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1广东教育出版社全国优秀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学校:世铿中学科目:高二语文Kentsy2016年01月02日积累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其一》(提示:可以从诗人称号、诗歌艺术特点、诗歌作品等方面回忆)李商隐,字_____,号______,今河南人。诗与______齐名,又与_______并称,其诗多抒写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失意的心情,构思缜密,词采缤纷,意境深远,尤以无题和咏史最为出色。突出特点是哀怨的基调和迷离的意境。有《李义山诗集》.义山玉谿生杜牧温庭筠从吟咏的题材来看,李商隐的诗歌主要可以分为几类:政治和咏史。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抒怀和咏物。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心中的抱负无法得到实现,于是就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感情诗。包括大多数无题诗在内的吟咏内心感情的作品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获得了后世最多的关注。应酬交际。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诗歌多抒写时局动荡的慨叹和个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诗歌在情景叙写上常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营造的是一种朦胧的境界。李商隐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少既有才华,早年受知于令狐楚,又得令狐父子之援举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并娶其女为妻。但当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终年四十六岁。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中哪些诗句是虚写的情景?哪些是实写的情形?实景:眼前真实情形虚景:回忆、想象景象首联昨夜:星辰、风幸福时光画楼、桂堂(相会)(蕴涵诗人对韶光易逝、盛筵难再的感慨)由追忆写起追忆往事颔联无飞翼比兴手法有灵犀写相思之情悲喜交加同时也表现诗人对爱情的体验与理解。彩凤比翼双飞,象征美满爱情生活;灵犀比喻双方情感相通,展现心灵感应和情意契合,虽然二人各在一方,但心印相通。突出身受阻隔的痛苦表明心有默契的喜悦颈联描写昨晚宴会情景隔座送钩、分曹射覆酒暖灯红(亦可理解为今晚的宴会,以热闹情景反衬诗人内心的寂寞.)宴会游戏温馨安逸环境气氛温暖感觉色调热烈暗示当时诗人的甜蜜情态尾联叙述天亮分别“应官”也就是应付官差,包含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心境。一个“嗟”字写出人居下位,身不由己,充满理想破灭之感。“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李商隐在这里也通过这一意象揭示了自己的人生境况。情景叙写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写出诗人多情而又无奈的相思。诗人与情人心心相印,可欢会时光短暂易逝!令人痛苦而又无奈。昨夜现在昨夜现在由追忆写起,追忆往事写相思之情。描写昨晚宴会情景叙述,天亮分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全诗你认为本诗是写什么呢?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政治失意:怀才不遇爱情偷情与知己交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小结:前人多把此诗看作爱情诗。全诗仿佛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约会、赴宴、分手,情节完整,故事美丽动人。时间是昨夜,地点是“画楼西畔桂堂东”,双方好象是脉脉含情,在宴会上互送秋波,传递爱情,分手时诗人感慨不能长相厮守。全诗表现了诗人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要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联为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佳句。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背景简介:贾生,即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被贬长沙,成了历代文人抒写怀才不遇时常用的题材。这里,诗人选择贾谊被召回长安时宣室夜对的情节入诗。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慧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别有新意。“求”、“访”(咨询),写出文帝求贤意愿之殷切,待贤态度之谦诚,“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是作者欲抑先扬。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什么是“夜半前席”?“半夜膝席坐”,描绘出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是承上而来。“可怜”、“虚”在诗中又是什么意思?“可怜”,即可惜,可叹。“虚”者,空自、徒然。这不由得我们对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产生了怀疑。如此推重贤者,何以谓“可怜”?何以会是“虚”?诗人引而不发,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可谓举重而若轻。这又是“转”。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紧承“可怜”与“虚”,射出正中靶心的一句──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对比,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辞锋犀利,讽刺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课堂小结:1、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2、整首诗在正反、扬抑、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背景简介:这首诗大约是大中五年(851)诗人在长安初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聘时所作。写此诗时,妻子刚刚病故,自己不久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悼念妻子,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知。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前二句意为春日细长低垂的柳枝,随风轻扬,最易使人联想起舞女的飘然舞姿。后二句却陡然一转,描绘出杨柳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清秋时节,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柳枝之上哀鸣。诗写秋日之柳,但不从眼前写起,而先追想它的春日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柳上来。此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又句句是情;句句咏物,又句句写人。诗人借柳之今昔荣枯悬变而自伤迟暮、自叹身世。