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寡占市场:进入与退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8讲进入、容纳与退出刘东勋2011-5-30第一稿2020年5月3日星期日引言•乔·贝恩(1956)把进入壁垒定义为允许在位企业赚取超过正常利润、而不受到进入威胁的一切因素•包括政府限制、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别优势、资本要求,等等•贝恩还提出了在位企业面临进入威胁时可能采取的三种策略:进入封锁、进入遏制、进入容纳•乔治·斯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就是新进入企业必须承担而在位企业无须承担的成本§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乔·贝恩(1956):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只有有限个企业可以生存并获得正的利润而不会导致进入LACQCMESD1D2§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威廉·鲍莫尔、约翰·潘则和罗伯特·威利格(1982):市场上只有一家或有限个企业仍然存在着潜在竞争§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8.1.1固定成本和沉淀成本•固定成本:若只有1个时期,固定成本是企业为了生产所必须承担并与产量多寡无关的成本。C(q)=f+c·qQCf§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若有2个时期,每期生产q>0,成本为2(f+cq),f为每期的固定成本•若无进入威胁和退出成本,在第1期生产2q,第2期生产0将是比较经济的:C(q)=f+2cq2(f+cq)•更一般地说,将生产时期除以2和加倍的生产强度会节省固定成本。这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生产所有产量是最有利的§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为避免出现上述极端结论,可把固定成本看作某种意义上的沉淀成本•因为,市场的不完全性阻碍了资本的瞬时租用和劳动的瞬时雇用;或者,企业可能需要进行前向专用投资•沉淀成本是在较长时期内能够创造收入流却永远不能收回的投资成本§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固定成本和沉淀成本的差异只是程度上的问题,而非本质问题•固定成本和沉淀成本都假设,在承诺行动时期内,投资都不能收回§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8.1.2可竞争性•按照鲍莫尔(1982),考察一个n家企业的同质产品行业,所有企业的生产技术都相同,产量q的成本为C(q),C(0)=0•我们把企业分为两类:在位企业(m个),潜在进入企业(n-m个)•市场结清(即qi=D),且所有企业利润非负(即pqi≥C(qi)),我们就说该行业格局(由在位者的产量集{q1,…,qm}和价格p所刻画)是可行的(Feasible)•若在位企业的价格给定的情况下,没有一个进入者能够获得利润(即不存在一个pe≤p和产量qe≤D(pe),使得peqeC(qe)),则该行业格局是可维持的(Sustainable)§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m1i•根据上述描述,只要沉淀成本为0,若一个行业既是可行的,又是可维持的,则该行业一定是零利润行业•定义:完全可竞争市场(PerfectlyContestableMarket)是任何一个均衡的行业格局是可维持的。该概念起源于多产品技术(范围经济ScopeEconomy),因此也适用于多产品技术的情况§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可维持性是完全可竞争市场的关键特征•对于一个收益递增的行业,传统上我们会认为这是一个自然垄断行业,因为平均成本在整个产量范围内都是递减的•但是,如果我们用可竞争性的概念重新来审视,会有新的结论§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对于一个收益递增行业(沉淀成本为0):C(q)=f+cqΠm=max{[P(q)-c]}q•若该行业是可行的,则需:Πm≥f•可维持性则要求:AC=pc•这时,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pc-c)D(pc)=f§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结论:•该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能够生存•该企业利润为0•采用平均成本定价§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ppcoqq=D(p)c+f/qcqcAVC=MC•若无沉淀成本,进入者可以采取“袭击”或“打了就跑”(Hit-and-run)策略,使得任何高于可维持的价格都是不可维持的•但现实中确实存在沉淀成本,因而会使得行业存在正的利润•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意义在于,在理论上恢复了一般均衡理论在垄断条件下仍然成立的可能性§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8.1.3消耗战•假定时间t是连续的,从0到+∞。利率为r。存在两家企业,他们在单位时间里的成本函数相同,若q>0,则成本函数为C(q)=f+cq,且C(0)=0。价格可以瞬时调整•若时刻t两家企业都在市场上,则价格等于边际成本c(伯川德均衡),且每家企业的单位时间损失为f§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若时刻t,一家企业在市场之中,价格等于垄断价格pm,企业获取瞬时利润Πm-f>0;另一家企业的利润为0•在时刻0,两家企业都在市场之中•在每一时刻,每家企业都要决定是否退出(条件是此时,另一家企业仍在市场之中)。且退出是无成本的。为简化,假设企业一旦退出,就不再返回市场。胜利者留在市场中§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我们考察这样一个均衡点:在任何一个时刻,每家企业对于退出市场还是留在市场这两种选择,是无差异的•若时刻t,两家企业都在市场中;且在t和dt之间,每家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都是xdt,这里,x=rf/(Πm-f)§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从时刻t开始,若企业1退出,他得到的利润每期都是0;若企业1坚持到t+dt,他蒙受的双头竞争损失是fdt•同时,在这个dt瞬间,企业2退出的概率是xdt。若企业2退出,企业1便会成为垄断者,并从t+dt之后,赚取总利润(Πm-f)/r。但若t+dt后,企业2仍留在市场上,企业1将愿意退出,从此获得0利润§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企业1在t时刻退出市场,与坚守到t+dt再退出市场,这两种选择无差异的条件是:0=-fdt+xdt[(Πm-f)/r]+0即fdt=xdt[(Πm-f)/r]•假设行业结果是随机的,即每家企业按照参数为x的泊松过程退出•参数是x的泊松过程是1-e-xt,这就是固定成本的折旧率§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该均衡与重新自由进入是一致的。这是由于,留在市场中的价值为0,因而,一旦某家企业退出,他就没有理由重新进入。•均衡不是唯一的:还存在不对称均衡,例如,在每个时刻,企业1都坚持留在市场中,而企业2退出市场,就是一个不对称均衡。调换两家企业,就得到另一个不对称均衡。§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如果我们抛弃完美信息假设,引入关于竞争对手固定(机会)成本的不确定性(见第九章),而且,如果对这个不确定性的忍受力充分大,那么,对称均衡也是唯一的均衡§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结论:•在一段时间内(随机的),行业中存在两家企业(技术无效),尔后,行业中只存在一家企业•企业不可获取事前租金,但他可能获取事后利润•开始,价格是竞争性的,之后它等于垄断价格。资源配置不是约束条件下(帕累托)有效的,福利要比可竞争性情况下的福利低§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消耗战模型的应用:在一个衰落的行业中,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更有可能率先退出市场?•Ghemawat&Nalebuff(1985):大企业将率先退出市场,只要大企业的瞬时双头利润为负,就会退出市场。因大企业的固定成本高,每坚持一刻的损失也就越大。例如,美国的合成碱行业和英国的铸钢业•Whinston(1986)证明,上述结论的关键是,大企业无能力“减肥”。在实际中,一家大企业在面临需求下降的时候,是能够减少工厂数目,成为一家小企业的。例如,在美国为加铅汽油生产防爆剂这个衰落的行业中,最小的生产者最先退出市场§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有一种简单情况,人们无需具有某一行业的内部知识,便可预知其未来结果:•Ghemawat&Nalebuff(1987)、Whinston(1986):如果在一次可能使企业退出的不利需求后,企业能够减少其生产能力,则大企业会把生产能力缩小到与其竞争对手的生产能力相等为止。此后,两家企业对称地缩小生产能力。§8.1固定成本:自然垄断和可竞争性•§8.2.1容纳、遏制和封锁进入•Stackelberg(1934)模型:两家企业,在位企业1选择资本水平K1,之后维持之;潜在进入企业2观察到K1后,选择K2,并进入市场。•两家企业的利润为:Π1(K1,K2)=K1(1-K1-K2)Π2(K1,K2)=K2(1-K1-K2)§8.2沉淀成本与进入壁垒§8.2沉淀成本与进入壁垒•我们可以得到反应函数:K2=(1-K1)/2•代入企业1的利润函数并求最大化:K1=1/2,K2=1/4•企业1通过积累更多的生产能力,挤压了企业2盈利空间。这是一种竞争策略•资本水平是不可逆的(在将来不能被削减)•企业1没有处在其反应曲线上。对于K2=1/4,其最优反应本应是K1=3/81/2(按照库诺特模型的最优反应函数行动)。但实际上是1/2•企业1虽然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却失去了灵活性。投资成本成为沉淀成本,成为一个退出壁垒•投资要想具有承诺价值,就必须是不可逆的(沉淀成本)§8.2沉淀成本与进入壁垒•自断归路(破釜沉舟)模型•当K1≥1、企业1亏损时(f=0),就能阻止企业2进入。(若企业2总能进入,即使进入规模很小。)•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条件下,这种小规模进入是无利可图的。用f表示固定进入成本:Π2(K1,K2)=K2(1-K1-K2)-f若K20或=0若K2=0•将K2=(1-K1)/2代入上述函数,解得:§8.2沉淀成本与进入壁垒fKb211•当K11/2(要求f<1/16)时,就阻止了企业2的进入。此时,企业1的利润为:•此时的利润小于垄断利润§8.2沉淀成本与进入壁垒fKb211)21(2)]21(1)[21(1ffff§8.2沉淀成本与进入壁垒•总结:•若f=0,只有当K1≥1时,才能阻止企业2的进入。因此,实际上是容纳了企业2的进入•若f1/16,则K1b>1/2,K1>K1b时,才能遏制进入•若f>1/16,则可以封锁进入•斯塔科尔伯格模型的问题:为什么数量具有承诺价值并具有先动优势?•Spence(1977,1979)和Dixit(1979,1980)把数量解释为生产能力(产量上限),解决了这一问题§8.2沉淀成本与进入壁垒•§8.2.2讨论与扩展•Dixit(1980)模型:•在时期1,企业1选择生产能力K1,成本为c0K1.之后,生产能力还会增加,但是不会减少•企业2观察到K1,然后,在时期2,两企业同时选择产量q1和q2和生产能力和K2,且≥K1•单位成本是c,产量不可能超过生产能力,即qi≤Ki。产量给定,价格等于市场结清价格§8.2沉淀成本与进入壁垒1~K1~K•企业2的短期和长期边际成本等于c0+c,这种性质会使生产能力与产量相等:K2=q2•对于q1≤K1,企业1承担的短期边际成本是c0,大于K1的任一单位产量的成本都是长期边际成本(c0+c)§8.2沉淀成本与进入壁垒q1c0+cc0K1MC•若企业同时选定资本和产量,他们面对的单位成本是c0+c,假设需求曲线是p=a-bq,企业i的利润是:qi[a-b(qi+qj)-(c0+c)]•通过一阶条件求解出反应函数为:Ri(qj)=(a-bqj-c0-c)/2b•接下来考察Dixit两阶段博弈:企业1在时期1选择生产能力,在时期2做出生产决策;企业2在时期2既选择生产能力,又做出生产决策§8.2沉淀成本与进入壁垒•在时期2,企业2的反应函数是:R2(q1)=(a-bq1-c0-c)/2b•但,在时期1,企业1具有一个不同的反应函数(短期反应函数)。直到K1,它承担的边际成本只是c0,因此,其短期反应函数为:1(q2)=(a-bq2-c0)/2b>R1(q2)当q1<K1时•当产量大于K1后,企业1的短期与长期反应函数一致:§8.2沉淀成本与进入壁垒R~)()(~1121qRqR•与R2的交点就是第二期均衡•设价格能够结清市场,在时期2,企业使它的产量等于生产能力,标准化后简化利润函数为:Πi(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