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腰胡芦诸寨地望考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细腰胡芦诸寨地望考辨DiscussiononthegeographicalpositionofXiyaoHuluforts高仁内容摘要:细腰胡芦诸寨修筑于宋仁宋时期庆历四至五年,由范仲淹发起并主持修筑。细腰胡芦诸寨约位于环州定边寨与镇戎军乾兴寨之间,地当要冲,故它们成功修筑之后,环原一带明珠、灭藏、康奴等族得以安抚。诸寨中,细腰城最早修筑,筑成之后即赐名为绥宁寨;靖安寨修筑于胡芦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们分别位于原州北偏西约一百四十里与一百六十里处。庆历四至五年环原州界的变动是宋代文献所载细腰城方位不同的原因。关键词:北宋西夏明珠族细腰城明珠、灭藏、康奴三族为仁宗时期活跃于宋夏沿边泾原、环庆一带蕃部,他们“居属羌之大,素号强梗。”①对北宋边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并且常常于宋夏交战之际助西夏以人力、物力、财力甚至兵力。不过,在庆历四年范仲淹主持修筑细腰胡芦诸寨之后,三族即得到安抚并归顺北宋政府。招抚如此成功是由于范仲淹合理的利用地形,抓住了细腰城、胡芦泉这样一个战略冲要之地。关于细腰城、胡芦泉的具体方位,学术界目前的研究尚不充分。谭其骧所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辽、北宋时期地图永兴军路与秦凤路中对细腰胡芦诸寨有部分标注,但《中国历史地图集》整套图书编撰工作量巨大,细微之处难免有所疏漏,短距离的错误也是经常可以见到。因而,图中细腰胡芦诸寨标注不全,即使已标注的的位置也与实际位置偏差较大。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结合史料对三族活动范围及周边城寨方位进行详细考证并绘制出地图,并对由于细腰城先后改隶而引起环州与原州边界变化一问题进行讨论一范仲淹于庆历四至五年发起并主持修筑的“细腰胡芦诸寨”是一个成效显著的军事工程,随后的事实证明,它的确使得“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②,这一行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古细腰城的修筑。种世衡利用庆历和议后的宽松环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细腰城属羌地内建寨”③,而“三族既出不意,又无敌援,因遂服从。”后来范仲淹又于庆历五年陆续补充修筑其它各寨以巩固胜利成果。细腰城何以地当要冲,以至于城成之后,三族就“援路已绝”呢?细腰城位于明珠族活动区域以本文系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夏文献文物研究》(批准号:11@ZH001)之子课题《西夏地理考微》阶段性成果之一。①范能濬《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十五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315页②欧阳修《欧阳修全集》第一册全集卷二十一居士集卷二十一碑铭三首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至和元年)中华书局2001年第334页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五仁宗庆历二年中华书局1985年第3228页第二届国际西夏学论坛论文集2011.8.17—22-2-北,范仲淹在为种世衡所做墓志铭中有过记载:“环西南占原州之疆有明珠灭臧康奴三种居属羌之大,素号强梗,在原为孽寖,及于环,抚之狠不我信,伐之险不可入。北有二川,交通于夏戎,朝廷患焉。其二川之间有古细腰城。”①,另有司马光《涑水纪闻》:“环原之间属羌敏珠、密臧、康诺三种最大,素号横猾,抚之骄不可制,攻之则险不可入,常为原州患,其北有二川,通于夏虏,二川之间有古细腰城。”②“二川”当为蒲川河及其支流。史料清楚的告诉我们,细腰城位于三族居处以北,正当三族与西夏交通必经之地。那么,于此地建寨,就切断了三族与西夏的联系。与细腰城相邻,尚有胡芦泉一地,也即是后人叙及庆历四年范仲淹安抚三族之事时,常与细腰城并列提及的地方:“细腰胡芦诸砦”③、“北取细腰胡芦众泉”④、“又城细腰胡芦”⑤。葫芦泉,在史书中也常作“胡芦泉”、“胡卢泉”等。据范仲淹庆历元年上书:“其环州之西镇戎之东复有胡芦泉一带蕃部,与明珠灭蔵相接,阻环州镇戎经过道路,明珠灭蔵之居北接贼疆,多怀观望。”,⑥还有庆历二年上书:“环州定边寨、镇戎军乾兴寨相望八十余里,二寨之间有胡芦泉,今属贼泉,为义渠、朝那二郡之交,其南有明珠灭蔵之族。”⑦范仲淹的上书使我们知道当时胡芦泉为西夏所占据,并且胡芦泉周围还有其它蕃部生活,而明珠族就在胡芦泉以南。细腰城与胡芦泉究竟位于何处呢?在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细腰城虽无标,但胡芦泉则标注于环州城以西约五六十宋里处,这与史料中的记载是非常矛盾的。据前引范仲淹庆历二年上书:“环州定边寨、镇戎军乾兴寨相望八十余里,二寨之间有胡芦泉……”。这条史料给我们对胡芦泉的方位定了一个范围:其中定边寨位于环州城以西九十里处:“(平远寨)东至(环)州七十里,西至定边砦二十里。”⑧;乾兴寨位于镇戎军东北临近原州界:“(镇戎)军东北九十里”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并未标注定边寨,但胡芦泉至环州的距离尚不足七十里,而仅仅乾兴寨至胡芦泉的距离就早已超过八十里。依据史料,笔者以为,图中所标胡芦泉地甚至再至西为环州定边寨,这样与距环州九十里,距镇戎军八十里才大致匹配。那么,胡芦泉即位于定边寨与乾兴寨之间,也即原州北偏西约一百六十里处。细腰城的方位范仲淹曾做过“勘会”工作,“本城至环州定边砦三十七里,西至镇戎军乾兴寨六十里,南至原州柳原镇七十里。”⑩原州并无柳原镇,此处柳原镇似为柳泉镇之误。柳泉镇当位于原州北偏西七十里,据《武经总要》:“南至(原)州四十里”11,但同书却在另一处有:“西壕砦,……南至州四十里,北至柳泉镇三十里。”这里的记载明显有矛盾,另参《元丰九域志》:“柳泉,州西北七十里。”12,因而柳泉镇当位于原州北偏西七十里左右无误。这样看的话,细腰城则应当在原州北偏西略少于一百四十里。不过《武经总要》又给我们透露出了其它重要信息即:“靖安砦,地名胡卢泉”13而绥宁寨则:“按地图细腰古城。”14,也就是说靖安砦修筑于胡芦泉,而绥宁寨则位于细腰古城。类似信息在其它史料中并无记载,那么《武经总要》中的记载是否可靠呢?笔者以为《武经总要》中的记载是可靠的,《元①范能濬《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文集》卷第十五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315页②司马光《涑水记闻》卷第九中华书局1989年第174页③范能濬《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集补编》卷二传.宋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文正公传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085页④范能濬《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集补编》卷二传.宋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文正公传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085页⑤欧阳修《欧阳修全集》第一册全集卷二十一居士集卷二十一碑铭三首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至和元年)中华书局2001年第334页⑥范能濬《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文集》卷第七议.上攻守二策状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38页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五仁宗庆历二年中华书局1985年第3217页⑧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第898页⑨王存等《元丰九域志》卷三秦凤路中华书局1984年第136页⑩范能濬《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遗迹西夏堡寨细腰城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909页11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第907页12王存等《元丰九域志》卷三秦凤路中华书局1984年第132页13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第909页14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第909页-3-丰九域志》中对靖安寨方位的描述为:“靖安(原)州西北一百六十里。”①、绥宁寨则是:“(原)州西北一百三十里”②,与前文所考细腰城与胡芦泉的位置也基本可以吻合。另外,参考尹洙的上书:臣复见泾原路原州有明朱、灭藏、唐奴三族,广有人力,心居处恃险,从来点集不起。屡杀官军,出入本界买卖,都无忌疑。庆历中,每西人入寇,则前为向导,同为抄劫。后来,范仲淹遂于三族之北与西界相接处修置靖安绥宁二寨、佛空平耳朵城二堡,其明朱等三族于是不敢作过,听从点集,始为篱落之用。③文集中类似的追述庆历四、五年范仲淹筑城之事的材料很多,而这条史料与其它记载不同,它不再用其它材料中多用的“细腰胡芦诸寨”,而是用“靖安绥宁二寨,佛空平耳朵城二堡”来描述,其它如方位、时间、与政治环境的描述则十分一至,这样与足可以证明《武经总要》中所记载靖安寨位于胡芦泉,绥宁寨位于细腰城是正确的。不仅如此,笔者还认为,史料中的细腰城与绥宁寨完全指的是同一个城寨。除了上文所述地理方位上的吻合可以作为重要证据外,尚有其它许多史料与之相应证。据史料记载,细腰城修筑于庆历四年十二月,而绥宁寨也同样修筑于庆历四年:“庆历四年置绥宁”④。细腰城完工时,种世衡去世:“城成而世衡卒”,种世衡的去世已经到了庆历五年的正月“世衡以明年正月七日卒”⑤。那么也就是说,同样修筑于庆历四年的绥宁寨,若不是与细腰城同一座城寨,它是不可能修筑于细腰城之后的。而事实上,在细腰城修筑之前或期间,是不可能有其它堡寨修筑的。我们来看这样一条材料:“范仲淹复檄蒋偕筑堡大虫巉,堡未完而为明珠、灭藏伺间邀击,偕辄从间道遁归,伏经略使庭下请死。”⑥这次失败的行动发动于细腰城修筑之后不久,约在庆历四年至五年之交,原因就是细腰胡芦一带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边缘地带,庆历年间胡芦泉“今属贼界”⑦,而细腰城则是在“属羌地内”⑧,在这里修筑堡寨是十分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细腰城的修筑过程之所以在《长编》、《宋史》、《涑水纪闻》、《范文正公集》等多本史书及文集中记载并大书特书的原因就是,种世衡以其过人的谋略,利用庆历和议后的相对宽松的宋夏关系,并出属羌之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昼夜筑城而完工,得以在细腰胡芦一带首立城寨。细腰城修筑之后,宋方完全取得了战略的主动,才得以进一步修筑靖安寨、佛空平堡、耳朵城堡等。不过,在细腰城刚刚修筑成功之后,宋朝虽然取得了主动,但三族并不诚心贴服,因而在三族有所准备的情况下修筑大虫巉堡失败。细腰城修筑之后继续补修堡寨都要面临这么大的压力,那么细腰城修筑之前,细腰胡芦一带是根本不可能立寨的。如果说绥宁寨修筑于庆历四年,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庆历四年细腰城筑成,又“赐名”⑨为绥宁寨。另外,在《武经总要》、《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中,均只记载绥宁寨而不见细腰城,并且其它史料中也从未有靖安寨与细腰城同时出现的。细腰城战略位置如此重要,而史料中在庆历五年之后就销声匿迹了,而绥宁寨则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出现过多次。原因就是,人们已经淡忘了细腰城这一旧名而多习惯于绥宁寨这一新名称。既然可以确定靖安砦位于胡芦泉,绥宁即为细腰城,且二寨地望分别为原州北偏西一百六十里与一百三十里。那么,直观上看,靖安绥宁二寨之间的基本方位关系应当南北排列,靖安在北,绥宁在南。《中国历史地图集》就是采用了靖安、绥宁南北排布来对两个堡寨进行标注的。但《武经总要》中的记载却与之完全不同:绥宁砦,在州西北,按地图细腰古城,北有一路入蕃界故威州。庆历中修筑,赐今名。与靖安砦相应援,得守御之要。与柳泉等八砦为次边。东南至州百一十里,东柳泉镇,西北戎马来路,南至环①王存等《元丰九域志》卷三秦凤路中华书局1984年第133页②王存等《元丰九域志》卷三秦凤路中华书局1984年第133页③韩琦《安阳集.家传》卷七转引自韩阴晟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中卷第三册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87页④王存等《元丰九域志》卷三秦凤路中华书局1984年第132页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三仁宗庆历四年中华书局1985年第3728页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三仁宗庆历四年中华书局1985年第3728页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五仁宗庆历二年中华书局1985年第3217页⑧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五仁宗庆历二年中华书局1985年第3217页⑨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第909页-4-州定边砦,西至胡卢泉三十里。①这段记载在四库本中错误很多,并且韩阴晟《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中用了四库本的《武经总要》,使得错误延续,给人造成了很大的误导,而解放军出版社《武经总要》则是以辽宁省图书馆藏明万历金陵书林唐富春刻本为底本,其中的记载基本完整无误。前文已考,靖安寨位于胡芦泉,而绥宁寨“南至环州边定砦,西至胡卢泉三十里”,参考同书靖安砦条下还有“东北至绥宁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