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中心风险分析报告的编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家质检中心风险分析报告编写教材国家纤维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孔丽萍第一章国家质检中心风险分析报告的组成第一节风险分析报告的组成共有五部分组成:总体状况、风险监测情况汇总、风险研判情况、风险处置情况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措施第二节各部分具体内容一、总体状况(明确环境信息)(一)机构发展状况(二)行业整体情况二、风险监测情况汇总(风险识别)(一)质检工作风险(二)质检队伍风险(三)产品质量风险三、风险研判情况(风险分析和评价)(一)质检工作风险研判情况(二)质检队伍风险研判情况(三)产品质量风险研判情况四、险处置情况(风险应对)(一)质检工作风险(二)质检队伍风险(三)产品质量风险五、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措施(风险应对)归纳总结风险处置成功经验,提出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概括总结:5个部分组成,涉及12方面的内容。第二章国家质检中心风险分析报告编写要求第一节各部分内容介绍一、总体状况(明确环境信息)(一)机构发展状况技术能力、人员团队、科研工作、运行情况、权威性和影响力发展概况。(二)行业整体情况1.行业概况行业整体情况、生产企业概况及特点、技术法规、标准及相关政策现状。2.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1)检验检测工作开展情况(本年度)(2)检测结果分析(3)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二、风险监测情况汇总(风险识别)(一)质检工作风险1.内部风险:人员能力、设备、环境设施、试剂耗材、检测方法、内部管理过程2.外部风险:体制机制、媒体宣传、行政干预、委托检验。(二)质检队伍风险1.从业资格2.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包括廉洁自律意识等)3.人员技术水平4.责任心5.人员管理制度6.持续有效培训7.人员结构合理性8.队伍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三)产品质量风险1.分别从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对产品质量存在的风险进行梳理。(1)内部风险(2)外部风险三、风险研判情况(风险分析和评价)(一)质检工作风险研判情况1.风险分析考虑导致质检工作风险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的正面和负面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对风险源进行分析。2.风险评价高、中、低,发生可能性,确定风险等级,对该风险进行评价。(二)质检队伍风险研判情况1.风险分析考虑导致质检工作风险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的正面和负面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对风险源进行分析。2.风险评价高、中、低,发生可能性,确定风险等级,对该风险进行评价。(三)产品质量风险研判情况针对产品质量风险的严重程度分级的一般原则如下:风险严重程度分级依据等级特征描述非常严重导致灾难性的伤害。该类伤害可导致死亡、身体残疾等。严重会导致不可逆转的伤害(如疤痕等),这种伤害应在急诊室治疗或住院治疗。该类伤害对人体将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一般在门诊对伤害进行处理即可。该类伤害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一般。较轻可在家里自行对伤害进行处理,不需就医治疗,但对人体造成某种程度的不舒适感。该类伤害对人体的影响较轻。微弱伤害可以自行痊愈,无需治疗,该类伤害可以忽略四、风险处置情况(风险应对)依据上述风险研判结果,说明风险处置措施以及具体情况,可提供质量安全风险处置典型案例。(一)质检工作风险(二)质检队伍风险(三)产品质量风险五、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措施(风险应对)归纳总结风险处置成功经验,提出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包含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建议,即基于各单位上报风险监测情况、其他风险以及国内外风险交流情况进行风险预警,明确需要重点在今后引起重视的风险。第二节解析各部分内容一、总体状况(明确环境信息)(一)机构发展状况1.机构总体情况:(1)隶属法律关系(2)资质(行政授权、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3)职能(承担工作)(4)技术能力(检验业务领域、检验能力覆盖率、特别是强制标准的检验能力以及国际标准的覆盖率、硬件投入、仪器设备和环境条件改善)(5)人员团队国家质量中心人员组成,各级职称的人员比例,各类学历人员比例。学术带头人数量以及所在专业领域。人才引进培养计划以及培训计划。(6)科研工作近期科研工作,包括立项、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专利。近期标准工作,包括已经批准的和正在进行中的制修订标准。(7)运行情况(要提供近期一些数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业务开展情况(检测业务量,检测业务覆盖,检验收入、技术服务收入);激励机制;培育品牌;信息化程度。(8)权威性和影响力发展概况(要典型案例)影响力和权威性:包括标委会和学术组织;动态发布信息;应对突发能力、服务行政监管、服务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二)行业整体情况1.行业概况(1)被检产品的专业特点民用、安全、节能、新能源、新材料等等。例如:产品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高。产品属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品。(2)本行业全国或本地区行业整体情况全国企业分布,区域分布,大、中、小企业分布。生产企业、销售产品数量,全国总量和本省占全国的数量百分比。十二五期间发展情况,数量的质量变化(提供数据,并要标明数据来源)。(3)生产企业概况及特点龙头企业、知名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在全国和本地区的情况,数量占市场份额。(4)技术法规、标准及相关政策现状。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或认证,国家强制标准、许可证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2.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1)检验检测工作开展情况(本年度)不只填写这个表还要有文字描述。产品类型检验检测任务不合格/问题产品批次不合格/问题项目任务类型(监督抽查、风险监测、委托检验、其他)任务下达部门批次批次类型(不合格产品、问题产品)名称批次类型(不合格项目、问题项目)(2)检测结果分析针对上述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体合格率,各产品合格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合格率增减。不合格率,不合格项目等(3)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综合上述检验检测工作以及其他渠道(如风险信息收集、行业潜规则等)分析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防爆电气产品质量分析案例:1)防爆电气产品生产环节由于缺乏防爆质量抽查技术支撑机构,导致少数企业没有取得防爆电气生产许可证或防爆电气生产许可证过期不续证但仍然生产防爆电气产品。2)防爆电气产品销售、流通环节也同样由于质量抽查的缺乏,存在一些假冒防爆合格证、无证防爆合格证的产品市场流通。3)防爆电气产品的使用环节由于防爆专业技术的缺乏和认识不足,绝大多数企业存在防爆选型、采购,安装、检修与维护不专业和不执行标准规定的问题。二、风险监测情况汇总(风险识别)(一)质检工作风险1.内部风险:围绕保证质检工作的准确性、公正性、真实性、客观性开展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分别从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对质检工作存在的风险进行梳理。(1)人员能力:技术人员(含授权签字人、检验人员、抽样人员等)能力是否与其承担的工作内容相匹配,是否严格做到上岗培训。(2)设备:设备配置是否与检测能力及范围相匹配,维护保养、计量检定。(3)环境设施:样品储存运输、检测环境是否满足检测条件要求等。(4)试剂耗材:质量是否经过把关,质量是否稳定,溶液配制是否符合操作规程等。(5)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是否采用适合的检测方法开展检测。(6)内部管理过程:——质量手册和程序性文件制定的合理性;——检测能力是否都在资质认定范围内;——是否制定采(抽)样、接样、检样、记录、报告等环节工作程序,并能够严格依照执行;——是否开展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等。试剂耗材风险案例:石油产品检测标准大部分是直接引用国际标准,部分项目专用试剂和标准物质无法实现正常供应。例如石化检测所用的筛子的目数、催化剂的孔径、制动液橡胶相容性试验用皮碗材质等。检测方法案例:部分检测标准适用性不强,例如近些年石化标准的更新速度加快,很多标准大多是直接翻译引用国外标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GB/T3146-2010《工业芳烃馏程测定》的试验方法标准就存在干点和终馏点判断的分歧,按照该标准的方法只能检测到干点,很难得到终馏点,而GB/T3407-2010《混合二甲苯》产品标准中只规定了终馏点的质量指标要求。检测能力受限案例:润滑油种类繁多,应用范围最广的是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我国国家标准GB11121-2006《汽油机油》中最高型号级别为SL级,目前我国生产领域和市场流通领域上出现不少标识为SM级别的汽油机油,该类产品级别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级别,质检机构无法做出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内部风险案例:制定采(抽)样、接样、检样、记录、报告等环节工作程序,并能够严格依照执行。有些检测如装载机的产品监督抽查工作一般采用现场检验方式,现场检验一般有几个问题,如:不同企业环境复杂,试验场地不规范,试验设施不足等,因此事前应进行周密的策划和人员培训,制定完善的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执行。2.外部风险,指外部为质检工作带来的风险,属于外部因素,机构自身基本不可控风险,按照以下内容列举实例说明(不限于以下内容):(1)体制机制:单位性质、管理机制、绩效机制。例如国家质检中心母体法人单位营业范围有生产、销售内容,或无检测营业范围。(2)媒体宣传:主动宣传;被动宣传;违法宣传。国家质检中心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但会出现不够客观宣传。同时防范被动宣传。(3)行政干预:上级主管部门行政干预、地方行政干预、委托部门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杜绝外来的干预。(4)委托检验:样品来源不确定带来的相关风险(如职业打假现象)部分人员利用职业打假名义,委托送样,为了谋取利益他们不惜铤而走险,采用不实样品,给质检工作带来风险。行政干预案例:装载机产品价值高,很多企业又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和创税大户,产品出现不合格后质检部门难于进行处罚,且出现的不合格往往很难整改,导致不合格品照常流入市场,给监管带来较大的履责风险。委托检测工作质量风险防控案例:——委托检验目的不明、检验方法不正确带来的风险。某企业找到某质检所,委托该所对其提供的100块“镍块”进行检验。这批“镍块”每块重18吨,总价值970万元。该质检所技术人员在不明确企业检验目的情况下,接受了企业委托,收取委托检验费3000元。随后,仅在“镍块”表面进行了取样,并出具了“合格”检验报告。同时,在企业的要求下,违规将报告中的“送样”更改为“抽样”。最终,此事在该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纠纷中暴露真相:这批“镍块”不是真正的镍块,仅是镍皮包铁,企业凭出具的检验报告,用这批“镍块”抵押贷款。据悉,该企业先前曾委托其他检验机构,得知正常的取样方式后,企业恐事情败露,遂改去该质检所委托检验。在随后的诉讼中,原告方要求该质检所赔付700多万元损失,导致其账户被临时冻结,既严重影响了其声誉,又妨碍了其正常业务的开展。此案例的结果是由于对委托企业检验目的不了解、取样方法不正确、检验报告未正确反映实际情况等一系列工作质量问题而最终导致的。此案例警示我们,在开展委托检验时,要严把合同评审关,了解客户意图后再受理业务。同时对抽样方法、取样方法要慎重,要严格按标准或作业指导书操作。现行标准在环保指标上与国际标准有差距2011年5月12日我国颁布实施GB17930-2011《车用汽油》标准,其中车用汽油Ⅲ(国Ⅲ)的硫含量从500mg/kg降到150mg/kg,车用汽油Ⅳ(国Ⅳ)的硫含量从150mg/kg降到50mg/kg。但是汽油新标准GB17930-2011与欧盟标准EN228-2008和《世界燃油规范》第4版(2006)相比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距:(1)硫含量高。我国最高级别的汽油(国Ⅳ)控制指标为硫含量不超过50µg/g,而欧盟标准欧V汽油(2009年已执行)和世界燃油规范4类汽油控制指标为不超过10µg/g;(2)对含锰金属抗爆剂(MMT)的要求不严。《世界燃油规范》明确规定不允许加入MMT,而我国仍在使用该类添加剂,最高级别的汽油(国Ⅳ)的锰含量控制指标为0.008g/L;(3)我国对添加清净剂的要求不明确,且无相关控制指标。目前尚无法检验是否加了清净剂;清净剂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无法检测加了清净剂后能否达到清净的效果。另外,也未明确是在生产还是在销售环节加剂。《世界燃油规范》对燃料的性能指标有严格要求,例如规定2类汽油燃油喷嘴清洁度要求流量损失最大不超过5%;气阀清洁

1 / 1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