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日碳排放模式比较与日本低碳发展政策借鉴常杪,田欣,杨亮(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北京100084)摘要: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同时,也使得中国的碳排放不断增长。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碳减排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减排目标,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碳减排问题相协调的双赢之路,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吸收国外经验,识别差距、预知问题,则能够帮助中国提高碳减排的实施效率。基于这一背景,选取日本这个典型国家与中国进行阶段性的对比分析,识别了中国碳排放的特征,并结合对日本碳减排政策体系的分析,总结了日本经验对中国实施碳减排的启示。关键词:碳排放模式;低碳发展;政策选择;中国;日本LearnfromJapan’sPolicySystemforLowCarbonDevelopmentBasedonComparisonofCarbonEmissionsPatternbetweenJapanandChinaCHANGMiao,TIANXin,YANGLiang(Division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andPolicy,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Abstract:RapideconomicdevelopmenthadpromotedChinatobenotonlyanimportanteconomybutalsoanessentialparticipatorincarbonemission.Asaresponsibledevelopingcountry,Chinapaidcloseattentiontoclimatechangeissueaswellascarbonemissionreduction.TheChineseCentralgovernmenthadannouncedtheemissionreductiontargetsforChinabeforetheCopenhagenconferencein2009,whichisthecarbondioxideemissionperunitofGDPwillreduceby40%~45%bytheendof2020comparingtheyear2005.Howtorealizethistargetandhowtorealize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economicsectorsandcarbonemissionreductionaremajorissuesfacingbyChina.Itwillimprovetheefficiencyofcarbonemissionreductionactivitiesifwecanlearnfromforeignexperiences,identifythegapsandpredictproblems.Inordertodoso,thispapercomparedthecarbonemissionpatternsofJapanandChina,identifiedcharacteristicsofcarbonemissionsinbothtwocountries,andsummarizedwhatChinacanlearnfromJapan’sexperienceincarbonemissionreductionbasedoninvestigatingJapan’spolicysystemforlowcarbonsocietybuilding.作者简介:常杪,女,副研究员,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环境保护对策投融资机制的设计与应用、环境经济手段与政策研究、金融部门可持续发展体系建立的理论与实践、环境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企业环境管理;Tel:01062780478,E-mail:changmiao@tsinghua.edu.cn2Keywords:carbonemissionpatterns,lowcarbondevelopment,policyoptions,China,Japan1前言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中国碳排放的不断增长,使得中国在气候变化、碳排放等问题上倍受世界瞩目。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如何实现这一减排目标,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碳减排问题相协调的双赢之路,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吸收国外经验,识别差距、预知问题,则能够帮助中国提高碳减排的实施效率。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选取日本这个典型国家与中国进行阶段性的对比分析。之所以选择日本,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日本政府在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上表现出积极态度,采取了多项措施促进碳减排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些实践能够为中国提供借鉴;二是作为重要的经济体,日本也同样经历了一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中国提供一个参照。基于此,本文通过从碳排放模式的演变和日本碳减排实践等角度进行分析,挖掘能够为中国的碳减排提供参考的经验。2中日两国碳排放模式比较分析由Kaya公式[1]可知,碳排放受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一点,本文从经济发展阶段、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指标入手进行对比分析,以识别中日两国的碳排放特征。2.1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均碳排放经济发展是碳排放增加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水平下,人民生活水平、技术水平、社会意识形态等均有较大差别,因此碳排放水平也会有一定差别。从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趋势来看,当前的中国与日本20世纪60—70年代的情况类似,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从图1可以看出,与日本相比,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水平还较低,大约与日本20世纪50年代前期相当。然而与之不相称的是,目前中国的人均碳排放水平已经与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相当,反映出中国人均碳排放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相比偏高的现实。01234567891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6人均CO2排放吨/人人均GDP美元/人(CY2000)日本-人均GDP中国-人均GDP日本-人均碳排放中国-人均碳排放图1中日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均碳排放比较注:数据来源:HandbookofEnergy&EconomicStatisticsinJapan09[2]。32.2碳排放强度特征碳排放强度反映了技术水平。从碳排放强度来看,日本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自1950年以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日本的碳排放强度为244tCO2/百万美元,不足中国的1/10。2006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与1950年日本的碳排放强度相比仍然高出3倍。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中国在碳排放强度方面落后的更多。见图2。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6单位GDP碳排放吨/百万美元日本中国图2中日碳排放强度比较注:数据来源:HandbookofEnergy&EconomicStatisticsinJapan09[3]。2.3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从日本终端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历史来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部门、商业部门和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工业部门所占比例持续下降。自1995年以来,日本各部门的终端能源消费比例基本稳定。见图3。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1965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71010kcal工业生活商业交通非能源用图3日本各部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1965—2007)注:数据来源:HandbookofEnergy&EconomicStatisticsinJapan09[4]。对于中国而言,在过去的30年间工业部门始终是最大的能源消耗部门,2007年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占总能耗的70%以上,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比例相当;当前中国生活部门和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耗比例远低于日本。从日本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里程可以预测,未来中国的生活和交通部门能耗仍有较大的上升潜力。见图4。4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19801985199019952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万吨标准煤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其他生活消费图4中国各部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1980—2007)注: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5]。2.4能源结构经历了40余年的调整,如今日本的能源结构仍以原油为主,但呈现多元化特征。总体来说,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原煤、原油和天然气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缓慢减少,与之对应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电和新能源使用量的提高。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日本的综合碳排放系数较低。见图5。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1965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71010kcal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新能源图5日本能源结构(1965—2007)注:数据来源:HandbookofEnergy&EconomicStatisticsinJapan09[6]与日本相比,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且煤炭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不足5%。在能源结构的调整方面,受国情的影响,中国不易在短期内实现能源结构的全面优化,但中国在清洁煤技术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余地。见图6。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199520002004200520062007万吨标煤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图6中国能源结构(1995—2007)注: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7]5综上所述,与日本相比,尽管中国目前的人均GDP仅相当于日本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但人均碳排放已经达到日本60年代的水平;碳排放强度也远高于日本40年代的水平;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工业部门能耗占比显著,生活和交通部门还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从能源结构来看,日本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值得中国借鉴。4日本碳减排政策体系分析4.1综述近年来为推动减碳行动与低碳社会的建立日本政府提出了多项相关法律、法规与相关规划,见表1。其中1998年制定、2008年修订的《地球温暖化对策促进法》及2008年6月通过的《建立低碳社规行动计划》影响最大。此外,日本政府在2010年3月12号通过内阁确定了《地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案》,并向国会提出了该法案。尽管这个地球温暖化对策法案还只是一个框架,但是仍然包含了很多重要内容:例如,在法律上明确了要建立低碳社会;提出设立国内排放权交易的制度,并争取在法案公布一年后实施;提出设立防止地球变暖的相关税收,目前这一问题仍在研究阶段,争取从下一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