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发展和现状及对风险控制和经营取向的研究选题说明中国这样一个长期处于住房难的大国来说,最令人鼓舞的转折就是告别了城镇住房短缺时代。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突破20平方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与此同时,理论界与产业界就“泡沫论”、“过热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研究房地产市场的经营发展趋势,把握市场的机遇与风险,掌握其经营取向,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业与住房金融的稳健运行,也是关系到国家通过拉动内需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摘要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房价不断上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市场上关于房地产出现严重泡沫的声音不断增强。房地产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为GDP的增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房地产调整周期的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问题,及分析了使房地产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和房地产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房地产金融风险控制及经营取向进行研究并分析政府针对房地产目前情况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就稳定房地产市场以及今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关键词:房地产;发展趋势;风险控制;经营取向目录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发展及其周期规律…………………………………………………2(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21、市场化程度也日益提高,房地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22、房地产开发企业正向规模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23、房地产市场竞争正向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34、民营经济在房地产领域中迅速崛起…………………………………………………………3(二)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周期规律………………………………………………………3二、当前房地产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4(一)使房地产业持续增长的动力……………………………………………………………41、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42、体制与机制的市场化……………………………………………………………………53、与消费观念更新配套的住房按揭贷款…………………………………………………5(二)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51、商品房空置率增加,超过风险控制线…………………………………………………52、房地产市场体温仍在升高,业外巨头抢滩房地产……………………………………53、房价增幅回落,销售趋淡………………………………………………………………5三、住房金融风险控制及经营取向…………………………………………………………5(一)调控房地产业信用总量,约束市场扩张规模与速度…………………………………6(二)适度控制住房开发贷款增量,调整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内在结构……………………6(三)积极拓展住房按揭贷款市场,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6(四)启动住房公积金贷款市场,拉动住房市场需求………………………………………7(五)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7(六)入世后我国房地产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7四、防范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建议………………………………8五、结论………………………………………………………………………………………8六参考文献…………………………………………………………………………………10在我国转轨时期市场化进程中,房地产业从无到有,异军突起,已成为对国民经济及产业变迁起关键性作用的支柱产业,其作为社会经济增长推动器的地位也日益显现。但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房地产市场严重失衡,双轨制的住房制度、不规范的市场开发、房地产金融的过度滞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房地产市场在世界市场中经历了几次大型的波动。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各国经济周期及全球经济周期有着高度的相关性。迄今为止,经济学界对房地产经济周期进行了持续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国外对房地产经济周期的研究以实证分析方法为主,分析了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指标体系,探讨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及其在国际间的传导。国内对房地产经济周期的研究起步较晚,前期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主要包括对房地产周期概念和阶段的界定,房地产周期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分析。进入21世纪后,国内开始尝试用实证分析工具对房地产周期波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初步建立了反映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指标体系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周期规律(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1、近十年以来,房地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市场化程度也日益提高。我国房地产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统建统分制度,房地产业也逐步过渡到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社会资金为依托、以配套建设为中心的综合开发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房地产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期,土地成片开发和大量外资的引入,形成了外资、合资和内资开发公司齐头并进的势头;住宅、楼宇、商业大厦、公共设施等纷纷拔地而起,我国的房地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城市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房地产开发规模正以每年平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次,我国自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房地产业也和其他产业一样市场化进展明显加快。这主要表现在:住宅由计划封闭生产转向商品化经营;全民、集体、股份、合资、民营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开创了中国房地产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时代;投资、融资由拨款改贷款,增强了房地产业的造血机能;运用“以新补旧,以丰补歉”、“以路带房,以房补路”的方式方法,实现了住房建设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城市土地由无偿划拨转为有偿出让、直至今天推行公开拍卖,为城市建设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实行货币安置,推行了货币分配制度,拆迁合理安置;取消福利分房,培育住宅买卖市场,使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2、房地产开发企业正向规模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行业集中度明显加快,一些房地产巨人正在形成。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也是风险较大的一个行业。因此,要想在日益激烈的房地产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世界各国房地产发展历史的共同点就是企业的规模化和集团化,只有少数十几家、几十家大的房地产公司主导了大部分市场。我国房地产业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结构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一些大的房地产公司的实力正在急剧增强,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正在加速形成,一批对市场有较大影响能力的房地产龙头企业正在脱颖而出。实力小和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的房地产企业,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3、房地产企业更加注重树立品牌,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房地产市场竞争正向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保持企业的长久生存和发展也即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正越来越受到企业家们的关注。拥有一个知名品牌,是企业获取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1、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成为左右市场和企业生存的决定因素,拥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当消费者进行决策时,潜伏于心中的形象认识就会成为决策指令,这种指令对于企业来讲,就是企业的品牌形象,是一笔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这也促使房地产开发商把品牌作为战略竞争的一个手段,从而使房地产业朝品牌化的时代发展;2、在市场供大于求的状态下,要取得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一个超越以前的竞争优势。要想超越自己,超越对手,自然就会走以品牌竞争之路。所以,房地产业走向以品牌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多元化、纵深化竞争阶段,这既是产业竞争的结果,也是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3、房地产企业除了塑造品牌这个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之外,土地也是房地产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拥有大量的优质土地储备,是保证房地产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此,各房地产企业正在实施土地储备战略。4、民营经济在房地产领域中迅速崛起,其他有实力的集团也纷纷进军地产业,群雄逐鹿的时代就要来临。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复苏,加之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较其他行业来说,还属较高。因此,吸引了民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大举进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大有国退民进的趋势。进入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实业领域投资机会越来越少,而房地产领域相对来说则机会大、获利高,加上政府的一系列鼓励措施的出台,所以吸引了许多在其他领域积累了一定资金实力的民营企业家转向投资房地产。再加上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并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大量吸收国有房地产公司的优秀人才,从而迅速增强了企业综合素质。而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和机制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深层次原因,往往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样就造成了民进国退的局面。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民营房地产企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当然,这种格局符合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此外,民营房地产企业近年来除了迅速崛起外,国内其他有实力的集团出于多元化战略以及调整的需要,也纷纷进军房地产业。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专业化分工不同,使得这一产业进入门槛低,只要有钱,设计有设计公司,建筑有建筑公司,自己只管当老板。另一方面,也是由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说明投资房地产仍有较大的利润空间。这种趋势也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后果,一是随着一些具有实力的集团的加盟,将使房地产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率迅速降低,增加整个行业的风险;二是将促使房地产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成熟。(二)我国房地产业的周期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房地产业的三次重大发展均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近20年,每次都呈现6~8年的周期性规律。第一次高涨期来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带来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农业及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国有企业在短缺经济中购销两旺。在这种情况下,长期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住房问题开始得到关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始兴建职工住宅,并以福利形式分配给员工,这种解困式的住宅大多数建造于本单位周边的空闲土地上,虽然没有现在小区的规模与环境,但总量相当巨大。这些房产至今仍然是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居所。第二次高涨期起始于1988年《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修改之后,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使房地产作为商品流通有了法律依据,这股蕴藏的住房需求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爆发出来。当时房地产热点地区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南部沿海城市,例如,海南、广州、珠海、北海等,而房地产类型也集中于写字楼、宾馆、酒店及别墅,其销售对象主要是当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类公司和旅游度假等社会需求。这一特殊的高涨阶段由于盲目圈地、盲目开发、盲目投资、价格炒作,而于1993年上半年落下帷幕。第三个高涨期起始于1998年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停止福利分配住房实行货币化住房补贴,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住房消费观念,有效拉动了社会需求。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国家清醒地认识了中国房地产长期低价运行,市场尚未开发的现实,采取了启动和扩大内需,推进住宅建设的政策,从而刺激了住宅消费,带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业发展历程来看,都有着周期性规律。而我国短短20几年的房地产发展过程其周期性也特别明显,即房地产业总是从萧条走向繁荣,而房地产市场一般不会永远持续繁荣,它总是与经济增长质量、增长速度、市场需求及购买力联系在一起,并在高潮期以后进入调整期,在调整中酝酿新的高潮。把握房地产市场周期性变化规律,有利于调控市场供求矛盾,避免社会资源浪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同时,也有利于正确把握住房金融的经营策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市场行为,规避行业风险乃至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