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例说明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答: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包括对社会的正向功能和对人的正向功能。教育对社会的正向功能具体表现在P58。教育对个体的正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观念的社会化,个体智力与能力社会化,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1)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个体观念是指个体对于社会事物的看法和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思想。个体的观念也是其思维活动的结果。个体观念的形成受到社会文化前景和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个体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乃是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而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从某种角度看,正是个体内化社会观念的过程,即是人的观念的社会化过程。在人的观念社会化的过程中,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对教育作广义的理解,可以这样认为,人的观念的形成一刻也离不开教育。即使对于任一具体的个体,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观念,但这种不同的观念也是不同教育的结果。没有教育的参与,人的观念的形成便不可思议。我们所期望于教育的,就是在个体观念的社会化过程中,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帮助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观念。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特别表现为促进个体政治观念的社会化和道德观念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社会化个体智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这一点早已成为教育学的共识。教育学关于人的智力发展的研究也揭示出教育所具有的社会性、历史性特征。在人的智力、能力适应社会需要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的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教育指导或规范个体智力、能力的社会化:教育对个体的智力、能力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社会的要求进行的。作为开发人的智力、能力的教育资源(主要指教育内容)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智慧积累的结果。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要,同时又需要教育的指导与规范。首先,不同阶段的教育或不同类别的教育,指导与规范着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方向。个体智力、能力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这在总体上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同时又受教育的指导与规范。教育将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引导到适应社会生存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其次。教育也规范着个体智力、能力的社会化发展。教育以特有的目标、内容以及特有的方式与途径规范着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它规范着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所可能指向的目标与水平。教育加速个体智力、能力的社会化:教育因其传授的人类科学文化具有简约化、浓缩化的特点,所以它对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起着催化剂与加速剂的作用。人类之所以持续不懈地运用教育并发展教育,其根本动因就在于它能缩短人类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历程。教育传授书本知识可能不受个体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大大提高个体认识的起点,促进个体智力、能力的社会化。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个体智力与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发展过程的速度如何,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教育发挥的作用如何。教育对于促进个体智力、能力发展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影响人的智力、能力发展的因素的作用所无法比拟的。(3)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社会职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社会分工的发展与科技教育的发展紧密相联。科技推动社会生产变革客观上要求教育的变革。现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促进人的职业社会化的使命。在现代社会中,个体谋求某种社会职业通常是以接受相关的教育和训练为前提的,教育是促进人的职业社会化的手段。教育也是促进个体的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个体的身份是指个体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身份社会化与职业社会化有相联系的一面。人所从事的职业与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即人的身份)往往相一致。在这种意义上,个体的身份社会化也是以接受相关的教育与训练为前提的。个体的身份社会化与职业社会化也有相区别的一面,个体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或所具有的身份与从事的职业并非是统一的。身份是一种更具广泛性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非职业性的身份与地位也是与其所具备的教育素养分不开的。任何社会身份都程度不同地蕴含着对教育的需求,教育对促进个体身2.试述教育目的内在规定性对教育活动的影响(把P89的确立依据与P85的功能结合起来)答:(三)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即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哪个社会、哪个阶级)服务”。这种质的规定性在于明确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社会性质和根本方向,使其培养出与一定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人。二是对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另一方面规定了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即要使教育对象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应养成哪些方面的素质等。总之,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说明教育目的作为培养人的总体要求,总是内在地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和教育对象发展的素质,反映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3.现代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学生观:1.完整意义的人而存在2.学生是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主体。[2]所谓间接知识,主要是指人类已经发现和掌握了的知识。学校教育就是要把这些知识,以最少的时间,最高的效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没有这种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学生是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主体,而不是以获取直接知识为主的主体。所以,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是所有的知识与技能都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或构建的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这种主观能动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不同的“样子”,拥有不同的爱好、兴趣和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承认学生的独立性,也就意味着承认学生成长中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师只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才能善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二是选择性。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但学生对教育教学所施加的影响并不是无条件的接受,而是有选择性的接受。学生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如目标、能力等,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的程度,调整自身的学习过程,终而影响着教育教学结果。因此,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所拥有的选择性,才能尊重每一个孩子,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三是创造性。这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最高表现形式。学生的有效学习过程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过程,而是一个有机的内化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超越教师和时代的认识,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个性化地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内容,实现超越。4.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