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学形象引发的影响:•这个形象诞生不久,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就说法国也有这样的人。印度作家班纳吉、危地马拉作家米盖尔、美国鲁迅研究家莱伊尔等都说他们的国家也有这样的人物。•莱伊尔1981年参加鲁迅百年诞辰活动,曾到上海虹口公园瞻仰鲁迅墓,他向鲁迅像鞠了一躬,然后说:“我就是这样的人。”·名人:阿Q年龄:三十出头籍贯:不详身份地位: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工作:打零工外形特征:头上有癞疮疤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生平最得意的事:欺负小尼姑生平最恼火的事:1、向吴妈求爱,被拒2、让小D抢了饭碗生平最值得炫耀的事:进过城并看过杀头最受人欢迎的时候:从城里带东西回来的日子生前最后一句话: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口头禅:妈妈的《阿Q正传》•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各章节内容概括:•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介绍了阿Q的身世、处境;(序幕)•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着重介绍阿Q的精神胜利法;(开端)•第四章“恋爱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发展)•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后,对革命的极度失望;(高潮)•第九章“大团圆”,写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以后,阿Q惨遭杀害。(结局)背景介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我国君主专治制度。•由于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封建势力的狡猾与凶残。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依然如故,封建势力没有受到打击,他们纷纷投机革命,篡夺和把持各种政权,反过手来镇压和屠杀革命群众和革命党人。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阿Q的形象分析方法:•一是抓住他革命的全过程,二是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心理现象。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实际上包含着内心深处的不满和抗议,是不甘心于失败、力图摆脱失败的心理表现。当人们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时,往往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绝望处境。事实上这是在想象和幻觉中。只不过在大多数人身上,这是偶然的表现;而在阿Q身上,这种精神胜利法居于统治地位。“革命”与“不准革命”阿Q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革命消息传来时,未庄人有什么反应?革命举人老爷:将箱子寄存在赵太爷家,排转折亲赵太爷:低声下气(“老Q”)茶房酒肆:人心摇动、谣言旺盛(革命党“白盔白甲,穿崇正皇帝的素”)革命消息传来时,未庄人有什么反应?阿Q:但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革命思考:1、“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为什么他们还是排了“转折亲”?2、“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又说明了什么?3、阿Q对于革命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深恶而痛绝神往从对话和神态描写中,表现了赵太爷、赵秀才、赵白眼和阿Q怎样的性格特点?直呼“阿Q”因为阿Q不理睬赵太爷,心急,年轻气盛。阿……Q哥我们这样的穷朋友赵太爷的穷本家,狐假虎威,欺负更穷的人,现在见风使舵套近乎,为主子探听风声。料不到名字会和“老‘字联结奴性的表现“你总比我有钱”道出处于最底层,朦胧的阶级意识赵秀才:赵白眼:阿Q把“阿”改成“老”字说明过去对阿Q的蔑视,如今阿Q要革命了,不得不对他表示敬重。怯怯的反映他的惊恐不安。低声放不下太爷架子。“现在……发财吗?”想探听阿Q革命是否会革到他头上,惊恐中暗藏狡猾。赵太爷之流对革命的态度:赵太爷惊恐造反了!造反了!1、在阿Q的心目中,革命党是什么样子?2、阿Q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他要革谁的命?3、阿Q付诸实行的“革命行为”有哪些?革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1、喊口号2、用一枝竹筷将辫子盘在头顶上3、到静修庵“革命”4、投降“革命党”假洋鬼子群众:既反映了农民的愚昧无知,也反映了革命党人没有去启发农民的觉悟。革命“革命对象”:“革命行为”:革命第八章不准革命未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现实?人心“日见其安静了”,“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举人老爷也作做了什么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革命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不好的革命党未庄人认识守旧将辫子盘在头顶上“盘”刻画投机革命的嘴脸。阿Q对革命的态度:神往——失意1、谁不准阿Q革命?2、他为什么不准阿Q革命?不准革命假洋鬼子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资产阶级投机分子革命前革命后A、没有共同利益B、维护自己的身份阿Q去找假洋鬼子前后的心情变化及其作用:前:怯怯的进去、轻轻的走进了、终于用十二分的勇气开口了。后: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说明阿Q结识革命党的失败,是假洋鬼子们扼杀的结果,也是辛亥革命本身不彻底所造成的,而他自身的愚昧、落后也注定了他只能有这个唯一的结局。阿Q对革命的态度:神往——失意——破灭让我们来看看假洋鬼子在革命中的种种表现,他革命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不准革命假洋鬼子与“素不相能”的赵秀才勾结砸龙牌,抢宣德炉对阿Q扬起哭丧棒进城拉关系,买得“银桃子”“革命”行为:“革命”目的:投机革命资产阶级势力和封建势力:趁机投机革命,夺取革命果实。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叙述赵家遭劫的事有什么作用?•反映了革命以后没有解决根本的矛盾,致使社会秩序大乱,给趁火打劫之徒大开方便之门。•与课文开头举人老爷下乡寄放箱子相呼应,交代了箱子的去向。•呼应阿Q的革命狂想。•为阿Q的最后“伏法”作了铺垫。未庄革命前后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人心摇动、谣言旺盛前后日见其安静赵太爷等低声下气戴银桃子拆辫子长辫子剪辫子、盘辫子知县(政治)把总(军事)还是把总(改了名)革命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反革命窃取了革命的领导权,反过来镇压革命。革命严重脱离群众,带有妥协性和不彻底性。思考还是知县未庄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黑暗、寂静、太平(反语)、更漆黑、关好大门等未庄革命三部曲:不安——骚动——太平通过分析阿Q、假洋鬼子在“革命”与“不准革命”章节的种种表现,探究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感悟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阿Q其人之我见林兴宅论阿Q性格十大方面1•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林兴宅论阿Q性格十大方面2•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归纳主题:通过阿Q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我国国民的病态心理,画出了“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无情地鞭挞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精神毒害,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活灵活现地刻画了阿Q的灵魂,刻画了他在辛亥革命中的思想情感的变化,他的革命冲动、革命理想,他的失意、愤怒。•完全是阿Q式的语言,合理的成分与荒唐的成分相互交错。•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心理描写是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