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事迹材料(精选多篇)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事迹材料踏实做人,认真做事——记xxx医院外一科xxx同志xxx男xxx年xx月xx日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主治医师。xxx同志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积极投身于医疗体制改革和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所系,生命相托”。xxx同志从医以来,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他的使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更是树立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自己的工作与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等工作紧密结合,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一直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不仅解决患者身体上的疾苦,同时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xxx同志在工作中,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特别是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盛行时,他时刻警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我一定要恪守医德,不为利所惑,我要做好先锋表率”。正因为xxx同志的优良职业道德,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所以就有一些病人会以“物质形式”表达感激之情,但在这时,xxx同志仍然立场坚定,婉言谢绝或立即退还。到目前,他已婉拒“红包”数千元,为提升我院行业形象做出优异成绩。2014年至2014年xxx同志连续被医院评为年度考核“优秀个人”。在2014年院内三基考试获“一等奖”,2014年院内心肺复苏比赛获一等奖。xxx同志不管在医德医风、专业技术等方面都在我院青年队伍中起到了先锋表率作用。2014年,xxx同志从xxx医院重症监护室学成归来,同年,医院创伤外科组建成立。xxx同志协助科主任,组建医院重症监护室,并把重症监护新观念、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比如:深静脉置管、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全静脉营养支持、中心静脉压监测、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有创血压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技术、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技术等。2014年医院重症监护室正式成立,xxx同志亲自管理危重患者,经常几天几夜守在危重患者床旁而不能回家休息,用自己精湛的重症监护技术挽回了许多患者的宝贵生命,提高了我院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医院创伤外科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发展到集骨科、脑外科、重症监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这些都有xxx洒下的辛勤汗水、倾注的大量心血。同时xxx同志积极倡导住院总医师工作制度,为创伤外科的医疗质量管理提档升级。更值得称赞的是自重症监护室成立以来,xxx同志除春节短暂休假几天外,平时的假节日从不休息,将全部身心投入到重症监护室工作中,为医院的改革与发展,为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xxx同志作为一名基层中共党员,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从事着平凡的医务工作,无惊人的壮举,也无耀眼的光环荣誉,唯有一份执着: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第三篇:优秀医务工作者事迹材料优秀医务工作者事迹材料作为一名普通医生,我以乐观的心态扎根基层,恪守本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希望能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一曲为人民服务的动人乐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家做好服务。在这朴实无华的岗位上,留下许许多多让我感动,让我温暖,让我感到无比幸福的事情。记得在一次下乡的时候,我接到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那是一位40多岁的妇女,当时她的声音非常的无力,“张大夫,您快救救我吧。”“你怎么了?你是哪个村的?”那微弱的声音告诉我情况非常严重。电话的另一头继续说“我是河北村的崔霞,我有糖尿病,心脏病,我突然跌到在地上,不能动换了,现在感觉不行了,一点力气也没有,家里没有人啊,我按您上次讲课时发我的卡片给你打的电话,您快来吧。我真的不行了。”说完就没有了声音。我来不及多想,拿起血压表、血糖仪和一些急救的药品,飞奔了出去。当时雨下的正大,我顾不上带上雨具,叫上急救车直奔河北村,结果患者的家在一个胡同里,车开不进去,还有300米的路,雨下的正大,考虑到患者的病情,我和司机互看了一下,直接打开车门,冲进患者的家中。当时病人正躺在地上,还有意识,我们赶紧给测了血糖,量了血压。原来是糖尿病20几年了,发生低血糖反应,当时心率也不正常。我们马上做了紧急处理后,同时把她送往医院住院治疗,病人一天天好了起来。一年过去了,在一次下乡糖尿病知识普及课上,课刚刚讲完,一位中年妇女冲到讲台上,涨红着脸,紧抓着我的手,对着我,另一只手在兜里摸索。我看着她,她着急的说不出话来了,一会儿,她从兜里摸出了一张我以前制作的医患联系卡,指着卡片上我的照片,无比激动的说:“张大夫,我可算又见到你了,是你救了我啊!”我一见,是崔霞。问她现在怎么样了,她把我拉到一边,跟我说:“我现在很好,也很踏实。我女儿在北京上班,一直让我去北京住,让我去大医院好好看看。我说我哪也不去,张大夫人好,看病好,她对我的病很了解,这里有张大夫我踏实。我有卡片什么时候都能找到她,北京再好也没有张大夫。我打个电话,不管怎么样,张大夫都会来。在北京,你去上班,谁能像张大夫一样随叫随到?”看着她那信任的眼神,含着泪水带着感激的双眼。我突然发现,自己份内的工作不简单是治病救人,还可以给到他们一份信任和保障,让她们住在这里很放心,有保障。这让我也很感动,鞭策着我,也更坚定了我做好基层医生的决心。曾经有人问我?你天天24小时手机开机,每天坐诊还要下乡讲课发卡片,你不累吗?我说:“我不累,我感觉很幸福。幸福是种感受,这种感受是别人无法给予,也不会轻易得到的。”第四篇:优秀医务工作者事迹材料优秀医务工作者事迹材料我叫王xx,女,39岁。自1991年7月从河南省人民医院卫校毕业以来,已经是20个春秋过去。时光像流水一样悄悄漫过我的生命,而身着工作服的我依然感觉是那么美丽、圣洁。护理工作,琐碎、繁杂、沉重,是体力劳动、也是脑力劳动,同时又是最精细的艺术,需要情感、需要创造、探索。一个优秀的护士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要有健康的身体、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要有较强的自控力,要有严谨细微、主动勤快、果断敏捷、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我不但深知这些理论要求,更是在我的20年的工作中,时时刻刻地体现着这些要求。对每一项不管是份内的还是份外的工作,我都是积极主动、认认真真、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那些比较麻烦、脏的活我更是抢着承揽。用自己娴熟的护理技术,亲切的服务态度使每个病人都能尽快地恢复健康,使每个走近医院的人都感到身心愉悦舒畅。而在现代各种知识都飞速发展的今天,我知道,仅有一颗爱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1999年开始,我报考了自学考试,2014年,我取得了大专毕业证。2014年,我又通过了主管护师的职称考试。然后,我又主动申请,到上级医院里进修学习一年。平时,我还从网络里、杂志上学习新的知识理论,为自己充电。非典时期,我身背药壶,手拿体温计,站在太阳下的马路边,为进入本区的人、车消毒。周六的广场上,我是献血队伍中的一员,至今,我累计献血已达4000毫升。同时,我还经常不断地义务做着无偿献血的宣传。南水北调移民工作中,我远赴淅川,面对乱打乱骂的精神病人,我勇敢地上前,并把她安全接到安置点。没有家属陪伴的老年病人,我像女儿一样为他们端水喂饭、擦屎接尿、穿衣系扣、修剪指趾甲。在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中,我把观察到的情况,药物的厂家、批号一一挨个细致地如实填报,为单位赢得了先进集体的称号,自己也被评为先进个人。值夜班时,为能及时巡视到病人的情况,而又不影响病人的休息,我拿着手电筒,站在凳子上从门上边的玻璃处观察病人的呼吸。几乎每隔半小时就要来回把整个病房查一遍。就像提灯女神,我们的南丁格尔老师一样。面对新手护士,我不但是一个老师,还把自己的身体也当成了教学用具,伸出自己的手,让学生先从我这里练习静脉扎针。不仅从技术上带教,还从做人的原则,职业道德上言传身教,使她们不但学到了技术,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为一名高年资的护士,又是护士长。我不但努力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协助领导搞好病区的管理。对医生开出的医嘱更是严格查对,把关好医嘱单的书写和药物的用量等。强烈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使我经常是提前上班、最后下班。在医院的每一刻每一秒钟都是不停地穿刺、换水、拔针、铺床、吸氧、导尿、灌肠、交待病人注意事项、健康教育,书写护理记录单、查对医嘱、打扫卫生等,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可是,等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强提着劲回到家中后,倒在沙发上我就再也起不来,吃饭都还得要我年迈的母亲来为我盛好。所以,作为一名护士,我觉得好对不起我的家人,但我可以拍着良心说,我对得起我的单位,对得起我的每一位病人。岁月憔悴了红颜,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春去秋来,不知多少病人满面愁容、痛苦不堪而来,灿烂微笑而去;不知多少病人从我这里增强了战胜病魔和重新生活的勇气,不知多少病人从我这里学到了卫生知识,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知我为此洒下了多少汗水心血。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我用爱书写着生命的感动。青春,被定格在白大褂中,燕尾帽下,我用奉献丈量着生命的长度……第五篇:优秀医务工作者事迹材料附件2董秉奇董秉奇,湖北省天门县人,外科学家。1924年毕业于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次年到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任医师、主治医师。1932年赴哈佛大学医学院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34年后回国,曾任上海医学院附属红十字会医院外科主任、教授,汉口重伤员医院外科主任,长沙中国红十字总会医疗救护队中区大队长,成都华西、齐鲁、中央三大学联合医院外科主任,四川省卫生处处长。1950年,受西南军区卫生部聘请来渝工作,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兼卫生顾问、西南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第二军医大学医学院第二院长、第七军医大学第一副校长等职务。还曾担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市分会理事长、中华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市分会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第一届政协委员等职。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参加救护抗日伤员的工作。为此,他在上海组建了第二、第四伤员医院,同年9月离沪去汉口重伤员医院担任外科主任,次年受林可胜聘请,任中国红石会总会医疗救护大队中区大队长,从事伤员救治,并在长沙湘雅学院设立后方医院,对后送伤员开展治疗工作。在繁忙工作中,还特意看望了参加新四军的上海医学院吴之理等部分同学,鼓励他们好好医治学四军伤员。当了解到新四军医治伤员有困难时,立即向林可胜总队长汇报,派出两支医疗队到新四军工作,其中有的成员参加了新四军。他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外科医疗与教学工作。他的外科技术全面,造诣颇深,在腹部外科、胸外科、整形外科、脑外科等领域均有独到之处,是我国开展整形外科、胸部外科的先驱之一。1935年,他应用胸廓成型术治疗肺结核,13个月内治疗120例,死亡率仅为1.7%,明显低于当时国外报导,他的经验受到国内重视,一致认为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当时上海只能作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他首先倡导静脉滴注。四川地区胆道蛔虫与胆道结石极为常见,当时上腹部被视为手术禁区,他于40年代就提出胆道疾患可用急症手术的观点,开展了胆道手术,打开了胆道外科的新局面。1943年,他开展了额叶切开术治疗疼痛性疾病,收到较好效果,早在30年代,他就展开了面部整形手术,是我国整形外科的开拓者,他手术技术娴熟、敏捷,操作严谨,抗战初期,在伤员多,麻醉药品不足条件下,他采用氯仿作麻醉,从未发生过危险。他对病人极端负责,手术计划周密,尽力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的危险,他能在20分钟内完成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他工作深入,积极负责,对病人十分关心,每当下级卫生报告病情后,他总是再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细致地检查,准确诊断。在医院工作期间,坚持早晚看生病人,细致地观察手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他一生治学严谨,以身作则,在担任校领导期间,仍经常参加医院外科手术、查房。他非常重视外科人才的培养,严格要求,热情指导,哪怕是一些细致的错误或者失误,他也会指出,直到弄懂为止。他领导开办外科医师训练班,为西南边防部队培养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