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07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精卫填海”这则神话出自()A.《山海经》B.《列子》C.《淮南子》D.《韩非子》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出自()A.《蒹葭》B.《关雎》C.《氓》D.《七月》3.下列著作属于“四书”的是()A.《尚书》B.《论语》C.《春秋》D.《荀子》4.我国最长的乐府叙事诗是()A.《孔雀东南飞》B.《陌上桑》C.《木兰诗》D.《采薇》5.被谢灵运称为“才高八斗”的作家是()A.王粲B.曹操C.曹植D.左思6.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是()A.顾况B.陶渊明C.孟郊D.孟浩然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是()A.祈使句B.宾语前置句C.被动句D.定语后置局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指斥的对象是()A.郑庄公B.姜氏C.子封D.共叔段9.王维山水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A.旷达飘逸B.诗中有画C.沉郁顿挫D.慷慨豪迈10.下列作者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白居易B.柳宗元C.刘禹锡D.元稹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拟、借代B.比喻、夸张C.比拟、夸张D.比喻、象征1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五代史》属于()A.纪传体通史B.国别史C.编年体通史D.断代史13.明代的宗臣属于()A.前七子B.后七子C.公安派D.唐宋派14.下列作品中,节选自长篇小说的是()A.《宝玉挨打》B.《风波》C.《断魂枪》D.《米龙老爹》15.“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A.培根B.拉封丹C.伏尔泰D.富兰克林二.多项选择题16.选自《史记》的“垓下之围”,反映项羽英雄末路的事件有A.破釜沉舟B.告别虞姬C.斩将夺旗D.鸿门宴E.乌江自刎17.下列属于李白的作品有A.《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B.《梦游天姥吟留别》C.《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D.《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E.《关山月·明月出天山》18.下面各句中,“国”表示“国都”意义的有A.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B.登斯楼也,则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D.星队木鸣,国人皆恐E.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9.下列鲁迅作品属于小说的有A.《狂人日记》B.《灯下漫笔》C.《祝福》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E.《伤逝》20.下列作品属契科夫的有A.《变色龙》B.《小公务员之死》C.《竞选州长》D.《我的叔叔于赖》E.《套中人》三、填空题21.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22.,非宁静无以致远。23.羁鸟恋旧林,。24.,直挂云帆济沧海。25.战士军前半死生,。26.我欲乘风归去,有空琼楼玉宇,。27.人生自古谁无死,。28.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29.“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先生对的称颂。30.老舍《断魂枪》中被称为“神枪”的人物是。四、词语解释3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东蒙主:32.男友分,女有归。归:3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土而不用。向:34.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35.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36.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37.中中军置酒饮归客。饮:38.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通知:39.侣鱼虾而友麋鹿友:40.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之所以:五、翻译4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2.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43.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44.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45.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深感焉。六、简答题46.《诗经·氓》中叙事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47.李白《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了哪两个典故?48.梁启超《论毅力》一文中“操舟”的比喻说明了什么?49.徐志摩《再别康桥》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50.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七、简析题51.阅读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请回答:(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2)诗文中对仗的诗句是哪几句?(3)本诗分为几个层次?改过各层次主旨。5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视,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真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请回答:(1)这段文字论述了为文之道的哪几个阶段?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惟陈言之务去”的观点对指导我们今天的写作有什么意义?5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是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请回答:(1)这段文字的是中心论点是什么?(2)这段文字所说的“他信力”是指什么?(3)分析作者的驳论过程。54.阅读下面文段: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郁达夫《故都的秋》)请回答:(1)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2)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的到底”?八、语言运用题55.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图书状况完好无损损坏较轻损坏较重损坏严重图书数书(册)20000250004000015000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1)(2)九、作文56.阅读下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子地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人是问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2007年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ACBAC6-10BCDBB11-15BDBAA二、多项选择题16.BCE17.BCDE18.BD19.ACE20.ABE三、填空题21.贫贱不能移22.非淡(澹)泊无以明志23.池鱼思故渊24.长风破浪会有时25.美人帐下犹歌舞26.高处不胜寒27.留取丹心照汗青28.西风紧29.蒲松龄30.沙子龙四、词语解释31.东蒙主:主持蒙山祭祀的人32.归:女子出嫁33.向:从前,原来34.存:问候、探望35.薄:迫近、接近、靠近。36.趣:同“趋”,往。37.饮:使……饮38.通知:完全知晓39.友:以……为友40.之所以:……的原因五、翻译41.不单单爱自己的父母,(还爱别人的父母),不单单爱自己的子女(还爱别人的子女)。42.用锦囊装着箭,背着出征。43.(李广)对士卒宽容,不苛刻,士卒因此都爱戴他,乐意为他效力。44.小人们喜欢议论别人,不乐意成全别人的美名就是像这样啊!45.上司下属间彼此融洽信任,才德跟地位相称。六、简答题46.主人公的形象是纯洁、善良、忠贞、勤劳而坚强的女子。47.姜尚遇周文王;伊尹遇商场48.说明条件均等的情况下,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关键是在于是否有毅力能坚持下去。49.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母校的无限眷恋之情,暗含对逝去往事的无限怀念之情。50.结构特点是一虚一实、一明一暗两条线。明写、实写德拉卖头发为杰姆买表链,暗写、虚写杰姆卖金表为德拉买发梳。七、简析题51.(1)通过诗人愉快赴约、把酒欢会过程的描绘,表现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与歌颂。(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意思为接受故人的邀请,描绘赴会途中的风光。后四句为第二层次,描绘诗人与故人欢乐相会的场面和再次相会的约定。52.(1)第一阶段:戛戛乎其难哉;第二阶段:汩汩然来矣;第三阶段:浩乎其沛然矣;第四阶段:其皆醇也,然后肆焉。(2)去掉陈旧语言,使用有新意的语言,言意求新,精益求精。53.(1)中心论点是,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不是自信力。(2)“他信力”指:信“地”,信“物”,信国联。(3)作者的驳论过程是:首先指出过去自夸“地大物博”和相信国联,都是“他信”,然后指明中国现在失掉的仅是“他信”,不是自信,得出中国人并没有失去自信力的结论。54.(1)中外文人对于秋天都有特殊的感触,对秋天的描写有其共同主题。(2)这段文字从“文人与秋”的关系入手,突出秋天的韵味,深化人对秋天的感触。(3)因为北国的秋天清静、悲凉、色浓、味永。作者通过南国、北国之秋的对比,突出北方秋天的独特韵味。八、语言运用题。(1)阅览室图书80%收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薄弱。(3)说明多数图书的阅读频率高。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