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南海区第一中学地理组学习项目1、在中国地图上,指出每一种农业低产区的大致分布范围。2、结合图6.4分析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3、结合表6.1分析黄淮海中、低产田的形成与气候的关系。4、发散思维,列举形成黄淮海中、低产田的人为因素。我国耕地质量低农业低产区形成特点分布广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增产必然选择提高单产改造中低产田改造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辽阔的冲积平原(黄淮海平原)成因:河流冲积(黄淮海)范围:五省二市中原之称构成:斜缓平原、冲积低平原、沿海平原特点:多洼地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三大障碍)气候特点(表6.1)春旱风大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灾害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旱涝风沙盐碱地下水位高大水漫灌地势低乱垦中低产田集中分布图6.3和表6.2分析着眼点和关键构成西部中部东部部分缓斜平原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海拔较高主体海拔4米农田质量粮棉高产区中低产田集中区,多限制性因素(图6.2)黄淮海平原的构成【例1】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分布集中的地区在()A、整个平原B、斜缓平原C、山前冲积扇平原D、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分布地区。只有理解了中、低产田的形成机理,才能掌握可能分布的地区。斜缓平原地区,土地质量较高,能够较充分地排水防涝,因此土地质量相对较好,故A、B、C均不正确;而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排水不畅,容易造成涝灾,降水少的季节又形成旱灾,如果灌溉方法和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又引起土壤盐碱化;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加上人们利用时又只用不养,导致土壤肥力日益下降,因而不同程度地具有了一些较难克服的限制性因素,使中、低产田较为集中地分布在这样的地形区。【答案】D【例2】下列有关黄淮海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跨冀、豫、苏、晋、鲁及京、津等五省二市B、冲积低平原地势最低C、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及封闭洼地D、对平原地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质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作用【解析】黄淮海平原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等五省二市,西邻黄土高原。滨海平原地势最低。对平原地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质作用的流水堆积作用。【答案】C【例3】关于黄淮海平原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完全是由黄河冲积形成的坦荡低平平原B、由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两部分组成C、对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质作用是河流的堆积作用D、平原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地壳不断下陷提供了泥沙沉积的基础,因此内力是起主导作用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形态、组成结构、形成原因等内容,这些知识是理解本区自然灾害及中、低产田形成和分布的知识基础。解答此题需要我们联系其位置尤其是与河流相互位置和河流泥沙沉积机理推论获得结论。【答案】C【例4】读图,完成(1)ABC表示的内容:A___;B___;C____。(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淮海平原治理中、低产田的必要性。【解析】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结构除“宜农荒地”、其他用地外,有“耕地”、“林业用地”和“牧业用地”。回答治理中低产田的必要性时,关键是要抓住黄淮海平原农业条件状况。【答案】(1)A、耕地B、林业用地C、牧业用地(2)①黄淮海平原宜农荒地仅占3.18%,耕地的后备资源潜力不大。因此,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着眼点,是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②黄淮海平原80%以上的土地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较难克服的限制性因素,中、低产田面积广大,且占耕地比重大。因此,治理中低产田,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