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社会经济角度看环境问题环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特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整体。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自然环境创造了人,人又改变自然环境。人以其社会活动影响和改造自然环境。人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以维持其生命过程。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活动是一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强有力的因素。当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时,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共同优化,反之,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不能协调时,将导致外界环境的恶化,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代工业建立之前,环境对于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界无偿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着,环境问题只是在大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为人们认识。一社会与环境1环境社会学的诞生上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西方工业国家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由此而引发的民众环境意识普遍觉醒和环保运动的发展壮大给各国社会和国际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国家相继出台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国际间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协商会议也日益增多。进入90年代,环境保护已经从科学家和民众的呼声变为大多数国家领导人的共识,至此围绕着环境问题整个世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78年,美国社会学家R·E·邓拉普和W·R·卡顿撰写的论文《环境社会学:一个新的范式》公开发表,该文被认为是环境社会学正式形成的标志。在文章中,两位学者向传统社会学的基本范式提出了挑战,创造了“新生态范式”的理论概念。在此之前,西方传统社会学中也存在着一些资源环境管理方面的浅显研究,如荒野、森林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及社会效用等。但在邓拉普等人的眼中,这只能算作是“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而环境社会学则应当着重研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议题进入公众视野,全球性的环境变化再度抓住人们的眼球。联合国在1992年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更是将环境议题提到了新的高度,学术界对于环境问题的研究热情也再度被点燃,环境社会学在学术共同体中也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此阶段,区域性的环境社会学研究已经开始向全球扩散了,北美的环境社会学扩散到欧洲、东亚等地,日本的环境社会学研究也引起了欧美和中国的关注。21世纪以来,环境社会学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国内、国际层面的生态环境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西方环境社会学者的关注,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研究中国、印度、巴西、南非、越南等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治理。同时环境治理的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着环境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对各国环境治理的条件与模式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在此阶段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变得更加迫切,同时也更加2艰难。与此同时,全球性的环境社会学社区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其中,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快速发展也是环境社会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新学科的成立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学术团体和组织的产生和发展:1974年美国的社会问题研究委员会率先成立了环境社会学特别委员会这一学术分支机构,第二年美国社会学协会也成立了环境社会学分会。这些学术机构的成立标志着环境破坏导致种种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环境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国际社会学学会下属的环境和社会组与社会生态组于1992年合并成环境和社会研究委员会,这是国际上第一个环境社会学研究机构。从此,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从工业化引起污染的清洁问题开始向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转变。2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应当围绕环境问题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影响来进行。环境的改善和恶化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好的或坏的结果,而环境的变化往往都是人类的行为使然。因此,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就是阐述人类行为导致环境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各种影响的社会特征及其问题的根源。因此环境社会学的具体研究领域应当包括:(1)政府、企业和组织对环境问题的反应;(2)人类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灾难的反应;(3)环境问题社会影响评估;(4)能源及其他资源短缺的社会影响;(5)社会不平等与环境风险之间的关系;(6)公众意识、环境主义和环境运动;(7)环境问题及政策的国家比较;(8)对公众环境态度变化的调查;(9)与环境相关的大规模社会变迁;(10)人口增长、贫富差距与环境的关系。有的社会学家还指出,环境社会学不仅要研究环境与社会的一般关系,而且要了解环境与社会相互影响、制约、作用的机制,从而探讨在环境问题上决定人类行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思想根源。3从社会角度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所出现的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类。有自然因素作用所产生的问题是原生环境问题;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源生环境条件变异而产生的各种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其具有成为社会问题的四个基本要素:(1)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这种失调进而导致了人与人关系失调;(2)它影响到了社会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正常生活,如全球变暖的影响;(3)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已逐步成为全人类大多数人首要关注的问题;(4)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它需要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合作。因此,环境问题从产生开始,就与社会问题密不可分,进而深刻的影响这社会的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的社会行为而产生的,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现,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环境问题的形式从而体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冲突,矛盾还有合作,竞争都是环境问题的本质。要真正的治理环境问题不能忽视次生问题,次生问题是人类行动产生的,是人为的,也就是可以改善的,可教育的,能被人自身所改变的,那么就要着重分析人在各个环节的影响,要将眼光从一个宏观的角度精确到个人的,群体的方向。3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环境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环境保护的教育缺失,全民的环境意识低。因此应该建构一个更加完善、更加鲜活的社会系统,创建一套环保的行为规范,用以指导国民的环保行为,防止他们的行为盲从和行为失范。社会应该力图建构一种道德约束机制,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心里默认导向在无形中约束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利用社会系统的力量来引导人们内心的想法,从传统的“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二经济与环境1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大多数国家现代化过程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环境问题。19世纪80年代,美国第一次意识到自然界赋予的公共环境产品已相对稀缺。1895年左右,工业废物的排放问题被提到了议会。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开发的十年”的60年代,韩国的经济出现了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但同时,以“汉江污染”为代表,韩国的环境、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本于战后50年代中期,经过经济恢复之后,进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长9.8%,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业和高资源能源投入,巨大规模经济加上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害大国。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后,被称为“富裕中的贫困地区”。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近年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同样出现了环境恶化等问题。2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进入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尽快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相同任务,因此经济发展不约而同成为各国政府追求的核心目标。发展中国家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的投资,并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然而这种增长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体现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上。人类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物质财富迅速增加的同时,不断吞噬自然资源,导致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生态系统日益衰退。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除了人们未能认识自然生态规律外,从经济原因上分析,主要是人们没有全面权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考虑近期的直接的经济效果,忽视了经济发展给自然和社会带来的长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把水、空气等环境资源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偿资源”,把大自然当作净化废弃物的场所,不必付出任何代价和劳动。这种发展经济的方式,在生产规模不大、人口不多的时代,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程度上都是有限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社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密度不断提高,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大大超过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排入环境的废弃物大大超过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进入20时机70年代,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不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发展战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开始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人和自然、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反思,经济增长观向着经济发展观等目标多元化的方向转变。许多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一起筹商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的4对策,估量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防治污染的费用和效益,从经济角度选择防治污染的途径和方案,有的还把控制污染纳入投入-产出经济分析表中进行研究。这样,在70年代初出现了污染经济学或称公害经济学的著作,阐述防治环境污染的经济问题。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失业、社会分配不公等经济问题。自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控制人口等诸多方面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环境经济学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是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能建立在环境容量资源的适度承载能力基础之上,以便利用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从经济角度解决环境问题实行征税或补贴的政策: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政府应征税,其数额应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它成员造成的损失,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使其因此而承担污染成本从而消除外部影响。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政府则可以采取补贴的办法,使企业的私人收益与社会利益相等。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相等,则资源配置便可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其产权关系界定不清晰,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外部性问题。所以,将产权途径引入环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强化市场机制的运行并补充政府的干预,促进环境管理优化。作为政府,主要通过设计制度、保护产权,使环境保护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润紧密相连,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加大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环保投入的实质是对环境的一种补偿,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保证。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经验表明,要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环保投入须达到GDP的1.5%,要使环境改善须达到GDP的2.5%。因此,要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就必须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加大审计部门对环保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建设,同时又对环境污染单位执行排污收费制度,环保资金的一收一支构成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环保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检查,建立环境治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反馈报告制度,对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做出审计。通过审计,既能监督此类资金是否得到合理合法的使用,又能充分发挥环保资金的效益。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学校、文艺、广告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传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