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自然景观特质解析与构成姓名:刘剑武学号:1915110112班级:城乡规划1101班指导老师:李铌、邹卓君日期:2015年3月3日1自然景观特质解析与构成——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摘要】风景园林创作是以特定地区的自然景观为基础进行的空间整合活动,因此风景园林设计具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景观特性,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是风景园林文化最主要的内涵之一。每一个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都应该是能够反映地域自然景观特征以及人文景观特征的片段。只有通过一系列这样的片段,才能使人们对地域的自然景观典型特征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并最终反映出国土的自然景观类型及其典型特征。【关键词】风景园林;地域;自然景观;园林文化;解析与构成一、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内涵1.1景观的内涵“景观”的概念十分宽泛,一切可见及可觉察的事物都可称为景观。最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广袤的、有着视觉整体性的地区(罗伯特字典)。《辞海》(1999年版)对“景观”的解释有2条:风光景色和地理学名词。并有4层含义。1)地理学的整体概念:兼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2)一般概念:泛指地表自然景色。3)特定区域概念:专指自然地理区划中起始的或基本的区域单位,是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即自然地理区。4)类型概念:类型单位的通称,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单位。如荒漠景观、草原景观等。可见,景观的内涵与地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景观有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之分。自然景观是指由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形成的自然综合体的景观,是人为景观形成的基础,包括天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自然方面。天然景观是指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人为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导致自然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值得注意的是,人为景观的本意并非是指人工构筑物形成的景观。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天然景观不仅日渐稀少,而且远离人类聚居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的定义实际上也是难以划定的,因为人们很难界定一处自然景观是否在历史上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影响的程度。因此,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其实是相对的概念,即凡是不具有明显的人类利用特征的景观,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都可称为自然景观。为了区分天然与人为的差异,也可将人为的自然景观称为“半自然景观”或“近自然景观”。人为景观又称“人文景观”或“文化景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为景观虽是人类作用和影响的产物,但其发展规律又服从于自然规律。因此,人为景观的建设和管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切不可为所欲为。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自然涵义中的人为景观并不包含其经济、社会等人文方面的特征。21.2地域景观文化的内涵鉴于景观概念的宽泛性和景观类型的区域性特点,针对景观的研究必须限定于特定的方面和区域才有实际意义。本文论述的地域景观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景观类型和景观特征,它是与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融合,从而带有地域特征的一种独特的景观。由于地域景观是在长期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只是在一定的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研究地域景观必须融入历史阶段的概念。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类型和自然景观特点。中国又是一个历史悠久和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因而产生了多样性的人为景观特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定地域的地理、水土、物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养育出长期生活在这片地域上的人群独特的文化性格。同样的,“一方水土养一方园林”。这里的“一方水土”,可以看做是特定地域的自然景观,“一方园林”则是特定地域的人为景观。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是密不可分的,自然景观是“因”,人为景观是“果”。抛开自然景观谈论人为景观,就是割裂了人为景观产生和发展的根基,只能得出孤立片面的结论。二、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2.1文化的内涵“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可称之为文化。由于严格和精确地定义文化十分困难,因此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概括地说,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归纳起来,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狭义的文化特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广义的文化概念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强调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因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故又称“大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4个层次:其一是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其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其三是行为文化层,在日常生活中以民风民俗的形态出现,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其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孕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狭义的文化概念则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广义文化概念的心态文化层,故又称“小文化”。2.2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全国各地兴起了形形色色的“打造文化品牌”的热潮。但是由于人们对文化的认识过于肤浅,导致“打造3文化品牌”演变成包装“文化产品”,炒作“文化名人”的活动,往往一番热闹之后便销声匿迹了。这种所谓的“泛文化现象”在风景园林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全国各地的园林绿地中充斥着包罗万象的“文化符号”或“文化小品”,俨然一座座“露天文化博物馆”。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中国人习惯的形象思维方式的模糊性特点,造就了中华民族“贪大求全”的学术传统,热衷于杜撰各种“大概念”,研究视角往往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产生了大量宽泛空洞的学术概念。这种学术弊病由于风景园林艺术本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特点而得到放大,导致风景园林行业炒作“文化”“概念”之风更加泛滥,风景园林文化等同于“风景园林”+“各种文化”,风景园林文化的本质特征反而遭到人们的忽视。其次,由于广义的文化概念涵盖面非常广泛,而且其中包含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内容不仅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易于表现的部分,使得人们更加关注那些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以及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和历史名人。相反,广义文化包含的“心态文化”不仅理解起来要困难许多,而且因其抽象而难以表现并为人们所感知,因此令人们大多对其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然而,“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仅仅构成了文化的表象而非本质特征,专注于表象而忽视本质的文化行为注定是不会持久的。风景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主要是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从中能够反映出风景园林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是风景园林艺术得以立足的本质特征。风景园林是根据地域景观的自然特点和演变规律,以土地为载体,为人类创造优美舒适的游憩空间而开展的整治行为。它是以自然元素为创作要素,以自然景观为创作原型,以人的游憩为主要目的,着重反映人们自然观的土地整治技艺。风景园林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于反映人们对地域性自然特征的总的认识,尤其是自然景观的合理利用与安排方式,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三、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创作3.1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提炼地域自然景观是特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等自然要素及其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综合体现。由于构成自然景观主体的地形地貌、土壤水系、动物植物等自然要素都是有生命的,往往也是十分脆弱的,彼此之间又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因此要求风景园林师必须采取系统的和审慎的工作态度,在充分了解地域自然要素和自然景观特征的基础上开展整治行动,避免过度的人工干预导致原有自然景观特征的丧失。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许多风景园林建设用地的自然景观特征几乎丧失殆尽。然而,即使是那些人工化的风景园林建设用地,也依然要考虑到水土等自然要素的属性,以及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作用,而不应视其为毫无生命特征的一片空地。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中自然景观的逐渐稀缺和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日益增强,利用人工化用地恢复和表现地域自然景观片段或特征的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风景园林师应善于从场地的历史演变或地域的自然景观中发现地域4的自然景观特征及演变规律,努力在作品中再现地域的自然景观片段或典型特征。由于地域自然景观存在着地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地域内部则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的特点,风景园林创作应借鉴本地域的自然景观类型,避免盲目地照搬其他地域的自然景观类型而导致地域自身景观特征的丧失或异化。同时,同一地域内的风景园林作品再现的地域景观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形成典型的地域风格。只有每一个风景园林作品都再现地域自然景观的片段,表现地域自然景观的局部特征,才能借助一系列风景园林作品,使人们对地域的自然景观典型特征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才能最终反映出国土的自然景观类型及其典型特征。就像英国自然风景园那样,为改善国土的风貌以及国土自然景观的人性化作出贡献。这应看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国策对风景园林行业的要求。3.2地域人文景观特征的提炼风景园林和田园风光、水利工程等一样,都属于文化景观的范畴,都是为了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工程技术等文化特质而产生的景观,建设和管理也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同的是田园、水利建设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而风景园林既要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更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风景园林的人文属性主要在于如何利用自然满足人们的游憩活动要求,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加深对自然的认识,提高保护自然的意识,从而合理地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因此,风景园林艺术需要着重展现的人文特征并不是展现各种地域人文景观,而是地域自然景观的典型特征。风景园林师在创作时研究地域人文景观的目的也不是仿造各种地域文化的产物,是从田园风光、水利工程、民风民俗、地方特产中寻求当代的或历史的人们合理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方式。强调风景园林艺术中自然景观以及人为景观的自然方面的重要性,并不是否定人为景观涵义中经济、社会等人文方面的重要性,而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和自然环境的退化,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最主要、最突出的矛盾。这就要求风景园林艺术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急切要求,在风景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中重点展现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思想。3.3地域景观特征的艺术再现纵观世界园林艺术史,那些独树一帜的园林风格无一不是再现地域景观特征的典范:中国传统的山水园再现了以山水为鲜明特征的国土风貌和以寄情山水为代表的大陆文化;意大利台地园表现了丘陵遍布的亚平宁半岛和田园牧歌的生活方式;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让人联想到森林密布、河流纵横、规整肥沃的法兰西大平原;英国自然风景园展现了英伦三岛起伏舒缓、一望无际的牧场风光的迷人魅力。这些名垂青史的园林作品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到国土的典型特征,而且使国土风貌更加富于人性化,加深了人们对国土的热爱之情。科学的进步和环境的变迁,一方面使人类对自然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认识,另一方面使人类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问题。于是,现代风景园林师关注自然的方式也有所转变,他们不再像前辈那样专注于地域的自然景观风貌,而是更多地思考如何缓解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这种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地再现地域景观的方式,不仅使现代风景园林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而且为风景园林师赢得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更广的工作领域。5四、实例:再现历史风貌的商丘植物园设计商丘植物园园址是古城西南角的一片农田,地势平坦,景色单一,与常见的植物园园址相去甚远。若要在此营造以植物的多样性见长的植物园,必须对园址进行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