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和规划背景…………………………………11.现状概况…………………………………12.规划背景…………………………………2第二章、规划依据与原则…………………………………41.规划依据…………………………………42.规划原则…………………………………5第三章、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71.规划期限…………………………………72.规划范围…………………………………7第四章、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目标…………………………………81.国际、国内与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背景…………………………………82.磐安县历次总体规划回顾…………………………………93.经济发展现状分析…………………………………114.产业结构…………………………………115.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识别…………………………………136.城市发展的优势条件…………………………………147.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158.城市发展总目标…………………………………179.区域协调发展策略…………………………………1710.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1811.经济与社会发展策略…………………………………1912.土地利用开发策略…………………………………20第五章、县域城镇体系布局…………………………………231.城镇体系现状分析…………………………………232.城镇体系规划…………………………………263.县域人口发展…………………………………304.县域土地资源与城市建设用地发展…………………………………325.县域基础设施规划…………………………………34第六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361.城市性质…………………………………362.城市人口规模控制…………………………………363.城市用地规模控制…………………………………38第七章、城市总体布局…………………………………451.城市功能布局与发展方向——两个支柱、三种职能、四个板块……………452.城市用地展方向及布局调整…………………………………463.城市道路交通架构…………………………………474.城市产业布局及发展引导…………………………………475.城市特色的形成…………………………………48第八章、居住用地规划…………………………………501.居住用地发展状况…………………………………502.规划原则…………………………………503.规划目标…………………………………514.布局结构…………………………………52第九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541.公共设施的范畴及发展目标…………………………………542.行政办公用规划…………………………………563.商业贸易设施用地…………………………………564.教育设施用地…………………………………585.文化设施用地…………………………………606.社会福利设施用地…………………………………627.医疗卫生设施用地…………………………………638.体育设施用地…………………………………65第十章、工业用地规划…………………………………671.工业发展状况…………………………………672.工业发展策略…………………………………683.工业用地布局现状…………………………………694.工业用地规划…………………………………69第十一章、仓储用地规划…………………………………711.现状及存在问题…………………………………712.仓储用地规划布局…………………………………71第十二章、绿地系统与城市景观规划…………………………………721.绿地系统…………………………………722.城市景观规划…………………………………73第十三章、对外交通规划…………………………………751.对外交通系统的现状及问题…………………………………752.对外交通设施发展前景分析…………………………………753.对外交通系统规划…………………………………77第十四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791.内部道路交通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92.内部道路交通系统规划…………………………………793.公共交通发展战略…………………………………804.道路交通设施…………………………………80第十五章、市政基础设施…………………………………831.现状概况…………………………………832.现状设施评价…………………………………853.市政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策略…………………………………864.基础设施规划依据…………………………………885.给水系统规划…………………………………886.排水系统规划…………………………………927.电力系统规划…………………………………948.邮政电信系统规划…………………………………959.燃气系统规划…………………………………9610.环境卫生工程规划…………………………………9811.城市防洪规划…………………………………10012.城市消防…………………………………10213.人防规划…………………………………10214.防震、抗震规划…………………………………10315.地质灾害防治规划…………………………………104第十六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051.生态环境保护…………………………………1052.县城环境质量分析…………………………………1063.环境分区及环境控制标准…………………………………1074.历史古迹与传统街区保护…………………………………108第十七章、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规划…………………………………1111.磐安县地理条件概况…………………………………1112.旅游资源分析…………………………………1113.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134.旅游规划…………………………………114第十八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1171.规划原则…………………………………1172.近期建设年限及发展规模…………………………………1173.近期建设目标…………………………………1174.近期建设重点项目…………………………………118第十九章、城市远景规划构想…………………………………125第二十章、城市郊区规划…………………………………1271.郊区范围…………………………………1272.郊区范围内城市对外交通设施规划布局……………………………1273.郊区范围内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布局…………………………………1274.主要农副食品基地规划…………………………………128第二十一章、总体规划的实施、管理建议…………………………………1291.相关规划的编制…………………………………1292.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运作机制…………………………………1293.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1304.制定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导向的公共政策…………………………………131第一章、现状概况和规划背景1.规划背景2002年年底,磐安县建设局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商讨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磐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事宜。经过几个月的酝酿与准备,2003年2月,双方进入项目合作的实质性阶段。春节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磐安县建设局共同组成的磐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组开始现场工作。2003年2月底,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面总结现场工作资料,进行了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根据项目合同,磐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应于2003年3月完成规划纲要(方案)工作,于2003年4月进入总体规划设计阶段,并于4月底、5月底前后进行总体规划方案的讨论工作,于2003年7月完成初步工作成果,2003年9月磐安县人大常委会审查通过了磐安县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2003年12月由金华市规划局领导主持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鉴定会,并通过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月金华市人民政府对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在春节后的工作组现场工作中,涉及到统计局、民政局、发展计划局、县政府办公室、经贸局、公安局、交警大队、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农业局、旅游局、人民银行、文教局、卫生局、交通局、公交公司、水利局、自来水公司、供电局、电信局、邮政局、广电局、消防队、燃气公司、环保局等,各个部门提供了图纸标示和书面意见。1.1修编工作方法本次总体规划修编正处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和长三角经济发展高潮期,也处在国家的城市发展政策、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政策的调整时期。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使得城市政府和城市规划专业人员都能够比较冷静地回顾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得失和城市规划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与思考城市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景,选择比较切合实际的城市发展目标,制定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的发展规划。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在磐安县于1984年、1991年、1997年三次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结合城市发展情况和宏观政策、经济环境调整的进一步修编工作。经过3轮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使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设计研究单位可以认真地总结20年来城市总体规划技术工作的得失,吸取成功经验,进行技术手段和方法上的尝试和完善。在磐安县政府的支持下,在城市规划院技术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在规划修编工作组和协作单位的努力下,本次规划修编工作在满足国家、省、市、地方关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基本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对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在技术层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本次规划修编更好地服务于磐安的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需求。1.2修编技术路线以磐安城市发展与规划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规划成果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为目标;在深入细致的现状调查和专题研究基础上,重点把握区域与城市发展条件、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与开发、生态环境、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与利用等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成果的可操作性。1.3技术方法加强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开展既有一定广度又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扩展规划思路。2.现状概况2.1政区概况磐安县建县历史虽然不长,但行政区划归属多变。今磐安地域在春秋战国时代属越国统辖范围,自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始,分属东阳、永康、缙云和天台。清初曾设四平县,稍时即废。1939年7月1日正式置县,以1939年设立的大盘山绥靖区为基础,划东阳、永康、缙云、天台四县边缘山区建县,县治设今大盘镇学田村。1949年10月30日,磐安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县城设安文,属金华专区。1958年撤县,辖境并入东阳。1983年7月,国务院决定恢复磐安县,县城仍设安文镇。恢复后的磐安县比原来增加岭口、玉峰、尖山、胡宅、前山五个乡镇,属浙江省金华地区。1985年5月,金华地区撤销,金华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制,磐安县属金华管辖。2.2地理位置磐安县地处浙江省中部地区,位于东经120º17’——120º47’、北纬28º49’——29º19’。东与天台县、新昌县相连,南与仙居县毗邻,西部与缙云县、永康市接壤,北与东阳市相连。县域呈东西短、南北长的形态,东西47公里,南北54公里,总面积1198.88平方公里。磐安县目前县城所在地安文镇位于县域西部,东经120º26’、北纬29º’03,镇域面积90.03平方公里。镇区北距杭州市216公里、南至温州市261公里、西至金华市126公里、北至宁波市212公里。2.3社会经济概况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2%,比1998年增长9.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6795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2.41%;按三次产业分,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6.5:48.2:25.3。全市农业总产值6.29亿元,工业总产值31.71亿元,财政收入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130万元。2.4县域人口分布情况到2002年底磐安县人口共计20.6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