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人物形象(重点)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难点)知识回顾常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从他人的角度描写主人公。肖像描写个性化语言传神的动作对比映衬:两个及以上人物进行对比。心理描写预习作业:王熙凤、贾宝玉形象分析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在迎客声中让众多人物登场亮相。其中以王熙凤、贾宝玉的登场最为隆重。请结合课文,分析王熙凤、贾宝玉的形象。(一)王熙凤描写角度内容及写法性格出场描状貌见黛玉回王夫人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笑着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语言)2.众人:个个敛声屏,恭肃严整(对比)3.黛玉:放诞无理(侧面)4.贾母: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侧面)地位特殊泼辣得宠服饰:集珍宝珠玉于一身容貌:丹凤眼、柳叶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丹唇(肖像)“三角眼”、“吊梢眉”得势贪婪姿容俏丽暗含刁钻携手、打量、笑赞、拭泪、忙转悲为喜、再携手细问、安排住宿(语言、动作)察言观色机变逢迎主人之姿放月钱、给黛玉准备衣物(语言)精明能干掌管实权(二)贾宝玉描写角度内容及写法性格出场前宝黛初会《西江月》1.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2.黛玉母亲:“衔玉所生”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极为溺爱、无人敢管。”3.黛玉:惫懒人物、懵懂顽童、蠢物、不见也罢行为乖张与世俗格格不入出身不凡顽劣得宠1.服饰:正装华贵、便装精巧、玉不离身相貌:“面若……即嗔视而有情。”“面如敷粉……万众情思,悉在眼角。”(肖像)2.“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为黛玉取表字“颦颦”、驳“杜撰”、发狂摔玉(言行)3.黛玉:眼熟(侧面)身份尊贵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率真任性“无故寻愁觅恨……莫效此儿形状”(侧面反语)独立不羁反叛封建重点1:从正面、侧面分析林黛玉形象作为文中线索式的人物,在与贾府众人相见的过程中,林黛玉的形象也愈加生动,试找出文中描写林黛玉的句子,归纳要点,并指出采用了哪种写法。描写角度内容及手法性格入府途中拜见贾母及众人见王熙凤见邢夫人见王夫人贾母房中吃饭初见宝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别人耻笑了他去。(言行、心理)小心谨慎自尊心强贾母:一把搂入怀、大哭(侧面)众人:年貌虽小、言行不俗、风流多病惹人怜爱知书达理貌美体弱1.王熙凤:标致、嫡亲孙女(侧面)2.称呼王熙凤:确认身份,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言行)婉谢留饭(语言)却炕就椅(行动)气质貌美谨言慎行1.推让座次,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方才告了座。2.入乡随俗,留心别人进食方式,改变自己饮食习惯。(行为)小心谨慎机变聪慧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病如西子胜三分。”(侧面:肖像)2.回答贾宝玉读书问题(正面)眉目含情娇弱多病聪慧谨慎重点2:用对比手法分析林黛玉形象(一)初次见面王熙凤——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道:“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林黛玉——纳罕、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贾宝玉——“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林黛玉——吃一大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好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二)回答“可曾读书”回贾母:“只刚念了‘四书’。”答宝玉:“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张扬谨慎直率暗惊谨慎、多虑重点3:续写林黛玉行为、心理以林黛玉的小心谨慎,在宝玉发狂摔玉之后,你认为林黛玉会有怎样的反应?(50字以内)课文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既写了刁钻泼辣、精明能干的王熙凤,又有英俊多情、率真叛逆的贾宝玉,但更多的是林黛玉及她的小心谨慎。这既是她寄人篱下的自卑,又是其自尊心强的表现。作为《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林黛玉还有哪些性格特征呢?赏析这首《葬花吟》,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课后练习以“我眼中的(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