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概论期中作业1/6浅谈对基督教的理解上了一个学期的宗教学和半个学期的基督教概论,我先谈谈我对宗教的看法。由于我从小在学校接受的都是无神论教育,后来在中学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信仰宗教我自己也觉得会很难或是不习惯。但这不代表我否定宗教的作用,我坚信宗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好的精神寄托,宗教对减少社会犯罪率、导人向善有着积极作用。我对宗教学类的课程的看法是:它教的不是让我们去信仰宗教,而是怎样去看待宗教。我认为一切宗教都是引人向善的,除道教以外也都是引人超脱生死,无惧死亡的。宗教学是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宗教的,而基督教概论则是从基督教的视野来讲的,使人对基督教了解得更清楚了。记得老师讲过一个“中国人的周末应该怎么过?”的问题。这个问题初看来感觉没有什么,仔细想来却十分有道理。我们中国人的周末,有的去旅游,有的去购物,有的打游戏,有的去大吃大喝,总之就是吃喝玩乐,待酒饱饭足之后便是空虚的开始。当然,此中也有极其小的一部分人在坚持学习、研究,但是他们应该也会有空虚无聊的时候。而所有的人一旦空虚无聊就会想着去发泄,一旦觉得吃喝玩乐的发泄方式厌倦了以后便想着声色犬马了,有钱的就回去吃喝嫖赌,没钱的就会想办法弄钱,由于挣的钱还是不够用,于是各种社会犯罪就产生了,而这些犯罪一旦开始便很难结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正邪只在一念之间。所有的人都会空虚寂寞无聊,那如果此时有一个神作为心灵的寄托,一起去唱歌集会做礼拜,我觉得是个不错的选择。我没有去过教堂,不知道具体是怎样的。但是我觉得像要上交“十一税”这种东西是不应该有的,不过如果是用来做慈善的话也可以理解。我更提倡在家里面做信仰,读圣经、佛经等等是不错的,至于焚香、烧纸这类的我觉得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宗教的重要精神主要来源于引人向善的教义,而多读多看这些东西我相信对人的道德提升、精神升华是有很大帮助的。由于受到精神信念的影响,在行动中行善助人,对于今天中国这个以自私自利为主的社会是有很大意义的。邪教的泛滥和社会的冷漠使我们不得不反思要不要倡导普通民众信教。山东招远“全能神”教打着宗教的旗号光天化日之下在公共场合打死一个女孩,这是大家所不能忍受的。由此“招远事件”可以看出,普通民众是十分空虚且易受骗的,他们十分需要一个引基督教概论期中作业2/6人向善的宗教信仰给予他们精神支持,不能让那些邪教有机可乘。从这件事以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会如此冷漠和自私,社会上违法乱纪的事情为何层出不穷?各种奇怪的耸人听闻的违法事件几乎每周都有,是什么让社会如此冷漠?国民道德素质的下降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上德育课就能解决的。为何正义和善的观念,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我们这里都失传了?难道是封建时期提倡信仰宗教使得社会有爱了,社会矛盾缓和了?我觉得有可能是这个原因,现在宗教离我们的生活远了,或者更应该说我们的生活离宗教远了。其实封建社会的中国除了信仰道教和佛教以为,还信仰儒教,把儒家学说当做一种宗教来信仰,在今天的遗址中就有儒释道汇流的文化现象。儒教是支撑你中国几千年的信仰,在五四运动的“打到孔家店”的全盘否定之后,连儒家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礼义廉耻”之类的也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从此马克思主义浩浩荡荡的进入中国,信仰宗教变成了“没有文化的迷信”,因而信仰宗教的只是一小部分人,人们活得越来越现实了,越来越不注重“心灵的德性”。正如《德国文化丛书》的前言所说,人类盲目追求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人类道德的沦丧并最终走向灭亡。基督教的宗教理论比较完善,光从我们上课讲的《马太福音》部分我就觉得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增强了。通过讲述耶稣的经历来告诫人们要坚定信仰,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导人向善,也是很多宗教的共性之一。对于一个信仰坚定的人,如果想要信仰基督教,就必须不能怀疑,否则他将不可能继续信仰下去,也是对神的不敬。神话编造可以有,但必须有利于人们健康发展,不应从一开始就用对待科学的态度去怀疑宗教理论,因为宗教是心灵的哲学,是心的学问,而不是自然科学类的东西,不能用研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宗教。在《理想国》的最后一卷最后几页也有说过,“如果我们信仰神我们就不应该去试探神的存在。”基督教提倡尊重并爱护人,不仅仅是对人类的整体而言,而且是对每一个人而言,即对每一个人都要给予尊重和关爱。在圣经《马太福音》第十八章中,耶稣以“迷路的羊”为喻向门徒进道:“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基督教概论期中作业3/6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值得指出的是,耶稣讲这个比喻是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的。因为说到尊重人、爱护人,这样的话许多人都会说;而说了后是否做到,是很难检验的,因为这样的话是对人的整体而言,并非针对每一个人。显然,只是那种对每一个人,甚至对后进的人都不加以忽视的尊重和关爱,才是最真实的尊重和关爱。在这一点上,基督教对人的重视和关爱,又一次得到了显著的体现。圣经还强调要善待穷人,仅在《箴言》中,就有九次以上。如:“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戏笑穷人的,是辱灭造他的主;幸灾乐祸的,必不免受罚。”“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周济贫穷的,不至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你当为哑巴开口,为一切孤独的伸冤,你当开口按公义判断,为困苦和穷乏的辨屈。”在圣经《以赛亚书》中,上帝对那些一边在禁食祈祷,一边却在欺负穷人的人进行了责问:“我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松开凶恶的绳,解下轭上的索,使被欺压的得自由,折断一切的轭吗?不是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将漂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见赤身的给他衣服遮体,顾恤身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吗?”这是多么令人反省啊。不少人对待生活得与自己差不多或好于自己的人,做到爱人如己和公正公平并不难,但对待生活得比自己差的贫穷、孤苦的人,要做到这样就不容易了。所以基督教提倡善待穷人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无疑,只有那种对待穷人也能一视同仁、爱人如己和公正公平,才是纯洁而真实的。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人权和民主思想的渊源。西方文明是个内涵相当宽广而丰富的概念,作为其主流的,则是基督教信仰和人权、民主思想。西方人多数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一个人一旦出生,上帝就赋予以做人的基本权利,即称天赋人权。人权的主要内容是自由权和平等权。自由包括思想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平等即指任何社会成员在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除了自由权和平等权外,人权还包括生存权、财产权等。民主即由人民作主,以使人权中的各项权利得到保证。民主的最大原则是主权在民原则。即权力是属于人民的;权力的运用是为了保障和促进人民的利益。如果权力的运用不是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相反是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就有权取消这样的权力。同时,为了使人民能充分行使民主权力,并防止权力在运用中出现问题,权力在运用时要尽可能地让全体人民来共同参与决策,或让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委托的组织和代表来参与决策,并遵照法定程序进行。人权和民主的概念虽不是基督教所直接提出来的,但它们的实基督教概论期中作业4/6质内容,特别是人权思想中的实质内容,却是基督教早就予以关注并特别强调的。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之道,其内涵和实质就是上帝的仁爱、公义之道。基督教所提倡的,就是希望人们能遵循上帝的意志,尊重人、爱护人,秉行公义,做到正直、公平、公正。例如:一、提倡爱人如己。据圣经《马太福音》记载,有人曾问耶稣基督,律法中哪一条诫命最大。耶稣答:“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在此,耶稣基督把爱人如己提高到了与爱上帝几乎同等重要的程度,把它作为律法的总纲来加以谈论,从中足见基督教对人的重视和关爱。基督教提倡爱人如已,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的。圣经《约拿书》上记着这么一件事:上帝曾派先知约拿去尼尼微城,宣告要毁灭此城。当尼尼微人知罪悔改,上帝收回成命后,约拿就怨上帝使他失信于尼尼微人。当约拿因自己在乘凉的一颗大树被虫咬死而惋惜时,上帝就对他说了:这颗树不是你种的,你尚且爱惜它,何况尼尼微城住着那么多我的子民,我岂能不爱惜呢?圣经多次提到,上帝最爱人类,尽管人类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罪,但只要真心悔改了,他必广行赦免。基督教提倡尊重人、爱护人,正是建立在其忠实信奉上帝这一坚实的基础上的。二、提倡公义、公正、公平。圣经《诗篇》这样赞美上帝:“耶稣华是他百姓的力量,又是他受膏者得救的保障。”“他要按公义审判世界,按正直判断万民。”显然,基督教所崇拜的上帝,是包括普通百姓和受膏者在内的全体人民的上帝,他虽有审判世界,判断万民的权能,但绝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按照公义和正直。《箴言》是圣经中专门谈论为人处世之道的经卷。该卷在第一章中就指出,所罗门王做箴言的目的,是“使人处事领受智慧、仁义、公平、正直的训诲”,“明白仁义、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在圣经先知书中,先知们对违背公义的行为多次进行遣责和警告,预言上帝将派耶稣基督来建立公义,拯救世人。先知以赛亚对耶稣基督作了这样的预言:“他凭真实将公理传开……直到他在地上设立公理,海岛都等候他的训诲。”“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这正是基督教藉着圣经所发出的强烈呼吁。三、提倡自由。基督教很早就看到了自由的重要性。圣经的《出埃及记》、《利末记》、《申命记》、《耶利米书》、《约翰福音》、《加拉太书》等经卷,都有谈及自由的内容。“你弟兄中,若有一个希伯来男人,或希伯来女人被卖给你,服侍你六年,到第七年就要任他自由出去。你任他自由的时候,不可使他空手而去,要从你羊群、禾场、洒榨之中,多多地给他。耶和华你的神怎样赐福与你,你也要照样给他。”这是基督教概论期中作业5/6在《申命记》中,摩西向以色列人重申上帝的诫命。《耶利米书》写着以色列王西底家与民众立约宣告自由的事:西底家王曾根据上帝的诫命和民众立约,向他们宣告自由,释放了所有在犹大国做奴仆的人。但后来他反悔了,仍叫被释放的人回来做奴仆。于是上帝就默示先知耶利米:以色列背约违命,必被巴比伦攻取。在《约翰福音》中,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在《加拉太书》中,使徒保罗写道:“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的心互相服侍。”以上引语中,摩西讲的是原始意义上的自由,是指摆脱做奴仆的身份。但到耶稣、保罗谈论自由时,其含义由身份状况扩展到精神状况,已是广义的自由了。这些引语足以说明,基督教是十分重视自由的。基督教认为,自由是上帝赋予人类的基本权利,即使是被迫做奴仆的,也有获得自由的机会和权利。假如侵犯了人的自由权,就是对上帝的违背,必将受到惩罚。基督教还认为,自由是有界限的,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下面从上课的一些内容来浅谈一下我的片面的思考和想法。还记得老师说过“中国文化没有世界意义”,初听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我也一直在想,是不是我们的中国文化就没有普世性的东西?我觉得不是的。以孔子为代表儒家的理论的确没有哲学意义,或者说里面哲学的东西不多,更多一点的是生活的哲理——我们称之为伦理学的东西。但是道家文化的哲思性就很强,光是易学就有多种思维方式,包括逻辑的、象形的、非逻辑的、象数的、义理的等等思维方法。的确如老师所说,道家的求长生的理论和做法的确看上去与其他宗教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其他宗教都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或者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亦是生命的起点,而道教则认为人可以通过修炼而得以长生不老。不过,道教除了长生之术外,《道德经》以及《周易》是很了不起的著作,思辨性的看待世界,也为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世界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此外,中国文化也不只这两家,比如墨家的“兼爱、非攻”的提出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