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护理课程标准《社区护理》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36学分:2适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护理专业一、课程性质《社区护理》是护理专业主要的专业课,也是护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前期课程为医学基础课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及临床专业课(如成人护理Ⅰ、成人护理Ⅱ)、护理学基础课程等,集护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人文精神于一体,涵盖了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岗位最常用的技术,重在培养护生在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岗位必需的护理能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二、课程理念在充分调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以及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明确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确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养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主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能力。以校医合作为技术支撑,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和个人发展需求,构建了以任务引领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三、设计思路《社区护理》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以校医合作为切入点,组建专兼结合的特色教师团队,同行业专家一道分析护理工作岗位需求,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确定十九项重点实训项目。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资源,将素养教育全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实训授课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项目设计以技能为主线,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相应的技能,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医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社区护理》总学时36,在第二、三学期开设。四、课程目标本课程总体目标是使护生掌握护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为学习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各临床护理课程,以及日后走上社区护理工作岗位,应用护理程序开展整体护理,促进病人健康打下坚实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基础。2(一)知识目标掌握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掌握常见地方病、职业病、食物中毒、传染病以及慢性病的防制;掌握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在疾病研究、控制中的应用;熟悉预防医学理论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了解预防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二)技能目标能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收集社区健康信息并实行动态管理;能够开展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医疗咨询等服务;能够开展妇幼心理保健和计划免疫咨询服务;能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点慢性病的系统管理;能够提供家庭出诊、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能够开展爱国卫生、除害灭媒知识的宣传。(三)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树立大卫生观及预防为主的观点,全方位做好临床预防工作。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序号学习任务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建议学时一级栏目二级栏目1社区卫生服务基础模块任务一、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知识要求:1、掌握社区的概念、社区的基本要素以及社区的分类及功能。2、能叙述健康普查的内容及步骤。3、能掌握社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要求:能将流行病学资103任务二、社区护理任务三、家庭访视与家庭护理料进行初步分析。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知识要求:掌握社区的护理的应用程序能力要求:1、能在社区中进行资料的收集、进行资料的分析。2、对收集的资料做出社区护理诊断,制定一份社区护理计划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知识要求:1、能理解家庭的功能及其特点。2、掌握家庭健康评估、家庭健康护理诊断家庭健康护理计划及其实施。能力要求:41、能利用所学知识绘制一份家庭结构图。2、能对家庭案例进行家庭健康诊断以及制定家庭健康护理计划和实施方案。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2社区常见疾病护理模块任务一、社区重点人群保健知识要求:1、熟悉青春期保健、生育期保健、儿童健康管理的内容。2、了解学校保健管理及职业保健护理。能力要求:1、能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实施。2、能对女性的各个年龄段进行健康保健与健康教育。素质要求:要使学生爱护关265任务二、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任务三、常见传染病社区护理与管理心患者、具有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要求:1、能叙述慢性病的特点及危险因素2、掌握慢性病的社区管理与病人的居家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冠心病、脑卒中)能力要求: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慢性病人进行3级预防的指导(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冠心病、脑卒中)。素质要求:拥有医学专业的基本技能素质;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知识要求: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社区管理和病6任务四、社区急性事件的预防与救护人的居家护理(结核、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能力要求:能制作文字健康教育的宣传资料(卫生标语、传单、宣传手册、墙报或专栏、报刊或画报)素质要求:要使学生爱护关心患者、具有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要求:1、掌握伤员救护与转运的基本原则。2、熟悉灾害引起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支持的内容。能力要求:1、能对伤员进行安全的转运。2、能快速的对伤7任务五、社区临终关怀与护理员进行预检分诊。素质要求:要使学生爱护关心患者、具有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要求:1、掌握濒死和死亡定义,死亡的分期及其主要标志。2、熟悉脑死亡的诊断标准。3、了解临终关怀的兴起,发展和理念。能力要求:掌握试题护理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素质要求:要使学生爱护关心患者、具有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总计36学习情境1学习情境社区卫生服务基础模块学时:10技术目标1、能掌握社区流行病学调查。2、能将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分析。83、掌握社区的护理的应用程序4、能在社区中进行资料的收集、进行资料的分析。5、对收集的资料做出社区护理诊断,制定一份社区护理计划6、能利用所学知识绘制一份家庭结构图。7、能对家庭案例进行家庭健康诊断以及制定家庭健康护理计划和实施方案。项目任务1、掌握社区的概念、社区的基本要素以及社区的分类及功能。2、能叙述健康普查的内容及步骤。3、能理解家庭的功能及其特点。4、掌握家庭健康评估、家庭健康护理诊断家庭健康护理计划及其实施。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知识:通过理论讲授、模型识别、多媒体、录像等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能力:演示、示教、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能够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知识进行训练与掌握。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1.护理学基础知识2.护理学研究知识3.相关专业课知识教学材料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教学进度等使用工具视频录像、模型、挂图等工作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建议学时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1.社区的基本概念启发式教学方法病案引导小组讨论分组练习与指导多媒体辅助教学法102.社区卫生服务3.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伦理与法律法规94.社区健康档案社区护理1.社区护理基本概念2.社区护士及其工作方法3.社区健康教育家庭访视与家庭护理1.概述2.家庭访视3.家庭护理4.社区与家庭护理实践学习情境2学习情境社区常见疾病护理模块学时:26技术目标1、能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实施。2、能对女性的各个年龄段进行健康保健与健康教育。3、能叙述慢性病的特点及危险因素4、掌握慢性病的社区管理与病人的居家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冠心病、脑卒中)5、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慢性病人进行3级预防的指导(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冠心病、脑卒中)。6、能制作文字健康教育的宣传资料(卫生标语、传单、宣传手册、墙报或专栏、报刊或画报)7、能对伤员进行安全的转运。8、能快速的对伤员进行预检分诊。项目任务1、熟悉青春期保健、生育期保健、儿童健康管理的内容。2、了解学校保健管理及职业保健护理。3、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社区管理和病人的居家护理(结10核、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4、掌握伤员救护与转运的基本原则。5、熟悉灾害引起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支持的内容。6、掌握濒死和死亡定义,死亡的分期及其主要标志。7、熟悉脑死亡的诊断标准。8、了解临终关怀的兴起,发展和理念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知识:通过理论讲授、多媒体、录像等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社区常见疾病的评估与护理。能力:组织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1.人体解剖学知识2.人体生理学知识3.护理学研究知识4.护理学基础知识5.相关专业课知识教学材料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教学进度等使用工具视频录像、模型、挂图等工作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建议学时社区重点人群保健1.社区儿童预防保健启发式教学方法病案引导小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262.社区青少年预防保健3.社区妇女预防保健4.社区老年预防保健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1.慢性病的概述2.高血压病社区护理与健康管理113.脑卒中病社区护理与健康管理4.冠心病社区护理与健康管理5.糖尿病社区护理与健康管理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护理与健康管理常见传染病社区护理与管理1.传染病的概念2.传染病的社区管理与防治原则3.计划免疫4.消化道传染病社区护理与管理5.呼吸道传染病的社区护理与管理6.社区爱滋病患者护理与管理7.性传播疾病社区护理与管理社区急性事件的预防与救护1.概述2.社区急性事件与预防3.社区常见意外情况与急救措施4.社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12社区临终关怀与护理1.概述2.临终关怀重的伦理学问题3.临终患者关怀与家庭护理六、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1.本课程教学主要选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由蔺慧芳主编的《社区护理》作为主干教材。2.参考书(1)林菊英主编《社区护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第一版。(2)何国平,张静平主编《实用社区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3)李春玉主编《社区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4)李继坪主编《社区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运用1.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重视学生在校实训和社区护理工作的一致性,努力探索岗位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引导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创设仿真或模拟的工作情境,积极开展项目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1)情境教学法:如慢性病护理、各种急性突发事件等教学内容尝试使用情境教学,主要通过角色扮演方式,设定场景,帮助他们对知识有感性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2)案例教学法:如各种常见慢性病的教学内容中,运用案例引导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效果显著。(3)项目教学法:如在传染病,各年龄段人群重点护理保健的教学内容中使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4)小组竞赛法:在训练中采用小组比赛形式,让学生动起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目的。3.教学手段采用播放操作的录像,示教、模型、实物展示等手段开展实践教学。(三)教学基本条件1.师资要求加强校医合作,聘请行业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做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知识、能13力结构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本课程组教师全部具有本科学历,具有较强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及指导实训操作的能力,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形成良好的梯队,具有中长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主讲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历,且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突出,具备“双师型”素质,双师比例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