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万众瞩目,除了欣赏体育健儿们的精彩比赛,志愿者的热情服务也成为奥运期间一道靓丽的风景。奥运会后,中央文明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2009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北京市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志愿者工作的意见》,广东成立全国首个省级志愿者联合会。通过这些文件和举措,对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为奥运贡献力量的热情。在此次奥运会、残奥会期间,10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和20万拉拉队志愿者参与了志愿服务,这其中,全国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1,加强志愿服务意识,强化志愿服务观念志愿服务是通过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志愿者是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志愿服务的人。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组成,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和善心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性、非职业化援助。作为一名当代学子,特别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相关志愿服务的意识和观念,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将自身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型人才,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基于这个想法,我院于2013年成立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这一部门,旨在带领全院师生投身志愿服务,不断壮大服务队伍,塑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光辉志愿者形象,使得志愿者的精神不断延续下去。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构建志愿服务体系每年的3月份是雷锋月,我院各班积极组织班内同学开展形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希望不断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等。之后我们会认真总结,及时改善我们的服务方式,使得自身志愿者队伍能够被老百姓接受。在构建志愿服务体系过程中,我们分为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可以积极招募一批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志愿者,在志愿者招募培训方面,结合志愿服务需求确定志愿者的招募标准和培训要求,结合学校志愿服务实际,采取面向团体与面向个人相结合的形式招募志愿者,并且在图书馆,教室,宿舍,食堂,操场,实验室等教学基地开展相关志愿活动。校外,我们积极联系美术馆,市图书馆,敬老院,聋哑学校,省图书馆,省体育局等需要志愿者服务的部门,定期定点进行相关服务,为全校志愿服务校风建设做出贡献。同时,我们还可以围绕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进行志愿者骨干队伍的集中系统培训;围绕志愿者基本技能,开展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的通用教育培训;针对有一定业务要求的支援服务项目,进行志愿者岗前培训,从各方各面不断完善我们的志愿服务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大薄弱环节,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社会生活实际脱节,教育所传授的政治原则和价值观念在与青年的生活实际“对接”时欠缺中间环节,这样的政治理念、道德规范难以内化为青年的自觉行为。而志愿服务不仅能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服务和奉献,而且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发挥和个人价值实现,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而且充满时代精神、人文色彩和青春气息,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志愿服务的锻炼过程中,大学生能有效去掉贪图名利、心浮气躁、怕脏怕累、傲慢懒散等心态和作风,培养对社会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在实践中自觉抵制“功利化”价值观的腐蚀,树立奉献精神,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青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载体,成为当代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新舞台,成为大学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时代主旋律、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