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与中国古代文学作业论题: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的价值论题: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的意义价值摘要:“亭”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意象之一,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它的文化渊源,实际功用,意象功能,审美意蕴等几个方面做出具体分析,阐释“亭”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起到的功能和其所承载的精神层面的内涵。关键字:亭,长亭,亭意蕴,亭之审美其一,亭史渊源。亭:最基本的释义是亭子。【1】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并不是供观赏用的建筑。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作用是监视敌情、传递烽火,亭设有亭史。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它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汉书》记载:“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但民间却有在交通要道筑亭为旅途歇息之用的习俗,因而沿用下来。也有的作为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一般是十里或五里设置一个,十里为长亭,五里为短亭。同时,亭作为点景建筑,开始出现在园林之中逐步出现。特别是作为现代意义上作为游览和观赏意义于一体的亭,大致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园苑之中筑亭已很普遍,如杨广在洛阳兴建的西苑中就有风亭月观等景观建筑。唐代宫苑中亭的建筑大量出现,如长安城的东内大明宫中有太液池,中有蓬莱山,池内有太液亭。又兴庆宫城有多组院落,内还有龙池,龙池东的组建筑中,中心建筑便是沉香亭。宋代有记载的亭子就更多了,建筑也极精巧。在宋《营造法式》中就详细地描述了多种亭的形状和建造技术,宋代以后,亭的建筑便愈来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二,实际功用。(1)、军事作用。亭最早作为国防军事建筑,皆设置于边疆要塞,起着监视敌情、传递烽火的作用。如:“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2】(2)、行政制度。随着亭的逐渐增多,亭逐渐演化为秦汉时的一种基本行政制度。如:“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3】(3)、休憩遮挡,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醉翁亭,《牡丹亭》中的牡丹亭。(4)、观赏游览,如:东晋兰亭,《兰亭集序里》,永和九年,王羲之与谢安等文人才子于会稽山阴,修禊事也。(5)、纪念怀古,文物古迹,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的京口北固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子云亭(6)、骑于水上,如太液亭。倚于水旁,楼台水亭园林建筑中可常见。(7)、文人结交好友、切磋诗艺的交流空间。如: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行,在自己家中的渌水亭与诗友喝酒作乐,饮酒作诗。其三,意象功能。1、亭与长亭送别。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子》中释“亭”为:“亭,民所安也。”《释名.释宫室》云:“亭,停也,人所停集也”说明它是供人休息的场所。我们知道,长亭、杨柳、美酒、南浦等字眼在古人送别诗词中是经常出现的,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都是送别诗词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字符号。“亭”与“停”谐音。古人为即将远行的亲朋好友送行,一般都要在长亭设宴、饮酒作别,因此“长亭”就与抒发离情别绪相关。正是鉴于这个缘故,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多地方可以看出“长亭”作为一个特殊的意象,传达着作者的离情别意。比如:汉代卓文君《寄司马相如书》:“一别之后,两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唐李白《菩萨蛮》有诗云:“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4】唐杜牧在《题齐安城楼》中叹曰:“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5】唐王初《送王秀才谒池州吴都督》:“池阳去去跃雕鞍,十里长亭百草干。”【6】再到宋代,长亭在文学作品中更为突出,宋苏轼《东坡诗.卷二十一.送孔郎中赴陕郊》中也曾写道:“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7】宋姜夔《长亭怨慢》词云:“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8】晏殊《踏莎行》词曰:“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9】柳永《雨霖铃》中亦如此:“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10】与柳永同时代的林逋《点绛唇》词中写道:“又是离愁,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11】宋代周邦彦词《兰陵王·柳》:“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12】南宋辛弃疾《贺新郎》中云:“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13】张元千《石州慢》云:“长亭门外上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14】再至元代,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滚绣球】中:“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道?”直至上个世纪初,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弘一大师)在《送别》中写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很显然,由此观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从秦汉到近代,长亭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意象,已经承载了代离别的意蕴,成为了一个代指别离的物质载体。2、亭与怀古抒情。(一),作者缅怀故人,追问历史,对历史做出假设和想象,表达出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尊敬、仰慕或者惋惜之情。如:唐杜牧《题乌江亭》里有诗歌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15】因此观之,作者肯定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应该过于计较每一战役。并且认为项羽卷土重来也是可以的,其结果可能还难以断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惋惜,说不定历史还可以重写。另外如:宋王安石有《乌江亭》诗叹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这首诗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和分析:经过了很多的战争后,战士们都很悲哀。中原的一次惨败后,势头已经很难挽回。就算江东的老百姓都还在,又怎会愿意与君王一起努力卷土重来呢?因此,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问题的清醒认识和评判。(二),作者登高眺望,借古讽今,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现状的担忧,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如: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6】等,在此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分析: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因此可见,作者表达的壮志难酬之情和借古讽今之意不言而喻。其四,审美意蕴。“亭是中国文学传统中的重要意象,尤其是六朝以后,亭与文人结缘日深,宴集之乐、逸游之乐、家园之怀、离别之痛、格物之思、登览之感等,无不与亭息息相关。”【17】因此,亭作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通过对它的研究和阐释,我们可以从审美角度得出亭文化在在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蕴。(一)、外形之美。1、有亭翼然,飘逸之美。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如是描绘醉翁亭:“峰回路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其中“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欧阳修以鸟儿飞翔的姿态来描写醉翁亭,不仅写出了其外部特征,更加写出了醉翁亭其灵动以及飘逸之美。另外把亭的这种飘逸写得洋洋洒洒的就是白居易的《题西亭》云:“何人造兹亭,华敞绰有余。四檐轩鸟翅,复屋罗蜘蛛。”【18】以鸟的翅膀来形容亭的檐角,言其翘檐就如飞鸟展翅,亭整体的造型“如鸟斯革,如翚斯飞”【19】此比喻不仅仅形似而且神似。2、空灵览翠,通透之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诗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诗人在敬亭山一可关云,二可览翠,由此可知,亭四面迎风,玲珑剔透,与封闭的楼阁相比,可览风景而无碍,可赏通透之美。另外,如唐刘禹锡《洗心亭记》:“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20】因此,亭的空灵能让人的心洗尽覆盖在其上的杂尘,这就不仅仅停留于观赏层面上了,而是由目转心,亭的通透之美感染了诗人,使得闭塞的内心变得透亮。3、亭亭玉立,挺拔之美。亭由柱子支撑,既显得小巧玲珑,又显得优雅挺拔。唐李白《千里思》有诗言:“苍壁孤亭立,凋年独上时。”这写出了亭,绝然挺立于绝壁之上的样子。明刘钰《扶桑亭》【21】曰:“虚亭立水面,问树乃称奇。”亭在水边的倒影,加之堤岸的较高地势,也使得亭秀丽挺拔。因此,亭这种挺拔、孑然直立的样子常常被诗人借来形容君子卓尔不群、高傲狂放的品质。(二)亭意象与意境之美。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22】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因此可见,亭是一个点景建筑物,多数处于山水林泉的自然环境中,与周围环境互为衬托,相映成趣,和谐成景。比如:曹丕《于明津作诗》云:“遥遥山上亭,皎皎云间星。”此处就把亭与天上之星相对比较,亭虽然显得渺小,形象却很豁达,给周围的环境(意境)增添了几分色彩。又如元汤显祖《牡丹亭》中的牡丹亭,一方面牡丹亭是杜丽娘与柳梦梅幽会的场所,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更为突出,【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由以上的部分环境描写可以看出,牡丹亭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相映成趣,和谐生成美景,构成了美的意境,杜丽娘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份美丽撩人的春色,才使得春心荡漾,春情萌动,奠定了这出戏剧的起点,最终才有了与柳梦梅的邂逅。“在优美这种审美形态中,自然感性形式往往具有对称、均衡、圆润、柔和、比例协调等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是生理的快感、情感的松弛快适、心灵的共鸣,并且,激发人们产生对于人生美好事物的丰富联想。”【23】李叔同(弘一大师)在《送别》中写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由此可以看出,“亭”这个意象与“古道、芳草、晚风、杨柳、笛声、夕阳、青山”等众多意象组成了一幅优美的夕阳西下送别图,可看出圆润、柔和是以上意象的显著特色,且给读者带来了高雅却不落俗套的审美体验。“亭”意象与其他意象的巧妙连接和整合,使得整首词的意境自成高格。正如王国维所言:“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24】综上所述,“亭”意象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起了重要作用,它被文人骚客反复描写和歌咏,寄托了文人们的思想情怀。其拥有丰富的思想底蕴和美学意蕴,值得我们努力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其所承载的精髓和文化本质。参考文献:【1】现代汉语词典第1361页商务印书馆.【2】施明译注[M].墨子.广州出版社(2004).【3】(汉)班固[M].汉书.出版社:中华书局(2005).【4】—【15】李静等选编[M].唐诗宋词鉴赏大全.华文出版社.【16】刘以林主编[M].辛弃疾作品选.中国社会出版社.【17】《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的审美意蕴.【18】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9】斯干.诗经[O].文渊阁四库全书.【20】(唐)刘禹锡集[M].上海人出版社(1975).【21】御选明诗[O].文渊阁四库全书.【22】现代汉语词典.第1618页.商务印书馆.【23】朱立元主编[M].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4】王国维著[M].人间词话.境界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