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的探索摘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育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美育对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美育的发展、内涵、高校美育教育存在的不足、审美教育的意义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关键字:高等教育;美育;重要意义正文:一、美育的发展、内涵及高校实施现状美育作为一种审美实践活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教育的产生,美育被纳入教育体系中,并形成了一种关于审美教育系统的思想体系。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他更全面、更深刻地论述了美育的内涵与本质,积极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提出实施美育的三条途径: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是我国美育体系的真正首创者。就其涵义来看,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它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美学价值观,培养人们欣赏美的意识,使人们感受审美情趣,并最终实现美的传播与创造,进而达到陶冶情操,丰富情感,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一种教育。美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近年来,高校美育在受到高度重视的同时,其实施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看到美育实施可喜的形势同时,面对当前社会转型、市场转轨、知识经济来临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下几个问题仍未得到很好地解决:1、普遍存在着的对美育漠视、轻视、忽视之态度,使其在高校教育中地位窘迫。2、美育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教学内容也不能与时俱进,缺乏时代感和实效性。3、师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美育教育的质量。二、美育对当代大学生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将艺术和娱乐活动,大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火活动之中”。大学生接受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基本的审美能力,而且对于个性的完善和全面发展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1.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许多大科学家都谈到,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种直觉和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因为智育一般都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和大脑左半球的功能相联系),而美育则培养想象力和直观洞察力(和大脑右半球的功能相联系)。使他们在有限的审美对象面前洞悉无限奥妙的世界,真正开阔他们的眼界,获得更多的知识,厚积薄发,完善自我,改造世界。2.美育育能增强大学生学习兴趣,开阔眼界对于大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明快、向上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智力的活动,杂乱、松散的不良氛围不利于智力的活动,可以感染所有在场人的情绪并使其与该活动的兴趣相互作用,就为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环境心理因素。它从学生内心感染并诱发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强化了各种心理适应能力和智力水平。3.由于自然界本身一方面是有规律、有秩序的,另一方面又具有简洁、对称、和谐等形式美的特征,所以在科学发明活动中,科学家常常因为追求美的形式而走向真理。狄拉克说:“一个方程的美比它能符合实验更加重要。”(杨振宁认为狄拉克这句话包含有伟大的真理。)彭加勒也说:“发明就是选择,选择不可避免地要由科学上的美感所支配。”这些大科学家的话都说明在科学研究中美感对于发现新的规律、创建新的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靠美育来培养。4.美育作为大学生的精神动力,能够促进他们追求现实的超越、实现自觉的存在。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大学问,除了要有创造性之外,还要有一个宽阔、平和的胸襟。这也有赖于美育。唐代大思想家柳宗元和清代大思想家王夫之都说过,一个人如果心烦气乱,心胸褊狭,眼光短浅,那么他必定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美育可以使人获得宽快、悦适的心胸和广阔的眼界,从而成为一个充满勃勃生机、明事理、有作为的人。建立良好的性格特点、培养高雅的气质、提升个人综合实力,使人格向着完善美好的方向发展。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产生的审美情感,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超越,是学生出于自愿而不带任何强迫性的。因此,这使受教育者的精神总是处于一种自由自觉的状态。这种看法,得到了现代心理学的印证,促使其在行动中遵循道德规范,在实际生活中加强道德修养。三、关于高校美育实施途径的探索(一)更新美育观念,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大美育”观。新的大美育观或美育理念应是符合马克思所揭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人类实践活动原则的一种美育思想与观念。它是对传统美育观狭隘、偏颇和滞后的扬弃。它强调现代美育不仅关注人的艺术素养,审美素质的提高,更强调对“整个人的教育,美育已发展成一种以各种美和各种艺术(内容)通过各种审美活动(中介)和美感体验(接受)的综合育人活动”。它的审美客体是丰富多样的,艺术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现代科技与工艺之美,教育之美,更有人格之美、综合素质之美、生命之美……。这是一种对人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科学美育观和现代美育理念。要牢固树立这种大美育观,就必经从上至下的反反复复的学习、宣传、推动之过程。即由上级的倡导组织、带动示范到基层的学习实践以及个人牢固树立的过程;从国家教育部、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各高校书记、校长乃至全体教职员工的学习、深刻认识以至于内化为个人的素养与观念的过程。(二)创新美育制度,在制度建设与保障上要切实加强基于以上一种新的、更加科学、人文的“大美育观”,我们的美育制度建设及保障作用的发挥也应及时跟进:首先,国家应考虑通过立法来促进教育方针中的美育其独立的法律地位的确立,尽快实现有关教育方针中美育的法律与政策的“对接”。目前,美育立法已时机成熟。建议全国人大适时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对宪法中有关教育方针的条款进行修正。即在“德、智、体”后增加“美(审美)”的要素。其次,对教育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进行相应的修正,增加“相应”条款,以与宪法精神相一致。教育部也要站在“大美育”观的角度审视、修改相应法规,出台有关美育工作的专门规章(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艺术工作规程之规定),并对美育实施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最后,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国家及其教育部门要加大对美育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国家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高度推动美育法规的落实与实施。教育部门要把它纳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把它与办学水平与质量及招生“扩容”相联系,形成有力、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三)在美育教学具体操作上要力求新突破。首先,应尽快考虑设置审美教育学专业,培养专业美育教师。审美教育的实施离不开专业师资。专业美育教师是保证美育实施的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因素。美育实施及师资现状呼唤该专业的建立。笔者以为,美育应是美学与教育学交叉、应用性学科,从定位上来说,它应归属于教育学科。审美教育学应是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新增设的,满足当前学校美育实施需求的跨学科、应用性专业。这是为学校培养专门师资、以确保美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和师资储备的重要平台。当然,作为过渡和应急之需,在目前尚未有专业师资之前,应选拔有音、体、美特长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平时要注重安排这些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培训提高。其次,在高校美育课程设置上,应改变目前“少”、“散”、“乱”的局面。应从现代美育功能实现的大美育观角度,考虑在少而精的原则下突出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现实应用性。在现有艺术欣赏类课程的基础上,增设美育(美学)概论、美育实践、生命美育乃至类似象体态律动练习等课程的学习,使美育课散发出时代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第三,在教学的具体内容的安排和组织上要讲究科学、合理,一定要遵循审美规律,即:对学生的“审美冲击——审美经验——审美反思——审美观念”的、美作用于人的一般过程与规律的把握,循序渐进。以欣赏、体验、感受精选的审美对象(如足够好的艺术作品)为前提,再辅之于美学原理的学习,加之以适当的审美实践训练,以达培养受教者的审美眼光、审美能力及审美素养之目的。最后,要在美育的硬件建设上切实增加投入。各高校应在教学经费的年度预算方案中,充分考虑对美育实施中的专用多媒体教室、音、美技能训练场所(包括必要的器材与设施)、图书(包括DVD、录相带、挂图)等经费的计划投入,并确保教学经费、学习培训费用等的正常开支。总之,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以美储蓄,把美学意识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科教学与美学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将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重要途径,更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应积极地对此进行探索和实践,只要我们找出差距,明确目标,更新观念,抓好重点,振兴高校美育是大有希望的。让我们在新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拥抱高校美育事业的春天。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