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课宪法学习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法制教育课教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认同“宪法之上”,树立宪法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宣传宪法。(二)能力:尝试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法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三)知识: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理解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二、重难点:重难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难点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阅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情况;了解宪法的内容;查阅普通法律的内容规定。教师准备:查找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相关资料,充实教学资源;制作教具和多媒体课件。二、教学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话题1、(教师独白)走进中国法制进程,请听我——今日说法,前方记者发回报道:法律家族为争地位,吵得不可开交,现在让我们了解详细情况。播放视频:小品《地位之争》(宪法、民法、刑法、选举法争地位)通过视频材料,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问:到底谁在法律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呢?(学生可能回答:宪法)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宪法,了解宪法。板书课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二)共同探讨1、教师问: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你能说出几个理由?请大家速度课本。学生阅读思考后可能回答:(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其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引导学生概括了解教材内容,总体把握教材。教师语:总体了解宪法限之后,让我们去追寻我国宪法产生的根源“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毛泽东“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毛泽东毛泽东的论断说明了什么?在这方面,我国在建国之初作了哪些工作?为什么?2、多媒体出示材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各组安排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要引导学生的思路,及时纠正学生不确切的地方,再引导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教师总结使学生明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宪法,我国在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用《共同纲领》代临时宪法,并于1954年9月20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制定了第一部具有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迫切需要制定法律来加以规范,要制定各种法律必须制定宪法。我国宪法的诞生,以宪法的方式确立了我国的基本的宪政制度,体现了工人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板书:工人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3、速度课本并思考:我们知道宪法规定内容特殊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问题,请问最根本问题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可能回答(1)国家性质(2)国家根本制度(3)国家根本任务(4)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5)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6)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7)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8)国家标志4、形象认知(多媒体出示):国家标志:序言与总纲、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引导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法律?他们的规定内容主要是什么?(2)把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内容与宪法规定内容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思考讨论,各组代表发言回答,教师倾听随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归结:多媒体出示: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刑法犯罪、刑罚问题民法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关系行政法调整国家行政关系环境保护法环境问题、环保问题婚姻法婚姻、家庭问题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同宪法相比较,普通法律只规定了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板书:最根本的问题内容的特殊性(教师独白,承上启下)刚解决完法律家族的纠纷,又发生了法律撞车事件,现在让我们去看个究竟:6、(1)多媒体出示案例:法律对对碰2003年5月12日下午3时许,沈阳市一名初学生苏某在距离人行横道70米处横穿1条宽约14米的机动车道时,被驶来的汽车撞倒,受重伤。这个交通事故责任在谁?据沈阳市第41号政府令颁布实施《行人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里“因行人违章发生交通事故,负事故的全部责任”的规定,即,“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经有关部门查取证,裁定苏某要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苏某是否同意“白撞”这样的裁定?苏某的诉讼能否获得一定赔偿呢?(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针对学生认识上的误区进行疏导。最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地认识。(多媒体出示如下图)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特别渗透珍爱生命和对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教育。《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含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生命健康权人文关怀,沈阳市第41号政府令“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维护的是交通秩序。7、拼图游戏:(1)展示教具:十块牌子代表十部法律:宪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淄博市教育督导条例、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2)多媒体出示活动要求:找十名同学,每个同学代表一部法律,并且有代表宪法的同学组织者十个同学根据法律之间的关系,拼成一个图形。(3)组织学生准备,教师指导。请问同学(代表的宪法)你能谈谈组织活动的感受(教师模仿记者的神态和语气),学生可能回答:我当时就像军队的最高统帅;像乐队的指挥。(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现身说法,增强学生对宪法最高权威感性认识)。通过以上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表现为: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制,否则被宣布无效;(如:沈阳市第41号政府令)。8、做回小裁判:有人说:宪法=刑法+民法+婚姻法+……你认为对吗?为什么?各抒己见,在争论中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不是普通法律简单的累加之和。9、多媒体展示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在一次验证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的结论。板书:最高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就不能朝令夕改,那对他的制定和修改有什么要求呢?让我们到宪法的发展历程中去寻求答案。(承上启下)。10、明察秋毫以史为鉴:教师问:建国后,我国制定的哪几部宪法?学生可能回答: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1975年宪法三、1978年宪法四、1982年宪法教师设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宪法制定比较频繁,有特定的历史原因,但从82年宪法制定沿用至今,为什么只做了几次修改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后使学生明确:保证最高的权威和保持宪法的稳定性)。11、学生速度教材,对比说出宪法和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的区别: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归纳(多媒体出示)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制定宪法:专门委员会起草,2/3或3/4普通法律:半数或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宪法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提议,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普通法律人大主席团、30名以上提议,半数以上通过。12、重温庄严的历史时刻: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播放视频: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宪法修改是代表投票和吴邦国委员长宣读结果的庄严场景。(以验证宪法修改的严肃性,增强学生对知识感性认识。)板书:制定和修改更严格13、与时俱进的宪法全国人大分别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修改、完善。2004宪法修正案共14条(第十八条至第三十一条),主要内容是: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关于国歌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等。(知识扩展,同时让学生明确让宪法与时俱进正是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和意志的根本要求)。14、七嘴八舌——大家说法谈谈收获、困惑,感悟和体会。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相互释疑,在交流中加深对宪法知识的认识,增强宪法观念。(三)、课堂总结完善板书: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的本质是广大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我国的宪法必须体现广大人民利益和意志,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内容上的特殊性决定了最高法律效力,内容上的特殊性和最高法律效力又决定了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从而保证了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用绿色粉笔完善板书,形成树状)(号召教育)我国宪法像这棵郁郁葱葱大树,只有根植于人民利益的沃土和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青春永驻,也只有这样以宪法为核心法律体系才能更好为我们遮风避雨,为我们撑起法律的保护伞。在生活中应树立宪法观念,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尽微薄之力。板书设计(略)(四)、活动与实践到所在的社区、村庄进行社会调查、走访,了解群众对宪法的态度、认识程度,写出调查报告,并把你了解的宪法有关知识介绍给他们。该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是:能够较好地贯彻新课改理念,首先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方式做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一言堂”局面,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尽享自由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探究中思考,在讨论交流中思维碰撞,共同提高,在教师的精讲点拨和实践活动中,升华提高。其次,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念,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今日说法”的播报形式贯穿始终,能活跃课堂气氛,也是课堂有整体感;选材来源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如选取沈阳市第41号政府令“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的事例,播放“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宪法修改是代表投票和吴邦国委员长宣读结果的庄严场景视频,,结合具体的情境,设置思考问题,既有引导感悟式问题,也有选择冲突式问题,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感悟、提高。特别是“拼图游戏”更能够调动的学生的参与意识,兴趣盎然,且参与的学生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发展能力;再就是课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通过系列栏目,把课堂有机统一在一起。不足之处:选取的部分材料可能远离学生的生活,或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做回小裁判:有人说:宪法=刑法+民法+婚姻法+……你认为对吗?为什么?这一环节中的问题设置欠具体明确,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回答缺乏针对性,教师虽然经过多方引导,实现了目标,但花费的时间较多。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