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概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疾病的运动疗法概述一、运动疗法(Kinesiotherapy/TherapeuticTraining)定义运动疗法是依据生物力学、人体运动学、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利用力学的因素对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训练,达到保持、重新获得功能或防止继发丧失功能的治疗方法,是物理治疗中最核心、最基本、最积极的治疗方法。其作用包括:改善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组织的血液循环、代谢和神经控制,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改善关节活动度、放松肌肉、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等。运动疗法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疗效明显,是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促进功能恢复与重建的临床康复中是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重要的治疗作用。运动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主要适应于以下方面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偏瘫、截瘫、脑瘫、脑外伤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帕金森氏症、多发性硬化、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主要问题有明显疗效,如肢体瘫痪、平衡差、无行走能力、功能独立性丧失和眼部受损等,特别是运动功能方面的障碍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限,因此,运动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章主要介绍运动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二、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运动疗法是利用最常见的生理性刺激,对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使机体为适应运动的需要,调整和重塑组织功能。运动疗法通过神经反射、神经体液和生物力学作用等途径,对人体的局部和全身功能产生相应的影响和改变,改善原来失调的机体状态。其基本作用机制是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增强心肺和呼吸功能,并维持和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新的代偿机制形成。(一)运动疗法对心血管的影响机体在参加运动时将引起心血管系统复杂的调节作用,调节幅度的大小将取决于参与运动的强度。运动疗法对心血管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加对肌肉运动时氧和各类物质的输入以及各类代谢物质的排出。Gurncy等报道脊髓损伤患者经过12周的踏车和手臂摇车训练,峰值吸氧量(VO2peak)显著增加。但停止训练后,VO2peak和最大运动负荷显著降低,这表明脊髓损伤患者应坚持训练和运动,通过运动疗法改善心血管功能。(二)运动疗法对肺功能的影响肌肉参与运动时,呼吸频率会产生变化,肺通气量也随之变化。随着运动负荷的加大和通气量的加大,吸氧量同时增加。超过无氧阈时,无氧代谢产物即酸性产物经血液中的缓冲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为排除较多的二氧化碳,通气量即增多。当运动在一定的负荷量下进行时,运动开始时摄氧量很快增高,达到稳定状态时即维持在相当的水平,运动停止后缓慢下降直至安静水平。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通过运动疗法如呼吸肌训练和全身有氧训练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障碍。Silva等研究了12例脊髓损伤患者和12例正常人双上肢进行有氧训练时对通气肌耐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训练后,患者通气功能和通气肌耐力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水平接近。另一研究报告发现,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经过8周的呼吸肌肌力训练,肺活量提高8%±4.36%,功能性残气量增高15%±5.96%,同时,呼吸困难程度减轻了43%±21.30%。(三)运动疗法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运动疗法是中枢神经系统最有效的刺激形式,日常生活中的任何运动均可导致向中枢神经提供感觉、运动和反射性传入。反复多次学习、刺激是条件反射的综合反应,随运动复杂性的增加,大脑皮层将建立暂时性的联系和条件反射,神经活动的兴奋灵活性和反应性都得以提高。据文献报道,运动疗法对缺血性脑梗塞患者在改善感觉、运动和行为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疗效。一些基础研究也表明,运动疗法可激活脑梗塞大鼠大脑梗死灶周围和对侧相应皮质神经元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Ding等认为,运动训练可增加脑梗死区的微血管数量,以及神经再生相关因子NGF、BDNF水平,从而加快神经修复。Matteis等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的研究发现,患侧上肢的关节分别进行被动活动与主动运动时,对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增加值是相同的,提示脑卒中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可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运动训练可以促进脑梗死大鼠的运动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其机制可能在于运动促进了大脑相应区域的突触结构和传递的可塑变化,使神经系统发生功能重组和代偿。因此,运动疗法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三、运动疗法种类和方法运动疗法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两方面。(1)主动运动(activemovement):指患者主动以肌肉收缩形式完成的运动。运动时既不需要助力,亦不用克服外来阻力的一种功能运动,如关节的运动、肌肉力量的训练、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等。它是运动疗法的主导方法,更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此方法对肌肉、关节运动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作用。主动运动是患者在主观感觉下,根据疾病恢复的需要,进行单关节或多关节、单方向或多方向的运动。运动的速度和幅度可随需要进行调整。主动运动又可分为等张运动、等长运动和特殊主动运动(传递神经冲动)三种类型。等长运动(isometricmovement),又称静力性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之间的距离无变化,其肌纤维长度基本不变,亦不发生关节运动,但肌张力明显增高,等长训练是增强肌力的最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关节不能活动,但需要锻炼肌肉力量的情况下,如肢体骨折处于固定期,采取这种运动不会引起骨折错位,还可用于因肌肉无力而不能完成关节运动的情况;等张运动(isotoniccontraction)指在有阻力的情况下进行的肌肉收缩,收缩过程中肌张力基本保持不变,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的运动;包括以下类型:向心性收缩(concentriccontraction)和离心性收缩(eccentriccontraction);传递神经冲动是患者试图运动肌肉的一种练习,能促进肌肉的神经支配功能恢复,广泛应用于偏瘫、截瘫和周围神经损伤后丧失功能的肌肉。一般与被动运动配合应用,能有效地促进主动运动的恢复。(2)被动运动(passivemovement)是指借助外力,如他人、患者健肢或器械的力量,来帮助肌肉和关节作被动练习,以恢复其功能,如牵引、按摩、关节松动手法、肌肉牵拉等。通过适当的关节被动运动,可保持肌肉的生理长度和张力,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主要适应于肌痉挛或肌肉瘫痪引起的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在神经功能恢复前应及早进行关节的被动运动。被动运动一般应在无疼痛范围内进行,动作要缓慢,逐渐加大活动度,使患肢关节做由小到大范围的被动活动,严禁暴力动作。四、常用的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常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心肺功能疾患,其中包括:1.基础运动疗法: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运动疗法;加强平衡能力的运动疗法;矫正步态的运动疗法;增强心肺功能和全身耐力的运动疗法等。2.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生理学方法: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PNF);ROOD疗法等。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