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人大附中高一八班作者:徐倩凇指导教师:苏沛然摘要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被喻为人类历史上的明星,他们对人类步入文明、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帮助。作为各在东西遥距万里,并且相隔近一个世纪两位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竟然有着如此相似的背景、如此相似的作用,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巧合,并惊叹历史的神奇。为了更好地研究他们二人的思想,并使研究角度更具可比性,笔者选取了两个角度,即他们的德治思想与教育思想。孔子的“德”的内涵就是指“仁”了。苏格拉底认为“德”是通过理性的思考所获得的知识。孔子的德治的切入角度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苏格拉底的切入角度则是每个公民自己内心的灵魂。对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两人的观点不尽相同。孔子的观点大致是“德大于法”。而苏格拉底的观点大致是“德等于法”。孔子理想中的政体是开明的君主制。与之差别很大地,苏格拉底的理想社会则更接近一种民主制。并且笔者认为,这两种思想不存在明显的先进与落后的关系。作为两名伟大的教育家,他们教育的对象都具有广泛性。二人教育的方法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提倡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通过老师点拨的方式而让学生自己悟出更多的道理。苏格拉底更是创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他称之为“助产术”,即借助他的帮助,由对方自己来生产出自己的思想。他们不约而同地秉承了一种“述而不作”思想。对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笔者其实了解得不是太多,因此只能通过看过的有限的书籍中总结提炼出一些观点,辅之以一些不懂装懂的语言,再加上自己独家突发奇想的一些偏僻观点,导致了意见虽具一定的参考性,但是也仅供参考的结果。通过做这次研究性学习,笔者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粗略了解了他们的思想内涵,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了历史发展的过程。笔者会继续努力的。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比较、德治、教育1研究目的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被喻为人类历史上的明星,他们对人类步入文明、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帮助。作为各在东西遥距万里,并且相隔近一个世纪两位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竟然有着如此相似的背景、如此相似的作用,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巧合,并惊叹历史的神奇。研究哲学即是爱智慧,探究哲学问题并不需要更多特殊的目的和理由。通过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我们可以发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并希望能够找到出现如此相似思想的背后的秘密。为了更好地研究他们二人的思想,并使研究角度更具可比性,笔者选取了两个角度,即他们的德治思想与教育思想。2研究方法及过程1.初期查阅资料,明确研究方向并具体确立课题;2.参考各种文献,在已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3撰写结题报告。.3研究成果3.1孔子与苏格拉底的简介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开创了儒家学派,并培养了“弟子三千”。孔子生平热衷政治,希望统治者实行自己的治国方法来使天下大同、百姓安居乐业。他提出了“仁”的思想,希望民众能具备“仁”的品质,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也对统治者提出了“仁”的要求,并根据“仁”提出了人人都要遵守“礼”来使尊卑有序。苏格拉底(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一生致力于将雅典从已经衰微的“民主制”中解脱出来。他提出了要使公民有道德,并且把国家的荣辱放在第一位;他还提出了“贤人政治”,即领导人要由有知识、有美德,而不通过随意抽签产生;他同时认为知识即美德。孔子与苏格拉底所处的背景惊人地相似。孔子是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纷纷谋权夺位;苏格拉底处于曾经辉煌一时的民主制已经陷入低谷的时期,秩序混乱、道德败下,民众自私自利、愚昧无知。在这种情况下,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号召人们过有道德的生活,以改变国家的现状。作为人类历史上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他们各自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弟子,虽然他们作为时代的先锋都没能够看到理想被实现的一天,但是他们的弟子却携着这份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3.2德治思想比较(一)德的内涵与切入角度比较(1)德的内涵孔子的“德”的内涵就是指“仁”了。“仁”,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者就要做到爱人,拥有忠义孝悌、温良恭俭让等品质。仁就是孔子给这个乱世开出的一剂良药,如果人人都能达到“仁”的标准,过有道德的生活,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和谐美好。而苏格拉底的“德”则更加复杂,他认为“德性是人的本性,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换言之,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1]“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1]其中包括正义、节制、勇敢、虔诚等等。(2)德治的切入角度从他们对德的内涵的认识不同就可以看出来,孔子的德治的切入角度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主要是人与人之间遵守的美德,并用“礼”来约束人们,作为标准;苏格拉底的切入角度则是在唤醒每个公民自己内心的灵魂,通过理性的探索来获得美德。“两人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索。一个从人的‘自我意识’,唤醒人的‘反思’;一个从人的‘群体意识’,呼唤人们之间的‘仁爱’。一个从人的内心的思想核心理性思维,去求得对普遍概念的认识,一个从人的外在的行为方式,躬行仁与礼。”[2](二)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比较对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两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孔子的观点大致是“德大于法”。“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3]这句话不仅表现了道德的力量比法律更大,同样也表现了孔子德的内涵既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发的;“在成文法面前,一切人都被还原成一般的人、平等的人,尊贵者因此也失去其尊严,这是不利于维护尊卑、上下秩序的。”[4]孔子认为成文法是对君主权力的漠视,并且认为它不利于灵活地管理,只有君主以身作则,才能得到万民的尊敬、仰慕乃至于崇拜,从而树立起君主的威仪。比起法制来,孔子更倾向人治。而苏格拉底的观点大致是“德等于法”,法律就是道德的体现,二者是等价的。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法律是公民们一致制定的协议,应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使人民同心协力,使城邦强大无比,严守法律是人民幸福、城邦强大的根本保证,它的价值远远高于个人的生命。苏格拉底还认为,“法律同城邦一样,都来源于神,是神定的原则。法律最初体现为自然法,自然法也就是自然规律,它纯粹是一种神的意志或神有意的安排。后来城邦颁布的法律称为人定法。虽然人定法不像自然法那样具有普遍性,而具有易变性,但是,由于人定法来源于自然法,人们接受和服从人定法的指导就意味着人们接受和服从自然法的约束,也就是服从神的意志。”[5]这就是苏格拉底一生的理想和信仰,大概也是他最后慷慨以身殉法的内在动力。(三)德治与政体的关系比较孔子理想中的政体是开明的君主制,总的来说还是传统的封建制度,最高统治者是天子,然后层层分封下来。但是他提出君主要有仁德的品质,要能够做到真正的关爱百姓,还要具备任贤举能的能力,要做民众的偶像,让万民归心,安居乐业;而其它各个阶层则是安分守己、人与人之间尊卑有序。“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6]“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7]这些都强调了君主作为榜样应起的作用,并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小康社会的蓝图。与之差别很大地,苏格拉底的理想社会则更接近一种民主制。但是,在目睹了雅典的过度泛滥的民主所导致的混乱、道德败下后,苏格拉底提出了一种新的民主体制。他认为国家的领袖应该是具备极高的美德和深邃的智慧,应该由善于治理国家、能为国家某福利的“专家”来担当,这样才能将国家治理得更好,而这个领袖应当是由公民选举出来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很像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民主制。有人认为孔子的封建制度与苏格拉底的民主制度比起来,表现出了明显的落后性与狭隘性,但是笔者不这么认为。首先,他们提出这个观点的背景就不一样,苏格拉底提出这种制度的时候就已经是十分民主的民主制了,他要改革也只能是在民主制的基础上;而作为孔子,他面临的是已经延续近千年的封建制度,他别无选择。还有,也许东西方此时发展出这两种制度并没有所谓的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是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自然因素所造就的。欧洲那时是小国寡民,因此拥有民主的可能性,民主更便于管理;而对于中国来说,国家十分之大,民主是不可能的,反而是专制制度更利于管理。如果我们说此时西方的民主制更先进于我们的封建制度,那么为什么这种民主制又在欧洲销声匿迹了,反而封建制度在欧洲盛行了呢?难道说历史倒退、人类退步了吗?鉴于此上几点,笔者认为这两种制度和思想并不存在明显的先进与落后的差别。3.3教育思想比较(一)教育的对象作为两名伟大的教育家,他们的目的都在于培养救世的人才,因此教育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孔子首次提出了“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8]这充分体现了孔子教学对象的广泛性。苏格拉底也同样,他的学生处在各个领域,无论是老年人、年轻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都有涉及,他迫切地希望通过教育来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拯救这个城邦。(二)教育的方法不仅二者教育对象均十分广泛,二人教育的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认为学生学习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并且学思结合、不耻下问。他还提倡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老师点拨的方式而让学生自己悟出更多的道理。苏格拉底更是创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他称之为“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即借助他的帮助,由对方自己来生产出自己的思想。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大概的意思是“通过反问来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然后一步步地将其引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9]。他们二人的教育方法都侧重于让学生有自己真正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机械地接受。只是苏格拉底是一反前人在自然哲学上的研究,而提出要关注、研究人本身;孔子则是极力倡导学生学习古代先贤、学习经典文章。(三)述而不作作为两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却不约而同地主动放弃了通过自己著作来教育后代的机会,他们都秉承了一种“述而不作”思想。“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10]即使是《论语》,也是他的弟子撰写的。苏格拉底同样是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对于他的思想,我们只能从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克赛诺封的著作中获得。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意用自己的言语留给后人些什么呢?这是一个谜,一个神秘美丽的谜,或许只有多了这一点缺憾才完美吧。4参考文献[1]《西方哲学史》(第二版)人民大学出版社张志伟/主编[2]《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成人艺术比较》出自《云梦学刊》朱平珍[3]《论语》子路篇第十三13.18[5]百度百科苏格拉底[6]《论语》子路篇第十三13.1[7]《论语》为政篇第二2.1[8]《论语》述而篇第七7.7[9]《西方哲学史》(第二版)人民大学出版社张志伟/主编[10]《论语》述而篇第七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