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国论【学习要求】1.掌握与课文有关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意图。3.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学习举例、对比等论证的方法并理解论证的效果。【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能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义,反复诵读,准确翻译学习难点: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借古讽今的写法。【学时安排】2学时【学习过程】第一学时主要任务: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疏通词义,反复诵读,初步理解课文含义。一、课前尝试(一)学法指导1.借助工具书或注释疏通字词,熟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2.结合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若有疑难之处,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或向老师请教。3.借助注释或网络资源,了解《六国论》相关背景及苏洵等文学常识。(二)尝试练习1.容易读错的字弊在赂.(lù)秦思厥.(jué)先祖父暴.(pù)霜露如弃草芥.(jiè)洎.(jì)牧以谗诛革灭殆.(dài)尽小则获邑.燕.赵之君(yān)3.利用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弊.在赂秦:弊病率.赂秦耶:全,都非兵.不利:兵器破灭之道.也:原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比较固.不在战矣:本来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越强弱胜负已判.矣:定非兵不利,战不善.:好始速.祸焉:招致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底李牧连却.之:使。。。退却思厥先.祖父:已逝世的长辈的尊陈至于..颠覆:以至于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五国既.丧:已经斯用兵之效.也:功效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洎.牧以谗诛:等到诚.不得已:实在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以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统治苟以天下之大:如果是.又在六国下矣:这4.借助工具书、网络等资源进行文学常识填空。⑴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朝代)著名散文家,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即选自《嘉祐集》。2⑵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⑶六国指战国时代的燕、齐、楚、赵、韩、魏六个诸侯国,后来被秦国征服。二、课堂探究1.通假字,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暴露(2)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2.解释下列多义词(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丢失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以荆卿为.计作为(2)邯郸为.郡成为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统治(3)而秦兵.又至矣军队斯用兵.之效也武力非兵.不利,战不善兵器(4)或.曰……有人或.未易量或许(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开始始.速祸焉才(6)终.继五国迁灭最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底(7)较秦之所得.得到..此言得.之对诚不得.已能够(8)暴.霜露暴露暴.秦之欲无厌残暴(9)有如此之势形势其势弱于秦势力4.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古义今义⑴其实..百倍它的实际数目实际上⑵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⑶后秦击赵者再.两次。今表示又一次。⑷始.速祸焉速:招致。今指速度快。⑸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今为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3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⑹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以至于今指另外提起一件事5.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⑴日割月削一天天,一月月,名作状⑵以地事秦侍奉,名作动⑶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作动⑷不能独完保全,形作动⑸李牧连却之使。。。。。退却,使动用法⑹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遇,名作动⑺始速祸焉招致,形作动⑻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底,形作动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双重否定的判断句(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4)洎牧以谗诛被动句(5)举以予人省略句(6)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⑴苟以天下之大,,。⑵为国者。三、课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洎.(jì)牧以谗诛不得下咽.(yàn)奉之弥.(mí)繁B.弊在赂.(luó)秦弃之如草芥.(jiè)率.(suaì)赂秦耶C.暴.(bào)霜露革灭殆.(dài)尽之际小则获邑.(yì)D.胜负之数.(shǔ)思厥.(jué)先祖父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2.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组是:(B)①率.赂秦耶率:全部②思厥.先祖父厥:代词,其③暴.霜露,斩荆棘暴:bao暴露④暴秦之欲无厌.厌:厌烦⑤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结交⑥始速.祸焉速:很快⑦洎.牧以谗诛洎:jì等到⑧当.与秦相较当:应当⑨或未易.量易:轻易⑩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劫:侵略A.①③⑤⑦⑧B.①②⑤⑦⑨C.③④⑥⑧⑩D.②④⑥⑨⑩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D)①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②举以予人,如弃草芥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④不赂者以赂者丧⑤秦以攻取之外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⑦至丹以荆卿为计⑧洎牧以谗诛⑨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⑩苟以天下之大A.①④⑧B.⑤⑦⑩C.②③⑥D.⑥⑦⑨44.下列句子中有相同的词类活用的一组是:(C)①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④日.削月.割,以趋于王⑤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C)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思厥先祖父..③然后..得一夕安寝④可谓智力..孤危⑤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⑥有如此..之势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A.①③④B.②④⑦C.⑤⑥⑧D.①⑤⑧6.下列句中“为”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C)①而为秦人积威所劫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邯郸为郡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A.①与②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一样B.①②与③④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C.①与②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互不相同D.①②与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不一样。7.翻译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⑵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⑶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⑷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⑸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⑹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第二学时主要任务: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学习举例、对比等论证的方法并理解论证的效果,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借古讽今的写法。一、学前尝试(一)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同学间相互讨论交流,分析文中课文结构。2.学习举例、对比等论证的方法并理解论证的效果,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借古讽今的写法。(二)学前尝试1.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论”的特点,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析:“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原因是:弊在赂秦。52.根据课文内容填充⑴本文总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⑵分论点一: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⑶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二、课堂探究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析:中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两个方面,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不赂者以赂者丧。2.仔细阅读课文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第3段的中心意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2)作者用秦攻取之外所得和战胜所得相比较,诸侯赂秦所亡之地和战败而亡之地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诸侯赂秦,诸侯失地的原因是赂秦,“固不在战”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的道理,证明了“弊在赂秦”的观点。(3)为了说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即赂秦之弊,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诸侯为“一夕安寝”,今日割五城与明日割十城相比,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且数量越来越大;秦得“五城”“十城”之后。“又至矣”三字说明秦的“大欲”是“无厌”的。从而证明:赂秦并不能苟安图存,实乃“破灭之道”。在这一对比说理中,作者又将赂秦诸侯的先辈创业之艰难与子孙的“不甚惜”相比,先辈的“暴霜露”与子孙的“一夕安寝”相比,斥责了赂秦者的卑鄙无耻。(4)以上两层用了对比论证,下面作者又用古人名言“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印证了自己的论证。这是用引证法来论证的。(5)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阅读课文第4段,思考下列问题。⑴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析:“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⑵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析: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3)填写下面的表格:6诸侯国灭亡的直接原因灭亡的根本原因感情色彩齐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智力孤危战败而亡鄙夷燕以荆卿为计赞美赵洎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惋惜4)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5)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4.六国对秦的态度和六国灭亡的先后顺序说明了什么?作者从六国灭亡的史实中总结的历史教训是什么?析: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历史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第五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6.第5自然段末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至此本来可以结束全文,但作者又写了第6自然段,请问是否多余?为什么?析:作者写第6自然段,可以从写作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4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6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7.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两句,简要分析其论证方法。(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运用因果论证的方法,表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只能造成削弱自身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