护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桥梁。4马立武.论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JournalofLiaoningEducationalInstitute,1999(1)5方兴严.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M].上海:上海书店,19966《陶行知全集》[M]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7《陶行知全集》[M]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二)在劳力上劳心。这一方面是陶行知倡导创造教育的前提,另一方面也是陶行知倡导的实现创造教育的条件之一。他在把人分为劳力者、劳心者、劳力兼劳心者和劳力上劳心者四种之后,指出:“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经;劳心而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弃之又去,不能印证于经验,而劳心与劳力并重的人则是心与力都是劳而没有意识的”。[8]所以只有“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的人才可以实现创造教育。由此可见,陶行知的教育,就是要把劳心者、劳力者及劳心兼劳力者转化为劳力上劳心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实施创造教育。因为,“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也唯独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9]三、“劳力上劳心”的实现途径——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时代的中国,正经受着外国殖民主义国家的侵略,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的中国积贫积弱,教育事业也经受了摧残,传统教育也遭受从西方传入的各种教育思想的冲击。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之下,陶行知先生批判的吸收并创造性的发展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创造出适合贫困中国普及教育之需的生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上为实现知行合一的创造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教育需要民主的社会条件,要实现教育民主化,这主要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机会均等,这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二是对教育平等的参与权力。围绕这两个方面,陶行知从思想和实践上进行了努力。第一,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思想,转变狭隘的教育理念,拓宽狭小的教育范围。陶行知先生批评了杜威的狭隘的经验论,否定了杜威鼓吹的直接经验论,抛弃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他指出“学校即社会”是“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吸收进来”,这样并没有扩大受教育的社会群体,而且学校里边也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与之相反,它要求拆去学校的围墙,沟通学校与全社会的生活的联系,真正把学校摆进社会里,使学校真正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鼓励人们在社会中学习,通过社会的大学校来接受教育,真正的扩大了受教育的群体,8《陶行知全集》[M]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9《陶行知全集》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有利于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解放学生的个性。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意在强调生活对于教育的有用性,指出教育是在与他人共同生活中获得的,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则更倾向于一种“大众教育”,这里的生活是包含生活实践的意义。他提出要让民众在生活中接受教育,认为教育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这些思想隐含着终生教育的思想。陶行知指出有怎样的生活就有怎样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而教育可以改造生活。[10]他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人类本来就有的,随着人类的生活而改变,在各种生活中学习、教育,并且应该是终身的教育、活的教育。陶行知站在中国广大人民当中,推行大众教育,就是为了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接受教育,接受真正的知行合一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第二,大力提倡普及教育,营造全民受教育的民主环境。为了使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有受教育的机会,实现教育民主化的目标,陶行知大力提倡平民教育运动。他曾说:“这十几年来,我有时提倡平民教育,有时提倡乡村教育,有时提倡劳苦大众教育,不知道的人以为我见异思迁,喜欢翻花样,其实我心中只有一个中心问题,这问题便是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使没有机会受教育的人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11]陶行知以一颗赤诚的、真心实意的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心,将毕生的大部分精力献给了人民大众的普及教育事业,他为农民、工人及其他的劳苦大众办了乡村小学、工学团,在城市办了工人夜校和为工人、平民服务的幼稚园,后来又创办了“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目标是:教一切穷人都得到教育,得到丰富的教育,得到民主的教育,改变不平等的教育现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教育和崇尚创造的氛围,为实现创造教育创造民主的社会条件。第三,提倡因材施教,实现教学民主化。陶行知认为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要实现创造教育,教育者就要通过民主教学,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启发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发挥儿童的创造精神。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这犹如“松树和牡丹所需的肥料不同”。他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指出“人10《陶行知全集》[M]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82页11马立武.论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JournalofLiaoningEducationalInstitute,1999(1)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处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12]其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设疑辨难的能力。陶行知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有了疑难,就是成功的一半,疑难是创造之师,是学生追求真理、创造的内驱力,有了它,教师勿庸频挥教鞭,学生仍自进不息。[13]如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